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信息技术教学 >学作品中歧义语用

学作品中歧义语用

收藏本文 2024-02-03 点赞:2473 浏览:692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试从文学赏析的角度对语用歧义进行动态研究,首先指出了语用歧义的概念及歧义的积极利用;然后对文学作品中的语用歧义进行研究,对语用歧义的功能进行阐述;最后,探讨了文学作品中歧义的语用研究的意义。
关键词:文学作品 语用歧义 功能
语言是一个多层面、多因素相互协调有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运动,语言的语音和文字形式仅仅是是这一过程的记录而已,而歧义研究则着眼于研究语言结构形式和意义的矛盾。研究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歧义,即通过跟踪歧义的触发、显露及其利用的全过程中,来揭示语言各层面之间既触发、显露又利用歧义的机制。

一、引言

1.1 歧义的定义

歧义是语言结构形式同其意义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具有一个以上意义的同一结构形式就是歧义。这一定义还可以更准确地表述为:如果一个结构形式S可分解为表达式,且各表达式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既(1)符合语法、语义规则或语用原则;(2)有可能的对应语境条件;(3)其意义分别与S等值,但又互相排斥、互不同义,则S是歧义的。

1.2 语用歧义

语言结构形式在进入运用时产生的一系列变化,称之为语用歧义。实际运用的语句即言语,常常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构成连贯的话语(discourse)。这样的言语必然同主、客观世界发生联系,确定地指特定的人、物、地、时等语境因素。

1.3 歧义的积极利用

歧义不完全是一种消极的语言现象。它还可以用来收到积极的修辞效果。人们常常有意利用语言结构内部的矛盾所产生的歧义,或一语双关,或声东击西,或委婉陈词,或夸张讽刺,表达多种多样的情感,取得特殊的修辞效应。

二、文学作品中歧义的语用研究

某一话语在特定语境中可能产生不同的理解,传达数种言外行为或言外之力的现象,即为语用歧义。在下文中,我们通过对富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的例证研究,来体会语用歧义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2.1 刻画人物

(1)Tess: Noble men and noble women, ambassadors and centurions, ladies and the trademen, and babies who he never seen a cow!
Clare :Well, yes; perhaps; particularly centurions!
苔丝:他们都是贵人、贵妇、大使、百夫长、太太小姐、女商人和从未见过奶牛的婴儿。
克莱尔:呃,不错;也许是;特别是百夫长。
a. centurions:军官
b. centurions:百夫长
centurion(百夫长)一词本身无歧义,歧义的产生在于交流双方对此词的不同的理解和把握。苔丝从克莱尔那里学到了centurion这个大词,误以为是指“军官”;克莱尔重复强调此词,实际上是开了个小小玩笑。作者安排苔丝这样一个农村姑娘使用这样一个大词,就如同一个小孩穿上一件宽大而华贵的大人衣裳一样富有情趣,加之再通过克莱尔的重复相互映衬,突出表现了苔丝纯洁、善良、容易相信他人的性格。
(2)The writer: I’ve looked at the oyster, and I’d like to buy it.(to Clay) How much do you want for it?
Clay: I don’t know.
The writer: How about three hundred?
Greeley: Three hundred dollars?
Clay: Is it all right, Mr. Van Dusen?
Harry : (He looks at the writer, who nods.) Sure it’s all right.(The writer hands Clay the money.)
 

源于:毕业设计论文模板www.udooo.com

 Clay: (Looking at the money and then at the writer) But suppose there isn’t a pearl in it ?
The writer: There is , though.
作家:我已经看过那牡蛎,想写下来。(对克莱)你要查重?
克莱:我不知道。
作家:我出三百美元怎么样?
格里利: 三百美元?
克莱:万•杜森先生,行吗?
哈里:(看了作家一眼,作家点头)当然可以。(作家把钱交给克莱)
克莱:(看着钱,然后又看着作家)可是如果牡蛎里没有珍珠呢?
作家:准会有的。
a.检测信息(作家违心的欺骗)
b.真信息(克莱相信这是真的)
上例是《牡蛎与珍珠》一剧中的一个片段。该剧描写美国一海边小镇上一家理发店内发生的事情。理发师哈里万杜森非常同情贫苦的男孩克莱,准备出钱写下克莱捡来的牡蛎,以帮助这男孩一家团圆。路过此地的某作家对此深受感动。当男孩克莱捡来牡蛎时,作家与理发师“合谋”硬说其中有颗珍珠,并拿出三百美元写下这个牡蛎。
剧中人作家所说的,There is , though(准会有的)是违心的欺骗(好让克莱心安理得地收钱),对说话人而言是检测信息(a义)。另一方面,这一言语对于克莱而言则是真信息(不然,诚实的克莱是不会收钱的)。这一检测一真,突出地反映出剧中人作家及哈里等人的真挚友爱之情和克莱的忠厚可爱,造成了强烈的戏剧效果。

2. 2幽默风趣

(3)“I see nobody on the road,” said Alice.
“I only wish I had such eyes,” the King remarked in a fretful tone. “To be able to see Nobody! And at that distance too! Why , it’s as much as I can do to see real people ,by this light!”
爱丽丝说: “我看见路上没人啦。”
那皇帝烦躁地说:“我要是能有这样的眼睛该多好!能看见没人!还是在那么远处看见的!哼,像这样的光线,要看见真的人可够我费劲儿的喽!”
a. nobody: 没有一个人。
b. nobody: 有一个叫做“没人”的人。
这一段情节是这样的:皇帝要爱丽丝顺着大路看看送信的是否来啦。她说她看见路上没人,皇帝一心期待着来人,这种急切的心态使他将nobody(没人)作一姓名理解。在以下的情节发展中皇帝继续坚持了这一误解,使读者为之捧腹。
(4)A: Please continue to use your old checks until exhausted.
B: I’ve used one old check and I’m already completely exhausted.
a. A:请继续使用您的旧支票,直到用尽(您的旧支票)为止。
B: …
b. A:请继续使用…, 直至您筋疲力尽为止。
B: 我用完了一张旧支票,就已经筋疲力尽了。
一家银行要改换字号,于是通告用户:请继续使用您的旧支票,直至用完为止。但是,原句中的exhausted有省略歧义,按照a义,省略成份是your old checks(您的旧支票);按照b义,省略成份是you are。那位客户的答话选用了b义,似乎有点吹毛求疵,却也不无道理。

2.3. 夸张讽刺

(5) Is not a Patron, my lord, one who looks with unconcern on a man struggling for life in the water, and ,when he has reached ground, encumbered him with help? The notice which you he been pleased to take of my labor, had it been early, had been kind;…
阁下,对于一个溺水者的挣扎起而无动于衷,继而当此人已安抵彼岸时却倍加提携,这未必就是资助吧?承蒙大人不弃,一直关照敝作;此举虽嫌稍晚,亦未失为一番美意。
a. 评议对方的举动。
b. 反击这种“雨后送伞”。
该例摘自作家约翰逊写给英国17—18世纪名人Chesterfield伯爵的一封信。早期,约翰逊计划编写一部英语词典,曾向伯爵求援而遭到冷落。当约翰逊终于编成词典,名扬国内时,伯爵却突然发表文章来奉承约翰逊,企图把自己装扮成有见识的资助人。这封信就是约翰逊写个伯爵的回答。
(6) The reporter had coughed… “Any idea of the kind of books you’d take with you?”
Skeffington’s reply, made with eyes still closed, had been characteristically elusive. “The great books,” He had said.
The reporter had been persistent, “Which great books, Governor?”
… “I don’t know whether you’d know these or not,” he had said thoughtfully. “The Bible , which is a book composed of two parts, commonly called the Old and the New Testments. The poems and plays of Shakespeare, an Englishman. And during the winter months I would also take the paper which you represent.”
记者咳嗽一声,问:“您对读书有什么想法?”
斯科芬顿闭着双眼,以特有的迷离费解的方式回答:“读大书。”
记者追根问底:“市长,哪些大书?”
… “我不知道您是否知道这些书。”他思索着回答。“也就是《圣经》。它有两个部分,通常叫做《旧约》和《新约》。还有一位英国人,莎士比亚写得诗歌和戏剧我也读。冬天,我也订阅您那家报纸。”
政客斯科芬顿再度竞选波士顿市长,反对派记者试图找碴儿寻衅。对于记者提出的“读书”问题,斯毫不在乎地回答“大书”,并举出了人所共知的例子。这位政客将家喻户晓的常识不厌其烦、一本正经地大讲特讲,似违反常情(这样的话要是对小学生或外国人说,或许是适切的)。然而,他正是通过这种违反适切条件的语言行为,来嘲弄记者,表达了他的藐视挑衅的心理状态。

2.4 一语双关

一语双关是语用问题,因为一语双关是语义歧义的积极运用,是由作者有意显露、读者(受话人)努力猜度的一种歧义,交际双方都要按照合作原则从事才能造成和理会其中的奥妙。
(7)The clerk (entering): Are you engaged?
Augustus: What business is that of yours? However, if you will take the trouble to read the society papers for this week, you will see that I am engaged to the Honorable Lucy Popham, youngest daughter of –
The clerk: That isn’t what I mean. Can you see a female?
Augustus: Of course I can see a female as easily as a male.Do you suppose I’m blind?
The clerk: You don’t seem to follow me, somehow, there’s a female downstairs, what you might call a lady. She wants to know can you see her if I let her up.
a. 职员(上场):您忙吗?

源于:大学毕业论文www.udooo.com

奥古斯特斯:这更你有何想干?但是,如果你要费神读一下本周的社交启事,你会知道我已经跟露西波凡小姐订婚,作为一位贵族的小女儿,她父亲是…
职员: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您能接见一位女士吗?
b. 职员(上场):您订婚了吗?
奥古斯特斯:…
职员: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您能分辨一位女子吗?
上面这段对话选自萧伯纳独幕讽刺剧《奥古斯特斯为国效忠》。奥得楼下有位女士来访,职员上楼禀报。这位官老爷奥古斯特斯一心只想着婚姻女色,故将职员所说…engaged?的话面意义(忙)(a义)理解为“订婚”(b义),讲can和see的画面意义(可能,接见)(a义)分别理解为“能力”和“分辨”( b义)。作者就是这样通过剧中人物的打岔,接连制造了两个双关,从而暴露了奥得令人憎恶的丑态。
(8) Mr. Joseph entangled. (Thackeray, W., Vanity Fair)
a.乔瑟夫先生把线缠乱了。
b.乔瑟夫先生被迷住了。
这是小说《名利场》中一副插图的文字解说。话中,利蓓加小姐用细娇的白手编织,乔瑟夫手上绷着一缕绿线让她缠绕,如醉如痴。作者巧用entangled一词,一语双关:表层上指乔瑟夫缠线,其笨如牛(a义);深层上指乔瑟夫对利蓓加一见钟情,为其姿色和殷勤所迷( b义)。

三、文学作品中歧义的语用研究意义

在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量具有明显歧义或隐含歧义的语言材料,这为歧义研究提供了丰富而又有生命力的素材;并且通过对文学作品中语言歧义的研究,可以来验证并充实语言规则和原则。特别是有些歧义现象,一般不易察觉,特别要求在文学作品中结合语境作出合理而生动的说明。因此,系统而深入地讨论文学作品中语言歧义现象,必然会推动语言学研究的发展。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