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班主任德育 >> 小学班主任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党建工作回顾查抄袭率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党建工作回顾查抄袭率

收藏本文 2024-03-26 点赞:29304 浏览:13350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校党建工作主要经历了恢复与初步建设、曲折发展、深入反思和全面发展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在理论创新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总结这些成就与经验,可为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高校党建;改革开放;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高校党建工作的发展,主要经历了恢复与初步建设、曲折发展、深入反思和全面发展三个历史阶段,每个阶段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理论上取得的突破与创新,更加清晰地标示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脉络与前进轨迹。在此,笔者从理论创新角度对我国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成就做一总结和论述。
一、恢复与初步建设阶段(大致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5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
恢复与初步建设阶段,党领导人民实现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各项事业开始稳步发展。但社会上仍有极少数人打着“拨乱反正”的幌子,举着“社会变革”的旗号,从“右”的方面否定马列主义、思想,反对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为把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统一到党的战略转移上来,1978年后,以“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契机,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展了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关于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进取的一系列论述,冲破了教条主义的多年禁锢和“两个凡是”、“两个估计”①的束缚,引导人们在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此相适应,高等教育及理论战线也打破了以往的沉闷,开始进入一个空前活跃的时期。本阶段,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以拨乱反正、恢复建设为主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坚持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试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主要表现如下:
1.重新确立了高校党建的目标和方向,对高校党建的原则、模式、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新的探讨。1978年4月,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他在1980年12月25日党召开的工作会议上发表的讲话中明确强调,“要加强各级学校的政治教育、形势教育、思想教育,包括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示精神、特别是的重要讲话,重新确立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目标和方向,明确了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和难点。确立了实事求是、坚持说服教育的原则。在教育模式上,改变了过去那种运动式的、口号式的、急风暴雨式的方式,代之以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说理教育、引导渗透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教育方法上,坚持寓教于乐原则。除课堂讲授外,还采用了专题讨论、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和各种其他形象化的手段,力求通过组织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引导学生,从而把党和国家提倡的方针、政策渗透、融化到各项活动过程中去,用健康有益的思想文化占领思想阵地,占领意识形态阵地。
2.明确了高校党建工作的重点内容,在全国高等学校中普遍开展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爱国主义的教育。党的工作重点实现战略转移时,为避免社会上极少数资产阶级自由化分子打着“解放思想”、“、自由、人权”旗号制造思想混乱、煽动闹事而给高校及大学生带来不利影响甚至造成破坏国家安定团结的严重后果,高校党政领导依据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论述及、书记处研究室发布的《关于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意见》及有关文件精神,组织和引导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提高认识,深入了解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在学生中的影响,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同时,对大学生进行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为中心的形势政策、道德品质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坚定党的信念,把爱国主义的情感、觉悟,变成奋发图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实际行动,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成才道路。
3.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研究,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课程建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大学生在高度关注改革开放的同时,也在对许多重大的历史和现实的社会政治问题进行反思、辩论和求索,反复思考着自我与人生等大问题,大学生思想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复杂性特点。这种状况迫切要求各高校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研究,积极开展大学生思想特点及其教育规律的研究。尤其是一些省市和部分高校相继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机构,出版相关刊物,开展专题调查和研究,推出一批有分量的科研成果,进一步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进程。各地高校在马列主义理论教育和课程建设上,不仅逐步恢复了高等学校正规化的马列主义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同时也组建了马列主义教研室。马列主义教研室和党委宣传部、系总支、团委及学生会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交流情况,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协作,不断提高马列主义课程的教学质量。
4.恢复、调整与重建领导班子,试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初步形成从到地方,齐心协力抓高校

源于:大学生论文网www.udooo.com

党的建设的工作格局。经过1980年到1983年的调整,高等学校领导班子的状况已大大改观,从到地方,齐心协力抓高校党的建设的工作格局已初步形成。
二、曲折发展阶段(大致从1985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到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召开之前)
曲折发展阶段,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领域和其他社会生活领域,改革的深度和广度都较前一时期有显著的进展。“但是,我们党现在的状况还远不是都令人满意的,党内还存在着不少没有来得及清理和解决的严重问题。”加之,在反对精神污染的过程中,由于开始时某些政策界限不够清楚,以致有的地方和单位一度出现一些不恰当的做法。特别是党在1986年正式提出政治体制改革后,一些人打着拥护改革的旗号,利用国家在经济改革中出现的失误和遇到的困难,以及存在的党风不正等问题,极力丑化党的形象,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鼓吹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人权”和价值观,主张“全盘西化”,直接造成1986年下半年以后全国部分城市高校学生、游行运动愈演愈烈的现象,最终酿成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本阶段,高校党建的重点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以“围堵”、应对学潮、保持校园稳定为中心任务。主要表现如下:1.进一步明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和职责,努力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987年3月5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在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教学中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通知》强调,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斗争的重要性和长期性,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进一步改革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指明了方向。1987年3月17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改革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教学的意见》指出,自1985年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以来,改革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已有了良好的开端。多数学生对教学改革反映是好的。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任务是艰巨的。1984年以来发生的学潮表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已经不同程度地侵蚀了学生的思想,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四项基本原则认识模糊,极少数学生有严重抵触情绪。继续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深入、持久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帮助青年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之沿着正确方向健康成长,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也是当前社会形势的必然要求。1987年5月《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在总结前些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针对当时高校的思想实际,明确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方向与职责,即:“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研究生,应当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拥护的领导,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应当热心于改革和开放,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为人民怎么写作,为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献身;应当自觉地遵纪守法,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应当勤奋学习,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还要从他们之间培养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各高校认真贯彻《决定》精神,有的放矢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把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改善学生学习、生活条件结合起来,以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初步改革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和管理体系。1987年5月29日发布的《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总结了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提出了在改革、开放条件下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方针和措施。《决定》强调:“在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必须把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为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决定》要求,要努力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要加强教职工的思想建设,大力提倡教书育人、怎么写作育人;要建设一支坚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同时,要提高高等学校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水平,加强和改善高校党委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要发挥党的领导的核心作用和党员教师的模范作用。《决定》还要求全党全社会都应关心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努力把他们培养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为此,各级教育部门和高等院校要克服和防止只重视智育和轻视德育的倾向,保证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要充分重视对高校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培养和建设,要将品、学兼优的教师和毕业生选拔到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去。高等学校的领导干部,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而且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水平,学校党委对思想政治工作负有领导责任,校长要对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负责等等。这些工作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和管理体系得到进一步改革和完善,高校的思想政治形势呈现出积极、上升趋势。
3.积极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和范围,重点加强了对大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以来,各地高校恢复、拓展了一些具有时代特征且与大学生思想特点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重点是加强了对大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1986年7月9日,、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印发的《关于对高等学校学生深入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通知》,针对学生对当时社会存在的一些消极见闻和对改革开放的各种各样的看法,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宣传、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形势政策教育。1988年5月24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印发的《关于高等学校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的实施意见》强调,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综合运用有关学科的知识,密切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形势以及国际形势,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根据要求,各高校在教学中注重加强和改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方面恢复了正常的马列主义、思想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另一方面注重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专业教学相结合,同时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选择学生的疑点、难点和热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深入反思和全面发展阶段(大致从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至今)

深入反思和全面发展阶段,是国际形势剧烈变动、各种思潮相互激荡、综合国力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是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并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的关键阶段,也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振兴中华民族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本阶段,高校党建的重点是转变以前防守应急为主的工作方式和阶段性教育与管理目标模式,以积极探索适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与21世纪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途径为中心内容,初步确立并逐步完善了高校内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领导体制。主要表现如下:
1.适应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任务新要求,整体规划大学德育体系,努力探索适应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深化高等学校办学体制新情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1993年,、国务院转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强调要以理论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把德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1994年,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后印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深刻地总结了学校德育工作的经验教训,明确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形势与任务,提出了改进学校德育的内容、途径、方法,完善学校德育的管理体制,加强党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等基本要求使各级各类学校的德育工作有了更加明确的纲领。为贯彻落实《意见》精神,1995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印发的《中国普通高校德育大纲(试行)》全面规划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学校德育体制,体现了把高等学校德育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来建设的思想。1996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加大“两课”教育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推动理论“三进”工作。1999年发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开始把素质教育纳入德育工作的视野,强调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2000年,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讲话中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为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2004年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

摘自:本科毕业论文www.udooo.com

若干意见》指出:“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各地各高校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全方位规划大学生德育体系,系统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全面规划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思路。2.认真贯彻面向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呈现崭新面貌。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形成于上世纪50年代全面学习苏联的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先后经历了恢复建设时期的“82方案”、曲折发展时期的“87方案”、全面加强时期的“98方案”三次重大调整。尽管每一次改革和调整都有所深化和改进,但原有模式的束缚和影响依然存在。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对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体系的第四次调整和改革做出了新的部署,这就是21世纪以来的“05方案”。在“05方案”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规定,主要有四门课,课程的编写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四门课之间在内容上既相互区别、又各有侧重,共同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在内容上相互衔接、又彼此区别,尤其在理论深度和呈

源于:论文封面格式www.udooo.com

现方式上有所不同,既体现出大中小学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成才的统一规律,也体现出不同学龄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形成了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目标的螺旋式上升、合理递进层次。
3.不断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途径,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综合育人网络体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重视课堂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除了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品德课建设外,还相继开设了一系列颇具特色的人文素质课程、科学技术课程。与此同时,校园文化、大学生社会实践、心理咨询与辅导、网络教育、大学生素质拓展、职业生涯规划、高校领导干部进修班、“形势与政策”课骨干教师培训班、首都大学生国际形势报告会、“大学生志愿怎么写作西部计划”、大中专学生暑检测“三下乡”、社会实践等一批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应运而生,这对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如今,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已经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社会实践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内容和形式不断更新。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在探索中取得重大进展,一大批以“中国大学生在线”为代表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应运而生。各高校加强了对校园网的建设和管理,开展了丰富生动的网上思想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被纳入学校德育工作体系,高校普遍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的专门机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在向纵横方面、宏观微观领域不断拓展的过程中,构建起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育人体系。
4.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视野,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在加强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辅导员和班主任这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之中。1999年至今,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开展高等学校“两课”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培养了一大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些高校从教师和品学兼优的党员研究生、高年级大学生中选拔配备班主任、辅导员或导师,一些有条件的高校采取了“工作保研”的形式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目前,已初步建成一支以专为主、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素质较高、动态平衡的较为稳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进入新世纪以来,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教育部2006年5月20日颁布的《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把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问题提到了重要位置,对辅导员的性质、特点和身份做了新的定位,确保了中国特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和有效进行。
5.从反对和平演变、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出发总结高校党建工作的基本经验教训,基本确立并不断完善了高校内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内部管理和领导体制也在不断变化中。1978年起试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1986年起在部分高校中试行的“校(院)长负责制”。在总结和反思1989年春夏之交发生的政治风波后1989年7月10日,、国务院在转发国家教委《关于高等学校工作的几个问题的通知》中首次提出在高校内部确立“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领导体制。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的通知》再次重申了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意义和要求。1998年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高校内部领导体制予以国家立法,并于199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从而将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这一阶段的实践表明,高校党的建设在对学生进行系统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领导和指导地位,我国高校内部已经基本确立了符合国情的领导体制,这一领导体制已经和将会在实践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耿喜华.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N].光明日报,2009-12-11.
陈明显,张恒等.新中国四十年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
[3]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M].北京:党校出版社,1993.
[4]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 ]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6]石仲泉.党的历史与学习型政党建设.党建[J].2011(5).
[7]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8]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学习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① “凡是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1971年4月15日至7月31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是在控制下进行的,写了一个《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纪要》否定了解放后17年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提出了所谓“两个估计”,即:(1)“文化大革命之前”的17年,教育战线基本上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是“黑线”;(2)在教育战线工作的知识分子,大多数人的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作者简介: 黄江华(1971-),男,瑶族,湖南江华人,博士,贵阳中医学院社科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