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西方经济学 >值守无人值守变电站进展和电力自动化运用

值守无人值守变电站进展和电力自动化运用

收藏本文 2024-02-24 点赞:6433 浏览:2011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以无人值守变电站为研究对象,首先针对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发展阶段及其基本特征进行了简要分析,进而对有关电力自动化的应用问题进行了详细研究与说明,旨在于提高无人值守变电站乃至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与稳定性。
【关键词】无人值守;变电站;电力自动化;应用;分析

一、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发展分析

笔者认为,对于现阶段的无人值守变电站而言,其关键的发展阶段主要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1)机电自动化无人值守变电站分析。在提出并成功应用“无人值守化”这一概念之前,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变电站运行模式多表现为人工值守模式。然而随着整个电力系统建设发展的深化与推进,这种基于人工值守的变电站运行模式开始呈现出多个方面的不足与缺失,导致大量的人力及物力资源受到不合理的浪费。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清华大学成功研制了35kV电压等级变电站微机自动化系统,此类机电自动化无人值守变电站运行模式是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初期阶段。(2)信息数字化无人值守变电站分析。在现代经济社会的建设发展过程当中,信息技术综合应用的优势不单单体现在对社会发展的驱

源于:论文致谢怎么写www.udooo.com

动之上,同时也表现为对社会大众生活方式的有效改进。对于电网而言,其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均需要以完善的科学化管理为根本保障。在信息数字化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运行过程当中,现场总线技术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四方公司是世界范围内最早实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与现场总线技术应用相融合的。这种融合实现了对通信系统数据处理的有效性以及信息吞吐的稳定性。在信息数字化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运行过程当中,既有导线连接逐渐被取代,从而使其逐步向数字公共信号网络阶段发展。更为关键的一点在于:通过对全数字化通信管理系统的综合应用,整个信息数字化无人值守变电站能够确保在整个运行过程中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的有效性联接,也就能够在较短的时间范围内确保整个信息数字化无人值守变电站中各智能装置及其操作性能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二、电力自动化的应用分析

(1)传动技术的应用分析。在整个传动技术的应用过程当中,变频器及其相关技术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是极为关键的。具体到变电站运行系统当中,通过对变频器的应用能够实现对相关程序的有效变频与调速作业。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变频器装置主要由控制器、整流器、滤波器以及驱动/保护电路这几个方面所共同构成,实践应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节能减排优势极为显著。(2)人机界面的应用分析。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建设发展过程当中,电力行业所表现出的发展速度是尤为显著的。特别是在社会大众生活水平持续提升的过程当中,用电量的持续提升使得有关电力系统,特别是变电站设备管理的系统化要求尤为关键。对于现代意义上的无人值守变电站所涉及到的二次设备而言,最为关键的电子化部件体现为直流电源屏装置,该装置实践应用的意义不单单涉及到对电源的有效保护,同时也关系着对直流控制功能的有效实现。特别是通过对软开关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够将变电站系统运行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多级变换工频交流信号转换成为相对稳定状态的直流信号,进而实现对模拟量的有效运算。(3)通信技术的应用分析。对于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而言,通信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够从根本上推动整个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自动化发展进程。同传统意义上的一般性通信技术而言,局域网网络所表现出的可靠性、可扩展性以及经济性优势备受各方关注与重视,并借助于有效的硬软件支持实现良好的适应性能。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应用比较广泛与成熟的局域网网络包括:RCNET网络;T0KENRING令牌环网络;ETHERNET网络这几种类型。特别是对于ETHERNET网络(以太网网络)而言,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其所采取的网络基本结构形式为总线型拓扑结构。从实践应用的角度上来说,此种网络结构形式最为显著的应用优势在于高可靠性、高灵活性、高传输性以及高支持性,常用硬软件均支持ETHERNET网络完成电力自动化相关工作任务。
综上,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与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日益完善,社会大众持续增长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对新时期的电力建设事业提出了更为全面与系统的发展要求。电力资源供应质量是否能够得到有效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变电站的运行质量。总而言之,本文针对有关无人值守变电站发展与电力自动化应用相关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引起各方关注与重视。
参 考 文 献
吴晖,梁青云.基于GPRS技术的变电站直流设备监控系统[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9,29(5):117~119
孔英会,景美丽.无人值守变电站监控视频异常模式识别方法[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11,38(6):11~16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