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信息技术教学 >衔接大、中、小学德育有效衔接

衔接大、中、小学德育有效衔接

收藏本文 2024-02-22 点赞:3766 浏览:1002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大、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的形成背景

德育衔接是指不同层级德育的连续性和有序化状态。近年来,不仅德育专家认识到大、中、小学德育之间应该具有连贯性和衔接性,而且的有关部门也开始关注学校德育的衔接问题,并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部2005年颁布的《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等。这些文件均从政策层面对大、中、小学德育的有效衔接提出了要求。其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着重指出,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要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纲要》所提出的“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具体到学校德育,主要体现在小学德育和中学德育以及中学德育和大学德育的衔接。在目前学校教育分阶段分层次发展的管理模式下,需要将不同阶段的德育衔接作为关键环节来加以考量。如何实现小学向中学德育以及中学向大学德育阶段的顺利过渡和自然衔接,使整个大、中、小学德育过程体现整体性、阶段性、层次性和发展性,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亟待探索与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

二、大、中、小学德育有效衔接的现实意义

“衔接”一般指的是相邻事物的相互联系。大、中、小学德育的有效衔接是有关教育机构对德育的一种有顺序的组织,目的是为了减少不同层级德育的隙缝,使教育对象能顺利地从一学习阶梯过渡到另一学习阶梯。实现大、中、小学德育的有效衔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
首先,它是解决大、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诸多矛盾的客观需要。
随着学校教育制度改革进程的加快,大、中、小学德育工作中面临许多现实问题和矛盾。如大、中、小学德育内容重复度高、德育方法雷同、德育管理条块分割严重、德育评价欠科学、德育工作者之间缺乏合作与沟通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均与大、中、小学的德育系统之间缺乏有效衔接有关。只有通过建立大、中、小学德育系统有效衔接的模式和体系,切实掌握大、中、小学德育系统有效衔接的规律,才能解决上述问题和矛盾,推进大、中、小学德育理论与实践的科学发展。为此,各级学校德育工作者应当将德育实践中证明行之有效的衔接方法、手段和措施等加以总结和提炼,继而将其上升为制度化成果,有次序、有步骤、稳定系统地推动德育衔接的发展。
其次,它是实现大、中、小学德育工作提质升级的必然要求。
在学校教育中,中学是小学的延续和发展,大学是中学的提升和飞跃,大、中、小学三阶段本应是有机衔接的连续性的过程。然而在德育实践过程中,却出现了诸多大、中、小学德育断裂、割据甚至各自为政的现象,割裂了大、中、小学德育的内在联系,造成了德育工作的脱节和不能完整的贯彻实施。要改变这种局势,只有通过建立大、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衔接,全面提高大、中、小学育人环境的整体效能,加强大、中、小学育人机制的一体化建设,实现阶段性和连续性的辩证统一,才可能实现大、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整体优化和逐步升级。为此,各级德育领导部门和教育机构要出台一揽子与德育衔接相关的文件、规章、制度。并且为了确保各项制度、政策的贯彻落实,要加强衔接机制的建设,使大、中、小学德育各项衔接工作能够基于制度,成于规范,不断提高大、中、小学德育衔接的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水平,促进大、中

源于:查抄袭率硕士毕业论文www.udooo.com

、小学德育工作良性互动,相互激励。
最后,它是适应大、中、小学德育主体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内在需求。
20世纪初以来,国外许多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个体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创立了他们各自的理论体系。如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等等。这些研究成果表明: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人的德性、思想理论素养、思想道德需求、身心发展水平等会随年龄的增加,有一个由低层次向高水平发展递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的阶段是从前一阶段中发展出来,然后成为旧质与新质的综合体继而又产生新质,如此循环往复,这就包含着新旧阶段的衔接问题,从而为德育衔接奠定了心理学理论基础。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工作是与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高度契合的。

三、大、中、小学德育有效衔接的操作机制

所谓德育衔接机制,是指将不同层级学校德育系统的构成要素互相联系起来、使之相互作用的系统化、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的方法和措施。具体而言,大、中、小学德育有效衔接的机制应包括以下内容。

1.目标机制

大、中、小学德育衔接的目标机制是指为达到预期德育效果而制定的目标体系以及为实现目标而制定的管理方法和制度。在大、中、小学德育实践中,目标机制的运行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目标制定时的“长期目标短期化”现象时有发生。所谓长期目标短期化是指由于短期目标通常比较明确具体、易于分解且见效快,长期目标比较抽象、难于分解且见效慢,因而极易使各层级的学校德育部门及成员陷入一种短视、短期行为的状态。在德育实践中具体表现为,大、中、小学的德育工作者仅关注本学段德育具体目标的实现,而忽视了德育的长期目标和总目标,这势必影响学校德育的长远效益。中国有句俗话:“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德育工作尤其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长期性教育。这就决定了大、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制定目标时必须具有长远眼光,同时又使各层级的学校德育分目标与总目标相统

一、形成上下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的目标体系。

2.沟通机制

大、中、小学德育的沟通机制是指开展德育工作所需的上下贯通、前后一致的沟通协调工作。沟通机制主要是围绕大、中、小德育工作者之间的双向沟通展开。这就要求:一方面,大、中、小学德育工作者要增强沟通意识。德育工作者要将眼光从集中于本学段的德育对象、内容、方法、途径、规律、评价、管理等,转向到对相邻阶段德育对象、内容、方法、途径、规律、评价、管理的关注,确保整个德育链的正常链接,整体把握学校德育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大、中、小学德育工作者要不断增强沟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不断鼓励大、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开展对相邻阶段学校德育状况的考察与调研,弄清相邻阶段德育衔接存在的问题,进而寻动德育衔接的路径和方法。例如,大学德育教师应当经常性地深入中学,提前做好大一新生入学前的思想、心理、意识等方面的调查,为制定新生的教育发展规划提供参考。同时,中学的德育教师也要经常性地到大学进行学习考察,深入课堂,了解大学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为中学生进入大学做好预备教育。

3.制度机制

制度具有规范性、稳定性和制约性特征。针对当前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工作呈现出的自发无序状况,应当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通过制度的保障作用,学校德育衔接工作才可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不断提高效能。为此大、中、小学应将德育衔接工作纳入整体规划中,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走制度化和规范化路子。一方面,要形成以学校党委全面领导,以各级党组织为政治核心,相关部门如学工部、宣传部、校团委等工作部门密切配合、互相协调、齐抓共管的德育衔接领导体制。另一方面,要增强德育主管部门及领导机构对德育衔接工作的宏观管理力度。学校德育主管部门及领导机构要为大、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制定切实可行的衔接方案、搭建合作共事的衔接平台、创设对话交流的衔接环境,使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工作走向长效化。通过制度体系的建设,保障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实现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从静态到动态、从过程到结果的有序化发展。

4.评估机制

评估机制是指依照一定程序,学校德育主管部门对大、中、小学德育的衔接情况作出分析,得出评价结果,以便管理者对衔接工作进行调整、改进的方法。大、中、小学德育衔接的评估机制主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方面,要确定德育衔接的评估内容。如大、中、小学德育衔接目标是否科学制定、衔接方案是否有效执行、德育工作者合作共事的衔接平台是否搭建、德育工作者对话交流的衔接环境是否创设、德育对象是否顺利渡过“磨合期”等。这些都是能够进行评估的内容,而且必须进行评估才能为德育管理者制定衔接制度、落实衔接政策提供客观依据。另一方面,要建立评估反馈指标体系。对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工作的评价,既要从量上把握德育衔接状况,又要从整体上对衔接工作进行质的分析。例如,对大、中、小学德育教师衔接工作的评估,既要看相邻层级德育教师开展德育工作交流会的次数,德育对象的成绩、分数等量化指标;还要看大、中、小学德育教师参与衔接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的高低,学生参加德育活动表现的优劣以及学生是否顺利升学、是否获得社会认可和评价等定性指标。只有将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结合起来,才能对德育衔

摘自:毕业论文范例www.udooo.com

接的实施过程与实施效果进行准确可靠的评估反馈。总之,德育衔接的操作机制是德育衔接工作实现由虚到实、有软到硬的重要保证,对于实现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工作的实效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张忠华.改革开放30年来德育目标的研究与反思.教育学术月刊,2011(1).
马化祥.论本科生德育和研究生德育衔接问题.思想教育研究,2010(7).
[3] 张进清.论复杂性科学的德育一体化.社会科学家,2010(7).
[4] 胡昂.大学与中学德育衔接性研究.中国教育学刊,2009(7).
[5] 樊志瑾.健全衔接教育机制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教学与管理,2009(9)
[9] 冉铁星.试析学校德育的衔接问题.教育科学,1998(2).(责任编辑刘永庆)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