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新闻传播 >> 西方新闻理论 >试述反思反思新闻“反智主义”日常化

试述反思反思新闻“反智主义”日常化

收藏本文 2024-02-18 点赞:34320 浏览:15851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当前中国新闻报道中的“反智主义”倾向,在新闻生产层面表现為悬置知识、误读通俗和弱化知识分子身份,在受众层面,表现為过分介入私人领域,忽视受众知识需求、低估受众认知能力,以及质疑大众接受高蹈价值观的能力。新闻“反智主义”倾向是新闻“娱乐化”盛行的重要因素,这两者互相强化,最终导致主流媒体新闻功能的偏失,以及理性商谈意义上的公共文化空间的萎缩。关键词新闻报道;反智主义;新闻娱乐化;新闻功能偏失;公共文化空间
A
作者简介 周晓燕,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苏苏州215123
“反智主义”又称“反智论”,与“理智主义”或“理性主义”相对,主要显示為对人的理性能力、智力活动、高蹈的价值观乃至知识本身和知识分子阶层的蔑视、抵制与反叛,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文化现象。新闻报道所呈现出来的“反智主义”倾向则是此种文化现象在新闻表达与生产中的具体渗透。当前中国新闻报道中的“反智主义”倾向,在新闻生产层面表现為悬置知识、误读通俗和弱化知识分子身份;在受众层面表现為过分介入私人领域,忽视受众知识需求、低估受众认知能力,以及质疑大众接受高蹈价值观的能力。新闻“反智主义”倾向是新闻“娱乐化”盛行的重要因素,这两者互相强化,最终导致主流媒体新闻功能的偏失,以及理性商谈意义上的公共文化空间的萎缩。
以《中国好声音》系列报道中的反智惯性為例,谈当下中国新闻报道的反智倾向,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说服力。《中国好声音》集三大新闻看点之大成——新模式、大明星和真人秀,较大程度地满足了例证的普遍性要求。其次,《中国好声音》“力求超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不靠选手搞噱头,不靠评委博出位,也不靠庞大阵势的粉丝,而是着力于音乐的专业性,力图回到尽可能纯粹的音乐的本质,力图让“好声音”成為唯才是举最重要的砝码,保证了节目不偏离最初的媒体定位——最专业的音乐评论节目,既最大可能地整合传媒资本,获得了广泛的度,又不失导师的身份本义,获得极强的知识权威性,满足了例证的相关性要求。

一、新闻“生产”:悬置知识、误读通俗以及弱化知识分子身份

《中国好声音》注重娱乐综艺节目“无法传播”的一面——知识传播,巧妙地以“通俗、有趣和有用”的知识输出方式“合意”大众,让“专业知识”直接面对大众,成就了一个传播神话。刘欢等四位导师“本色”录播,把现场气氛营造得非常自然、亲切和有趣,最大可能性地缓解了学员的现场压力,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知识输出渠道的畅通,他们的评论分属知识、意义和价值三个层面。知识层面的点评毫无疑问应该具有客观性,无需创造和发挥,不容许主观因素存在,因為主观在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不真”——《中国好声音》做到了——知识的内涵与深度没有让位于新闻“生产”的反智惯性。“这是阿美族的饮酒歌,是他们的一个古调;突然来一个检测声,阴阳配合;和音很稳定,一个人一条线;最后切分音的地方唱得很到位;”等等这些知识层面的表述,显示出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不能有第二个,与自然科学没有根本性区别。就意义层面而言,不同导师对同一位歌手的唱法有不同的理解,因為不同的导师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和趣味,他们的评论又不可避免的带上主观性色彩,各位导师有各自不同的好声音标准,所以有的导师為这个学员转身,有的导师却更欣赏另外一种歌唱。虽然对什么是好声音理解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他们对好声音的理解大致上是一致,差异只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在价值层面的表述上,导师们态度一致,不约而同地认為一虽然音乐可以用流行与否来作為某个评价指标,但不同风格或者艺术效果是无法分出高下的。
四位导师不愧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实力唱将,

源于:查抄袭率毕业www.udooo.com

积累了相当丰厚的理论知识,录播中,他们游刃有余地拿捏着一个度——满足观众“消遣性趣味”的度问题,即通俗到什么程度刚刚好,不流于浅薄又不止于深奥,一人一评,没有套话,深入浅出,感性、贴切、多角度、多层面地把枯燥的乐理知识融合在嬉笑、要酷甚至抬杠中,增强了节目的趣味性、亲和力和感性色彩。从传播学意义上讲,也培养了观众,激发了观众从一般性受众向专门化受众发展的,观众期待进入更高层次的审美境界,同时彰显了节目中“导师”角色的身份本义——知识的权威。然而,有意思的是,无论传统主流媒体、新主流媒体,还是新浪、搜狐相关《中国好声音》的各路报道,几乎都忽略了节目之所以相异与其他综艺节目的最大特点——知识在现场,而故意悬置知识、误读通俗和弱化导师角色的知识分子身份。铺天盖地的相关新闻看似热闹,实质话题单一、老套,正面的新闻报道,无非就是巨星评委放下身段,真情流露,学员追求梦想的励志故事感人异常,负面的相关新闻,更是翻来倒去就是那英录节目穿大牌撞衫,歌曲版权之争,导师的天价出场费等问题,不咸不谈的报道则更是些老生常谈的利益瓜分问题,事关中国好声音的中国好生意问题。总之,这些新闻跟中国好声音的媒体定位——专业二字没有关系。
有相关《中国好声音》的新闻报道对“知识的周边”更感兴趣,辜负了《中国好声音》营造的大气场、输出的正能量,传递的真性情和传播的好知识。四位导师和节目制作方的合同里明确写有:“如果学员声音不好,如果出现博出位和博眼球的嫌疑,导师有权力直接走人拒绝节目录制,并不承担任何责任”。刘欢也曾严肃地表示:我们只听声音,听到好的声音就转过身来,不会去顾及他的身份。至于学员以前是什么样的、是什么身份。我们不知道也不想知道。那么,反智的背后是什么?是恐惧。娱乐精神的真正内涵——真善美,被各路媒介误读為被离奇和怪异的内容激发起的感官刺激,深怕“娱乐”不再,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大众较為单一的新闻娱乐口味发生“变化”,新闻受众将不再那么“好伺候”。这种对“娱乐”的误读很明显是弱智化受众的行為,其实质是以铺天盖地的伪娱乐、真反智性质的新闻把大众“压制”在“快感”层面不得翻身,易于操控。众所周知。人类不同于动物的显著特征就是借助知识把握感性直观,进行审美判断,从而使人类的游戏、娱乐升华到精神层面,而动物只能停留在感官刺激的快感这个层面。如何“压制”,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能引发大众“变”的罪魁祸首——知识和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是维护文化的坚硬分子,常常充当“娱乐化”的阻力。有关《中国好声音》的新闻通过大量的“揭秘”损毁学员和导师的形象,在获得了极大关注度的同时,虽然节目本身也获得了广泛的度,但这种关注度的获取是以丧失导师角色的知识权威性為代价的,能短暂地获取经济效益,但必将成為节目发展的瓶颈。

二、新闻“表达”:质疑大众对知识和高蹈价值观的接受能力

毋庸置疑,相比通过主流媒体,或者。‘‘主旋律”作品宣扬的高蹈价值观,以及知识界言必谈及的人文精神,类似《中国好声音》这样的综艺娱乐节目,拥有了更為强大的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居高不下的收视率显示,好声音的观众俨然已经成功消化节目中大量的专业知识,或者说观众的知识接受“上限”被成功提升了。最难能可贵的是,通过《中国好声音》被传递、分发、出售和“享受”的不仅是专业知识,还有高蹈的价值观,比如人文精神的一些核心要素——关心个体的自由和尊严,关心整体的平等和公证等。学员李维真变得越来越大气,在他和谢丹PK的环节中,他胜出了,但他依然那么坦诚、谦虚地说自己没谈过恋爱,唱不好情歌,因為对手谢丹的帮助才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最后他几乎是声嘶力竭地希望所有好声音的学员能永远唱下去,其情之真,胸怀之宽广,感动天地,不愧是“小王子”。
随着节目的热播,大众被学员们超越音乐的高蹈价值观一次又一次感染、洗礼,而有相关《中国好声音》的新闻做了什么_压制!继续压制!不惜通过胡编乱造损毁学员和导师的形象,驱使大众从对节目的“臣服”心态调整為“质疑”心态,甚至产生对某些学员的极度反感和排斥心理,直至反对一切以知识面目出现的东西,迫使受众接受事物的能力停留在感性层面——只关注低俗叙事。这种针对高蹈价值观的“反智”行為在利益的遮蔽下显得更隐蔽、吊厄。因為,这种行為在与商业合谋时,显得非常有市场,这就貌似有了一定的合法性,而且争议和揭秘越是沸沸扬扬,节目越是受到关注,节目和新闻、检测新闻的制造者就获利越多。伴随大众对学员励志故事的质疑,导师的权威性也被打了折,大众反而轻松起来了,仿佛某种压力得到了的缓解,转而产生某种“自大”心理,于观赏曾经崇拜的学员的“丑闻”中,获得一种虚拟的自我优越感。事实到底如何,根本不会去关心,甚至希望真相就是如此丑恶,持续性地陶醉于表层与检测象的臆断中,形成似乎很热烈,其实没有温度的浩大景观,这个被经营起来的“景观”,围观的人越多,新闻制造者获利就越多——成為当下不少新闻媒介的一种文化生存策略

源于:论文大全www.udooo.com

。当然,又一个吊厄之处是,这种反智行為本身却是一种‘智力活动”。

三、新闻反智倾向:导致新闻本质功能丧失和公共文化空闻萎缩

借由新闻反智行為构筑并巩固起来的“娱乐”已成為最大的意识形态,占领了当下中国人的精神生活,这种对大众精神世界的占有,“迫使”大众丧失了追求真正的娱乐—真、善、美的能力,还乐在其中,并不感觉到自己被“压制”——人格分裂。消费娱乐世界里的狂欢者,同时又是公共政治领域的顺应者。新闻反智或将成為《中国好声音》的瓶颈,必将导致新闻真实和客观等本质功能的丧失——新闻受到关注并非因為其“本质功能”的属性,而是因為其强大的侵入私人领域,捕风捉影制造“伪公共性”(把“公共性”与“可见性”混淆)的能力,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真正的公共性问题,比如民生问题、公职人员的权力监督问题等这些与公众利益相关的现象,反而没有足够的媒体资源和空间可利用,无法进入公共场合获得可见性,而成為公共事件,使得公共文化空间日益萎缩。
那英穿什么和她在《中国好声音》指导学员时说了什么,到底哪个才与社会大众真正有关?到底哪个才应该成為“公共事件”占有大量媒体资源,被大家津津乐道?对那英穿什么,如果广播、报纸和电视不感兴趣,听众、读者和观众也不感兴趣了,一切会怎样?不言而喻——真正有个性化的文化趣味和消费行為逐日兴起,理性商谈意义上的公共文化空间逐日兴盛,人们才会日益感到生活的充实和生命的充盈。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