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工程项目管理 >> 项目风险管理 >对于抗震提高农村民居抗震性能措施

对于抗震提高农村民居抗震性能措施

收藏本文 2024-04-15 点赞:16305 浏览:7037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在简单介绍农村民居抗震能力现状的基础上,对民居建筑在选址、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不符合抗震要求的问题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方法,以期做到未雨绸缪,将地震可能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水平。
关键词:农村地区;民居建筑;抗震性能
1 引言
受防震减灾意识与理论知识匮乏、缺乏法律性的强制要求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民居,尤其是地震高烈度地区的民居抗震能力非常薄弱。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发生中等强度地震的次数大幅增加,不仅导致了大量的民房破坏与倒塌,同时也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有些地区甚至在5级左右地震的影响下都出现了人员伤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抗震能力薄弱或不设防的民居建筑已经成为了威胁农民兄弟生命财产安全的宏大隐患。为此,本次研究结合国内农村民居的实际情况,对如何提高其抗震性能进行分析与讨论。

2 国内农村民居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选址不当

受经济条件或风水观念的影响,许多丘陵、山区村镇的房屋都修建在地形变化剧烈的区域,而此类地形则往往具备放大地震波、增强地震破坏力的作用,例如在2003年云南大姚地震中,位于这类区域的房屋几乎全部倒塌。

2.2 布局不合理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民居的设计与建造多按户主本人的意愿进行,平面的不规则设置可谓比比皆是,更谈不上将抗震设计理念融入到房屋建设中。这样一来,地震发生时房屋所受扭转效应更为剧烈,使其更容易出现破坏或倒塌。

2.3 结构存在缺陷

农村民居多采用横墙或纵墙承重,由于连接构造不合理,导致荷载无法被有效传递。例如,三角屋架与木结构门式之间未设置斜撑,铆榫和檩条并不能提供刚接点,若发生地震,将极易转变为铰接点,使整个屋面系统成为一个可变的几何体系,非常容易出现倾斜或倒塌。

2.4 连接构造不合理

农村民居多有女儿墙、高门脸、烟囱等局部突出,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构件都没有采取有效的拉接措施与结构主体相连,在地震鞭梢作用的影响下极易倒塌,最终造成人员伤亡。

2.5 建材强度不足

农村民居多为砖土混合结构、石结构或木结构,建材的强度与质量根本得不到保障。例如,木构件大多未采用防腐措施,容易朽烂;砖土结构中土坯与砖的粘接强度过低等。在地震作用的影响下,这些低强度房屋极易遭到破坏。

3 农村民居抗震性能的提升建议

农村民居抗震强度的提升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农民兄弟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总结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本次研究提出如下建议。

3.1 实现房屋建设的规范化管理

房屋建设必须选择在对抗震有利的地形上进行,例如均匀、密实、平坦的中硬土,坚硬土或稳定基岩,注意避开那些对抗震不利的地段,如状态不明的土层、河岸或边坡、高耸孤立的山丘等。若地基处存在不均匀土层、新近填土、液化土或软弱黏性土时,应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处理,以提升基础部分的整体刚性。管理部门应严禁村民在断裂带等可

源于:论文写作www.udooo.com

能出现地表错位问题的危险地段进行房屋建设,同一结构单元或同一房屋禁止设置在性质不同的地基土上,尤其是要避免采用人工与天然混合地基。

3.2 民居形状力求简洁

以往的工作经验表明,在地震发生时,那些结构合理、形状规则的建筑受到破坏的程度耕地,所以在农村民居结构选型时,务必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房屋体型应规整,简洁,并优先选择纵墙共同承重或横墙承重的结构体系。同一房屋尽量避免采用混合承重的方式,同一结构单元应尽量采用同种结构类型。墙体纵向、横向均需具备合理的强度、刚度分布,避免存在局部平面的凹进或凸出,使塑性变形或应力能够有效分散。对于无法消除的薄弱部位,需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其抗震能力。
(2)民居建筑的平面布置应对称、规则,减少无法沿平面对齐的墙体数量,确保沿竖向布置墙体的上下连续性,以免发生刚度突变。若房屋里面高差相对较大,质量刚度截然不同,则可通过防震缝的形式将其分割为体形、平面规则的独立单元。对于平面为U型或L型的建筑,应在拐角处设置宽度≥70mm的防震缝,以便形成若干个规则的结构单元。
(3)房屋内若舍友楼梯间,应避免设置在转角或尽端,风道或烟道的设置应避免对墙体形成削弱。女儿墙、高门帘、挑檐容易在地震中被破坏,所以应不设置或尽量减少设置。烟囱的设置尽量在墙外进行,不应将其夹于墙中,同时控制其高度,以免对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产生不良影响。

3.3 确保上部结构的整体性

砖混结构属于脆性结构,无论在抗震性能还是在整体性方面,都弱于框架结构。所以,管理部门应对施工质量与构造措施提出严格要求,使结构整体性能够达到相关规范所提出的标准。
(1)若房屋为多层砖混结构,必须要根据规范要求设置构造柱和圈梁。
(2)屋顶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以提升结构整体性。
(3)梁、板构建在支座处必须设置可靠度较高的连接。
(4)若采用小砌块砌体、多孔砖、普通砖承重,则房屋高度应控制在

3.6m以内。

(5)应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合理选择砌体墙段的局部尺寸限值。

3.4 减少屋面重量

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屋面质量的减少是提升建筑抗震能力的主要方向。在以往的地震灾害中,屋面重量与下部墙体破坏程度呈正比关系。一般来说,农村民居多采用水泥炉渣或白灰炉渣混合的保温防水屋面,屋面重量过高,更容易受到地震影响,因此,各地区管理部门应鼓励当地居民向新型防水层和轻质保温材料方向发展,并逐步实现对已建房屋屋面的轻质化改造。
4 结语
为切实解决农村民居的抗震性能薄弱问题,相关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民居建设选址工作的监督力度,帮助村民避开自然灾害高发地段。无论采用哪种建设方式,都必须要有具备一定资质的施工人员参与建设,严厉打击无经验操作现象。在确保新建、改扩建工程满足抗震要求的同时,也要对那些存在安全隐患的已建成房屋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处理,以便将地震可能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压缩到最低水平。
参考文献:[1]熊晗、李季,等.农村砌体结构房屋抗震与构造措施[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6):193-195.[2]谢龙文.新农村建设中房屋抗震设计的实施与研究[J].建材与装饰:中旬,2011,(12):62-63.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