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小学教学 >> 小学德育教育 >阐述中职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分层次教学

阐述中职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分层次教学

收藏本文 2024-03-26 点赞:12222 浏览:4863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计算机学科不仅仅要学习理论知识,更是注重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由于学生学习成绩不同、动手操作能力不同、接受新知识的速度不同等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的学情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班级学生的整体情况,既要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学到新的知识,技能操作水平得到提高,又要照顾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使他们能够完成操作案例,树立自信心。分层次教学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通常一个班级中学习成绩拔尖的和成绩差的学生都是少数的,中间的大部分学生成成绩相差不大。在教学中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的内容。根据所分的层次和人数比例我把这种分层次方式称为"1-3-1"式分层。
在教学中我尝试过"1-3-1"式分层次教学,即将学生按照知识掌握情况和操作能力、操作速度不同分成A、B、C三组。A组是成绩最好,综合能力最强的学生,B组次之,C组再次之。A、C两组各站学生数的五分之一,B组占学生数的五分之三。A组学

摘自:学术论文翻译www.udooo.com

生做完案例的基本操作后再做一道提高题,B组接近尾声,C组还要差一些。然后A组的学生一对一指导C组学生,基本上C组能和B组同时完成案例。
我在讲授Excel中的公式和函数时,采用了"1-3-1"式分层次教学。在设计案例时,我把简单的公式设计,求和、求平均值、计数、最大值、最小值等常用函数作为基础案例,要求每名学生都要掌握。又出一道提高题:使用IF函数根据总分不同填写评语。在制作案例时,基础部分A组独立完成,B组采用小组合作讨论完成,C组也是小组讨论并有教师进行指点。基础案例完成后的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做思考题。大约二十五分钟后,A组的学生和B组个别学生完成了全部案例操作,指导C组学生完成基础案例的制作。教师检查学生完成的案例,指导B组学生提高题的制作思路。在下课前,所有的学生都完成了基础案例,大部分学生对于提高题也有了比较清晰的思路,安排他们利用课下时间完成。
在设计分层次教学时,基础题难度要适当,使大部分学生能够独立或通过讨论完成,少数学生能够通过别人的指导和帮助完成。在总结时要对按照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分层次点评。既要表扬A组完成案例后热心帮助别人,还要表扬B中案例都完成的学生,更要表扬C组的积极努力的学生。另外,还要做好C组的学生的思想工作,不能让他们觉得自己比别人差,从而不认真去做,等着别人来帮助,养成依赖别人的习惯。
分层次教学不是万能教学法,只有对班级学生有了深入的了解,通过精心准备和设计才能顺利的施行。对于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教学内容,取得的教学效果也不完全相同。我们只有不断的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改进才能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育,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有用的人才。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