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小学教学 >> 小学德育教育 >简述中学生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理由意识培养

简述中学生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理由意识培养

收藏本文 2024-02-03 点赞:4954 浏览:1253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教学的理念。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课堂教学中提问的主体也应从传统的“教师”转移到“学习的主人——学生”以适应新课程教育要求。本文从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形成,让学生想问;营造和谐的“场”,让学生“敢问”;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有机会问”;善于捕捉时机,加强学生问题意识培养,注重“会问”方面开展论述,就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进行了研究,供大家思考和讨论。
【关键词】主体;问题意识;实践
爱因斯坦说过:“系统的提问比解决问题更是必不可少。解决,仅仅是数学或实验技能的事。但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认识老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并标志着科学上的真正发展。”这段话体现了提问的重要性,作为老师,我也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关于课堂提问方面的研究做了不少。但是,研究关注的主体往往是老师,研究老师如何提问,很少关注如何让学生提问。笔者认为: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课堂提问的主体不应再是教师而应是学生。这是因为:①教师提问,是教师想要学生知道或明白什么,属“要我学”。学生提问则意味着我想知道或明白什么,发现什么,属“我要学”。后者正是新课程所要求的。②以学生提问为主,能克服教师的主观片面性。因为……③从提问时效上讲,强化学生提问,可及时反映学生的认知发展。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中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呢?

一、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形成,让学生“想问”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我们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启发学生开阔思路,多思善想,质疑问难。老师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让学生有问。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通过以下手段力争做到让学生有问。

(一)预设问题情景,让“问题”顺手撵来

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而且是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的。因此,教师无论教学的整体过程,还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微观环节,都应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根据我们调查的情况,两个班级都存在一定的“无问”学生。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首先根据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在

源于:论文模板www.udooo.com

备课时候,尽量设置一些学生感兴趣且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要求的问题情景:
研究课《蜗牛的习性》的课前活动,让学生提前两天捕捉一定量的蜗牛,这是《科学》第一次的室外活动,活动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尤为重要,可想而知,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学生在实践当中,会派生出很多的问题,如:蜗牛为什么在晚上捕捉?蜗牛为什么生存在水分比较多的地方?蜗牛的结构怎么样?蜗牛是怎样运动的?蜗牛吃什么?等等问题。
而这些就是“生成”的问题,老师要在课堂内认真对待,这意味着学生学习的兴趣,意味着质疑意识的开始。

(二)预设矛盾情景,让学生产生问题

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有意识地在预设一些矛盾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八年级科学(上)内容——探究浮力规律时:当我问学生“哪些材料放到水中上浮?哪些下沉?”时,学生都答出“木头上浮,铜、铝等金属下沉”的结论。于是我把牙膏壳(铝制)做成船状后放到水中却能浮在水面上时,这种现象与学生认为“铜、铝等金属在水中要下沉”的认识矛盾。于是,就产生了问题情境,由此提出问题:物体的浮沉由什么因素决定?
学生带着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去学习,学习的自主性大大增强了;而解决问题又会带给他们成功的喜悦,长此以往,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越来越强烈。

(三)兴趣是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最好老师

“兴趣是敲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兴趣是调动学生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动力。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推动力。初中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心理特点,就是对形象、生动、具体的东西感兴趣。
八年级科学《水的压强》一节引课中,教材本身安排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有一位叫约翰墨累的海洋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他将3支大小不同的玻璃管的两端烧熔封闭,用帆布包紧后装进铜管里,铜管的上端有小孔可以让水进入,再把这根铜管沉到5000米的深海。当他把铜管提上来时,不禁惊呆了:帆布里的玻璃全变成雪花状的玻璃粉!这是怎样造成的呢?同一章中的展示的“死海不死”神话插图,都可以让学生进行激烈地讨论,“有问题”可提。
这样经过艰苦的、同时又趣味盎然的探索过程,学生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深刻意义,并获得情感体验。在这个意义上,问题也是一项任务,设疑就是要求学生身体力行地去追问和求解。

二、营造和谐的“场”,让学生“敢问”

心理学研究认为:害怕(怕犯错误)的压力会禁锢儿童的智力活动,阻碍儿童通向新思想的道路;不安全感(担心受到批评指责)会导致儿童产生模糊的主张和阻碍选择答案的途径。通过调查和资料显示,学生存在“怕问”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实际的科学教学中,我们通过营造和谐的“学习场”,让怕问的学生大胆的问起来。

(一)营造和谐师生关系,让学生“敢问”

实践证明,教师要营造使学生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师生之间要建立起平等、信任、理解、尊重的和谐关系,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探求知识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潜能的发挥。这里,问题的提出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安排,科学设计问题,为学生积极探索知识提供动力。

(二)多用激励性语言,师生间少批评少冷讽,让所有学生“敢问”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中普遍存在有不敢提问题的心理,主要原因是自卑心理和紧张心理。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消除学生的自卑和紧张的心理,可以适当运用“请***来说说看”、“请***来大胆谈谈你的看法”、“说错了没关系”、“还可以有另外的回答吗”等鼓励性语句。少说“你这是什么问题”“太简单了”“没意义”等消极语言。同时也要求学生互相尊重,不相互冷讽。形成和谐的师—生、生—生间的关系,在、和谐的“学习场”中养成“敢问”的习惯。

三、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有机会问”

《科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分学生存在的性别、天资、兴趣以及地区、民族、经济条件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我们科学课程均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同时还要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都得到发挥。因此,在实施新课程中,应该让学生有问题“没有机会问”的现象不复存在。

(一)通过多种方式,确保学生有问题就有机会问

一年来,

源于:论文提纲范文www.udooo.com

我们通过课堂上给学生“留机会”、课后“找机会”、校外“电话、网络、书信”等形式把机会给所有有问题的学生。几年来,我们看到的是:老师办公室、教室外的过道上、操场上处处可见学生问问题的场景;留言、电子邮件等先进的网络也为师生间的“问题”交流带来方便。

(二)通过优化课堂设计,确保学生有问的时间

在传统化学课堂中,受“满堂灌,满堂问”思想的影响,教师占据了课堂大部分时间,学生只能疲于跟随老师的思维与问题,根本没有独立思考与提问的时间。因此,课堂应合理分配师生活动的时间,让学生能随时问、处处问。例如,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笔者一贯尝试“课尾五分钟—学生提问时间”模式。在课堂设计中,总是提早5分钟完成教学目标,这样学生在最后五分钟能对本课知识加以消化与巩固。从教学实践反馈来看,课堂最后5分钟学生提出问题反而层出不穷,这不仅巩固了本课知识,而且学生所提的问题为下节课打下了基础,课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提问中来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后,要个学生“留白”,让学生明确“问题”到底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由问题到目的应扫除哪些障碍,要联系到哪些已有知识。学生明白这些以后,才可能提出问题。应尽量让每个学生提出问题,因为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是锻炼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阶段,由学生提出的问题就可以看出学生是否真正把握了问题的特征。学生若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则说明学生已把握了问题的真谛,反之,则要分析原因,继续引导,直至学生能够在总体上准确把握问题。

四、善于捕捉时机,加强学生问题意识培养,注重“会问”

“好问”是多思的前提。提倡好问,并非鼓励学生不检测思索地乱问。不要为提问而提问,也不能一疑就问,每题必问。从“爱问”到“会问”是一个飞跃的过程,需要经过反复训练,适时引导点拨。

(一)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的“会问”进行引导

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学生始终是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模仿本领。当然学生提问也毫不例外。因此,在学生“会问”中,老师要给学生以榜样,要依据学生认知水平提出较高质量的问题,并且要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提出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多,但是回答问题的答案不一定要标准化,统一化。这有助于学生标新立异,有利于学生大胆向权威、想科学挑战。

(二)教师要把握学生“问”的时机

在个科学学习过程中,特别是课堂45分钟内,由于时间有限且紧张,我们老师要考虑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要考虑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考虑课堂效益、效率。因此,课堂中“会问”,特别是“问”的时间把握尤为重要。并非为了发挥学生主体性,一问到底,完全由学生热闹课堂。可以说学生恰到好处的提问,能使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认识自己学习上的优点和缺点,达到发扬优点,纠正缺点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充分挖掘问题来源,注重问题的价值

现代认知结构理论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该过程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尝试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因此,教师应让学生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善于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做到“会问”。

1.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发展学生问题意识

探究是包括学生学习在内的一切活动的本质属性。探究赋予学习者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习者通过独立、深入地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从问题开始,由解决问题再到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使整个学习过程在探索中获得发展。随着新教材的实施,实验探究已走入了科学教学的课堂,而探究的第一步是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
在八年级科学《物质在在水中的结晶》课堂教学中:通过配制饱和的热KNO3溶液和CuSO4溶液后冷却,让学生观察,一会儿后,学生高兴叫到“冰”(一学生脱口)出来了。老师朝他看了看,他感觉不对,马上就进入了思考,然后提出了问题……又如在学《大气压》一节时,可让学生做实验“谁的力气大”:将两张普通的纸平行放置,间距约为3至5厘米左右,让学生往两张纸中间吹气,看谁能把两张纸吹开。学生通过实验就很快能发现:为什么两张纸片不但没有吹开反而靠近了呢?……

2.充分发挥学生间的“优势互补”,开展合作学习,发展学生问题意识

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在合作中,通过是师——生、生——生交流互动,分享与协作,发表自己的观点,发挥集体智慧,养成“问”的习惯,发展自己的问题意识。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应用比较多的是四人合作小组模式。即根据学生平常的学业成绩、口头表达能力、善于动脑、实践能力、组织能力和性格方面等将学生组合为四人小组,进行学习。实践证明,很多学生在人少的四人小组中比在全体同学面前,喜欢说的多,问的多。
在“水”和“食盐水”的辨别较量中,小组成员都拿出“你有我有大家有”的“招术”无数:用密度计、偿一偿、加热、同一深度测压强、称量等体积比较质量、等质量比较体积、物体浮沉、饱和溶液法、化学沉淀法……
可以发现,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通过讨论、思想碰撞、组织交流来解决。如在教学通过让学生进行合作与交流,从而使学生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互相受到启发,共同获得提高。

源于:论文开题报告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