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小学班主任 >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指导意义设计

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指导意义设计

收藏本文 2024-02-22 点赞:6433 浏览:1830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对青年大学生的教育,就是以一个人的心灵去精细地接触另一个人的心灵的工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是一种通过知识引导人的智慧成长的艺术,是人对人智慧的引导、激发和唤醒,是人们心灵的体操和精神的交流与对话。在教学中,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是前提,掌握使用细雨润物式的教育艺术是关键。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心灵的方法
1009-4156(2012)07-137-03
酝酿已久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从2006年秋季开始新课程将逐步取代已有的“两课”课程,走上大学教育的课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2006年大学新生接触的第一门新课改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的“新课程”、“首开课”赋予了这门课非同寻常的重要地位和突出的现实意义。新课程的理念就是要迎接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的挑战,“致力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创新能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新的课程理念需要新的课程教育教学方法来贯彻。运用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方法,以开好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新课程的“入门课”,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能够成功引导大学新生走进先进思想的神圣殿堂,真正发挥入门课程的启发引导作用,是广大从业教师所面临的十分紧迫的现实问题。

一、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是前提

德育是任何社会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尽管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对教育目的的表述不同,但都服从于一个最真实最朴素的愿望——希望人能幸福生活。我们国家是以“社会本位”为主导价值取向的国家。长期以来,我国德育教育目的的定位是只见“社会”,不见“个人”。《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是这样界定德育的:“德育就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因此,我们国家的传统德育实际上就是“规范教育”,也就自然成为一种“限制教育”和“压抑教育”了。这种教育理念只考虑了社会的需要,而无视个人的需要。正是由于这种对个人需求的不尊重、不关心,造成了我国道德教育的困境:投入巨大,效果不尽如人意。新德育课程的教学要摆脱这种困境,必须在教育理念上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从教师教材本位走向学生本位。
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教育部思想道德教育相关管理部门负责人曾向媒体表示:“在有了好教材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效果怎么样,最终能不能在学生那里发挥作用,关键在于教师。”作为教育的实际执行者,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但教师教学的目的不是教学行为本身,也不是满足自身的需要,而是通过自己的教育行为塑造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成功的教育要求教育者必须心中时时刻刻装着教育对象。教师的心中应该有学生,这个学生不是抽象概念,而应该是鲜活生动的、具有积极性并蕴藏巨大潜质的、全面的学生形象。传统的教师本位有违这一教育的一般规律。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类做人教育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不能仅仅是教育者,更多的时候应该是学生的知心朋友。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深情地告诫教育者:“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作为老师,要能跳出学校的空间,跳出狭隘的师生关系,跳出静态的知识领域,怀着对大学生的爱把自己变成“大学生”,使自己具备“大学生的心灵”——用“大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大学生的眼光”去观察,用“大学生的兴趣”去爱好,用“大学生的情感”去体验!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让人获得幸福。“幸福是个体的最根本的需要和人生最根本的追求,属于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动力系统,它对人的行为包括道德行为,起着指引、激励、调节、推动的作用,直接影响个体行为的积极性”。人为什么做这件事,而不做另一件事,都是有原因的。也就是说,行为是有动机的,而动机是因需要而产生的。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教师的教育行为是满足教育的需要。学生的受教育行为也需要动机支撑。这个动机就是对幸福的追求。德育是直接引领人们走向幸福的课程。幸福的追求离不开人,也离不开生活。“无论是道德,还是道德教育,都是为了人的生活而存在的”;“生活的价值高于道德的价值,生活高于道德”。因此,道德教育的切入点,永远是人和人自身的需要。这就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要“坚持理论联

源于:查抄袭率毕业www.udooo.com

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根源所在。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在《完人教育论》中这样写道:“我只想把出发点归之于‘人’……回到人,只进行‘人’的教育,便会有真正的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只有以大学生为本,才能保证其教育的有效性。

二、掌握使用细雨润物式的教育艺术是关键

有经验的老师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毕业临近是师生思想交流最真实的时段。最近的一次与毕业生的交流值得提起。一个曾经令我颇为费心的学生问我“老师您知道我对您最难忘的是什么吗?”我马上回答道:“曾经的几次长谈呗。”“不是!还记得我们曾经在操场外的一次相遇吗?您看到我穿着短衣短裤满身大汗的,对我说‘又踢球了。赶紧回去洗澡换衣服,天凉了,别感冒了!’我一直记得,而且永远记得!”这样的回答令我震撼。四年的时光里,我们对于学生竭尽所能进行做人的教育和关怀,但许多学生只感动我们的非常随意的关怀。这难道不耐人寻味?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造成青少年教育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他们面前以的形式进行,而处于这个年龄的人按本性来说是不愿意感受到有人在教育他们的”。他强调“把教育的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中国大学生的社会地位使得他们的自尊和敏感十分强烈。他们身经百战,久经考场,是人之精品。你不让他骄傲都不行!大学新生,这个角色就意味着他会在一段时间内被光环所笼罩而迷茫。他在初入大学时的感觉如悬在半空,不能上也不能下。大学第一学期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人门课,更是大学生新的人生阶段的起点课。能否实现开设这门课的目的,任课教师的责任重大。而正确的教育教学方法的选用则是关键。教师们如能找到学生的痛处、找到要害、找到下手的软肋,就能春风化细雨、润物细无声地实现教育目的。这里的关键是教师设计的课堂要生活化,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如同感觉不到自己的长大那样就接受了做人的教育,养成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发挥教育潜移默化的作用,关键在于激发教育对象的自觉性。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不是一个个需要添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颗需要点燃的火种”。要点燃这颗火种,首先必须尽可能缩短师生距离,制造亲切感。能否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第一次课的教学设计十分重要。任何一门课的第一次课,对于这门课程来讲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的培养特别关键。因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绪论部分就在“入门课”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使命:开篇课能不能使学生喜欢,决定着“入门课”的目的能不能实现。怎样设计开场都可以,但有一个宗旨就是“三贴近”原则。根据大一新生的实际情况,从谈论大学入学以来的感受切入,更容易实现缩短师生间距离的目的。当老师用朴素平实的语言说出同学们的心里话之后,学生们的情感就会被调动起来,进入“大学生”角色的认识过程也就水到渠成。这样,本课程的精髓渗透也就能顺利实现。
2.角色换位,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教与学的实质就是师与生心灵的碰撞,也是师生彼此的分享,更是师生在做人中接受做人的教育。课堂不是舞台,老师不是演员,学生也不是检测装的观众。大学生和老师一样都是成人。大学课堂只有建立在的交往基础上才能成功进行。老师们对待学生的态度必须是尊重。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总之,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才能理解他人,正确对待他人。也就是说,你要想真正了解大学生,就要学会站在大学生的角度来看问题。有个英国谚语说:“要想知道别人的鞋子合不合脚,穿上别人的鞋子走一英里”。还有一点是欣赏。人际交往需要彼此认同,互注情感,需要一种欣赏的心态和姿态,这是人们的共识和愿望。善于欣赏他人,就是给予他人的最大善意,也是最成熟的人格。如果得到的欣赏太稀缺,天才也会枯萎。人际关系大师卡耐基先生说:“避免嫌弃人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发现对方的长处。人的长处是一定可以发现的。”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成为人师的基本条件,要师生关系和谐,就请多欣赏学生的优点,少挖掘他们的缺点。
3.明确关联性,多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主线,怎样使八荣八耻渗透到学生的血液里、骨髓中,老师仅仅规范性提出要求,是绝对不行的。我们要把八荣八耻与他们的成长成才的关系说明,明确告诉他们这样的道理:任何一个人,只要是个人,他就必然是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如果没有最基本的荣辱,那他就算不上是个真正的人;大学生是人,是人之精品,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但有时人会糊涂,对自我有缺失性认识问题,人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大学生找回完整的自我。“我是谁”的课堂互动设计,可以在活动中激发、诱导大学生们走向一个全面的自我的考虑,对作为一个崭新的社会角色人——大学生的深刻思考。
总之,教育无小事,处处有契机!对青年大学生的教育,就是以一个人的心灵去精细地接触另一个人的心灵的工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是一种通过知识引导人的智慧成长的艺术,是人对人智慧的引

源于:查抄袭率毕业论文www.udooo.com

导、激发和唤醒,是人们心灵的体操和精神的交流与对话。它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知识的汇聚、思维的碰撞、思想的交锋、情感的融合,尤其需要将教育者的教育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教育。教育者应该懂得“有所为,且有所不为”的道理,而不是迫不及待、随时随地去教育别人,教师们需要反省自己“好为人师”的职业习惯。
有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一个学生去拜访他的老师。老师礼貌地给学生端茶,学生接受了。老师开始往茶杯里倒水,不断地倒,茶杯溢满了,茶水流到了桌子上,到处都是。“停,停!”学生喊道,“您为什么要这样做?”“你就像茶杯”,老师答道,“已经学得太多了,我再也不能教给你任何东西了”。这个故事的寓意被非常多的领域所采用。在教育中,我们常常把它用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要有“空杯思想”,在接受知识的时候不能固守自己的那点东西,要能海纳百川!其实,在教学中,我们是否逐渐地认识到这样的事实:学生在许多日常的课堂环境里,因为法定、权威、强制、统一以及以考试为唯一价值指向等等的理由下,自觉不自觉地成为公共知识教育产品的单向性接受者和指定的“消费者”,他们对此甚至没有怨言。然而,老师们的脑子里是否随着岁月的增加越来越多地沉积着习惯性的东西,积聚着越来越多的自尊和权威?!那么面对一届又一届越来越年轻的新大学生,如果没有倒空充溢的茶杯的勇气和果敢,又怎能使自己的心灵与时俱进?如果不能,那么又怎么与年轻的大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没有心灵的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做人的教育。让我们用心去爱他们,让爱一路伴随他们成长、成才。学生,应该是教师心中永远的“上帝”!
[李全彩:中国矿业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访问学者,主要从事社会工作、心理学研究]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