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外国语言 >关于同义字中国象棋中同义字辨析如何写

关于同义字中国象棋中同义字辨析如何写

收藏本文 2024-02-14 点赞:16841 浏览:7232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在中国象棋的游戏规则中,将与帅,士与仕,象与相,炮与砲,卒与兵分属对阵的双方,表示相同的意义,具有同等的地位。本文试就字义本身的源流以及象棋的发展来辨析象棋中这五对同义字。
关键词:中国象棋 同义字
中国象棋历史悠久,其起源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象棋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有关象棋的记载在文献上甚至可以上溯到武王伐纣,乃至于史前的神农氏、黄帝的时代。但是中国象棋的制度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是非常大的。当时象棋的形制与今日相去甚远。北宋是我国象棋史上的大革新时代。这个象棋革新运动,整整持续了一百六十多年,最后才定型为今日的中国象棋。一般认为,中国象棋采取与今天相同的形式,创始于南宋刘克庄(1187-1269)时代,也就是说现行的棋制到十三世纪已经完全定型了。在宋代象棋初定型时,棋子上书并无将、帅、仕、士、象、相之别,而是用颜色加以区分。这也是象棋家判断棋子是否为宋代初期之物的依据之一。而我们今天看到的象棋模式为:32 枚棋子,黑、红棋各有将(帅)1个,车、马、炮(或一方作砲)、象(相)、士(仕)各2个,卒(兵)5个。在象棋中,将与帅,士与仕,象与相,炮与砲,卒与兵虽然用字不同,但是在游戏规则中,它们表示相同的意义,具有同等的地位。本文试就字义本身的源流以及象棋的发展来辨析象棋中这五对同义字。
将—帅
帅为形声字。帅在《说文》中的解释为佩巾。《王力古汉语字典》认为这是以帅为帨,帨是帅的重文。在古文献中,暂时未见解作佩巾的帅字。而帨在则在《诗经·召南·野有死麕》中有:“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的句子,其中帨为佩巾之义。帅与率、[辶率]、[彳率亍]为同源字。均有率先、率领义。《说文》:“[[辶率],先导也。”段玉裁注:“[[辶率]经典检测率字为之……汉人帅字通用帅,与周时用率不同。”《说文》:“[彳率亍],将[彳率亍]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彳率亍],经传皆以帅为之。”段玉裁注:“[彳率亍],导也,循也。今之率字,率行而[彳率亍]废矣。将帅字古只作将[彳率亍],帅行而[彳率亍]又废矣。”帅字的军中主将、统帅之义是古文献中非常常见的一个义项。如《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文嬴请三帅。”《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将字也是形声字。《说文》以“帅”训“将”:将,帅也。将字有率领和将帅之义。如史记·项羽本纪》: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由此可见,将与帅皆有将帅之义,指一军之首领。在象棋中,将与帅各为己方的最高统帅,遥遥相对,无分高下。
士—仕
仕为会意字。本义指学习政事,见习试用。《说文》:仕,学也,从人,从士。段玉裁注:“古义宦训仕,仕训学。”徐灏注笺:“‘宦,仕也。’此云:‘仕,学也。’是仕、宦皆学习之义。”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犹今言试用也。”引申为做官。《论语·公冶长》: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孟子·梁惠王上》: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说文》:士,事也,数始于一,终于十,从一从十。孔子曰:推十合一为士。士与仕在古文献中常常互通。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说:士,检测借为仕。《周礼·地官·载师》:“以宅田、士田、贾田,任近郊之地。”郑玄注:士读为仕,仕者亦受田,所谓圭田也。”《孟子·公孙丑下》:“有仕于此,而子悦之,不告于王,而私与之吾子之禄爵。夫士也,亦无王命而私受之于子,则可乎?”焦循正义:“《论衡·刺孟篇》述此文‘仕’作‘士’。……‘仕’与‘士’古多通用。”俞越《古书疑义举例·上下文异字同义例》:“‘有仕于此’字‘仕’,即‘夫士也’之‘士’。‘夫士也’,正承‘有仕于此’而言。‘士’正字,‘仕’检测字。”
朱南铣的《中国象棋史丛考》一书认为,“士”这个子大概在北宋末时出现,由北宋时通行象棋中的一“偏”一“裨”两个兵种合并而来,可能反映文人执政,不复墨守偏将军和裨将军的汉官旧名。李松福的《象棋史话》则认为士的出现可能与宋宫中的参加象棋活动有关,如周彦质的宫词就有“象棋共雅欢”的描写。其根据为开封曾出土一批黄铜质象棋子,据鉴定为北宋末年宋徽宗时之物。棋子有正反两面,一面为汉字,一面为图案。其中“士”的一面是一位戎装女子的形象。并且征引周辉《清波杂志》中说宋徽宗时宫娥多有武艺的记载作为佐证。
笔者倾意于前者。虽然不知道开封出土棋子中的“士” 为什么另一面是戎装女子的形象。但是,象棋作为一种象征战斗的游戏,把宫娥置于其中有嫌突兀。而且虽说当时部分宫娥有武艺,但亦非十分普遍,再者,有武艺与正式上战场作战,其间还是有着一段很大的距离。而从字义上看,“士”的意思正是指读书做官的人,与文官之意相合。在我看来,“士”可能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士的其中一个义项是指作战时在车上的战士,所谓“在车曰士,步曰卒”。而“偏”、“裨”在作战中也是乘车以出的。如此看来,象棋中的士是否也可解释为战车上的

源于: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www.udooo.com

士兵?而出现较晚的“仕”则可能是为求区别,由“士”与“仕”通而来。
象—相
象是象形字,本义是大象。有如下义项:①相似、如同;②仿效;③事物的外表形态;④执法,使合规范;⑤古代通译南方民族语言的官。
相是会意字。原指用眼睛观察树木的外形。本义是察看。特指观察情状,加以判断。引申为根据事物的外貌外形和情状来占卜祸福。这个意思引申为两个义项。一是观察的情况、外貌,一是辅助、帮助。起辅助作用的人是相字的后起义。
作为象棋中表示相同意义的一组字,象和相的字义并无重合之处,最为让人费解。“我国自南北朝至北宋末的象棋,古文献中都以“象戏”名之。”[3]这个“象”,不是动物之象,应当作《周易》中的“象征”解释。[4]“我国古代所谓象戏,不是因棋中有象而得名,其实从南北朝至唐代的象棋中未见有过‘象’这个子出现。我国象棋中之有动物象,可能为北宋或五代末期。”[5]李松福的《象棋史话》一书认为:可能在当时的民间棋艺家看来,既名象戏,又有战马,增加象使之名实相符。[6]而对于红方的相则未作解释。私意推测,相与象是否类似于训诂学上的声训,认为象有护将的作用,所以想到以表示辅助之义的“相”字来表示红方的“象”?砲—炮
炮为形声字,原指一种烹调方法。《说文》:炮,毛炙肉也,从火包声。徐灏注笺:炮本连毛裹烧之名,故用包为声,引申为凡炮炙之称。如《诗经·小雅·瓠叶》:“有兔斯首,炮之燔之。”炮后来也只一种以机发石的作战工具,即古代的抛石机。如《晋书·列传第二十五》:“炮石雷骇,激矢虻飞,以先启行,耀我皇威。”火炮约发明于唐代,但唐代在军事上是否普遍使用火炮,尚无确凿证据,但是可以确定,到了宋代,火炮在军事上已占有相当地位。因此,炮指火炮是很晚才有的。如《宋史·列传第六》:“砺将士死守,飞火炮碎其攻具,以计生得其首领,敌乃解围去。”
砲是后起字。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在》中,砲与炮是异体字。最初的砲是指以机发石。如《宋书·志第十一》:“发砲若雷,吐气成雨。”砲指飞石。宋以后开始使用火炮,砲字才有火炮的义项。《宋史·兵志十一》:“火箭火炮不能侵。”炮指火炮。
目前尚未能确定唐代在军事上已普遍使用火炮,而且这种情况也不一定马上就反映到象棋游戏中来。但是宋代火炮在军事上已占有相当的地位,其威力之大,射程之远,往往超过其他武器,时人称它为“震天雷”,史载其力时说:“炮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外,所爇围半亩以上,火点着甲铁皆透。”[7]因而作为象征战斗的游戏——象棋,也吸收了这种新式武器。炮在中国象棋中的出现,推动了象棋的

源于:论文例文www.udooo.com

大改革。[8]今天所见的象棋,或双方皆用“炮”,或一用“炮”,一用“砲”。
卒—兵
卒是指事字。在甲骨文、金文、篆文中都是在“衣”字下面加一划,以表示衣上有题识。《说文》:“卒,隶人给事者衣为卒。卒,衣有题识者。”卒的本义指古代隶役传的一种衣服,转指隶役,特指服役的士兵,古代多指步兵。《左传·隐公元年》:“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杜预注:“步曰卒。”
兵是会意字。《说文》:“兵,械也。从 持斤。”段玉裁注:“械者,器之总名也。”《荀子·议兵》:“古之兵,戈、矛、弓、矢而已矣。”引申为士卒、军队。《左传·昭公十四年》:“夏,楚子使燕丹简上国之兵于宗丘,且抚其民。”孔颖达疏:“战必使人执兵,因即名人为兵也。”
在上古,“卒”与“兵”的区别很大:“卒”是战士,“兵”一般指器械。《左传·文公七年》:“训卒利兵。”卒是军队,所以要训练;兵是戈矛之类,所以要使之锋利。而且兵即使用来指人,也多指整个军队,一般不指单个的战士。
我国福建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上的木制阴刻棋子已有“兵”这个子,说明用“兵”、“卒”以示双方棋子的区别的情况在南宋时已出现。[9]
注释:
朱南铣.中国象棋史丛考.[M].中华书局,2003年.83页。
刘松福.象棋史话.[M].人民体育出版社,1981年.62页
[3]刘松福.象棋史话.[M].人民体育出版社,1981年.35页
[4]刘松福.象棋史话.[M].人民体育出版社,1981年.34页
[5]同③
[6]同②
[7]【元】脱脱等.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卷一百十三
[8]刘松福.象棋史话[M].人民体育出版社,1981年.48页
[9]刘松福.象棋史话[M].人民体育出版社,1981年.74页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