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小学教学 >谈谈德育中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科研方法和

谈谈德育中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科研方法和

收藏本文 2024-02-11 点赞:5488 浏览:1582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思想教育要依据语文科的特点,在语文训练中进行。要着重于思想教育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初步且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熏陶渐染,潜移默化,循环往复,逐步加深。”
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要做到语文能力培养与思想教育相结合,踏踏实实地在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一、语文教学在德育中的优势

中学的语文教材,是经过严格审定的,她非常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熏陶和人文渗透,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多方面体现了现代社会的思想、观念。例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文章通过三个事例赞扬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阐述了志愿军战士革命的人生观和苦乐观。又如,吴晗的《谈骨气》,文章弘扬了作为中国人应有的人格、气节。这些文章事例典型,人物形象鲜明,学生学了一定会身受感染,并以文中人物为楷模,树立起革命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就是一些文言诗歌,如《秋水》告诉我们不能骄傲自满;《出师表》中,表现了孔明淡泊明志的高尚道德情操。这样的文章体现出了我国文化中的道德修养。学生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调正自己的心态,感受那种不受金钱名利的诱惑而要保持做人的尊严。这正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值得我们大力宣扬。
在语文教材中,有许许多多晶莹璀璨、光芒四射的格言警句,这些格言警句使许多青少年走上成功之路,取得不凡的业绩。如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作为文化传播的最主要的载体之一,语文在延续优秀文化的过程中充当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信手拈来的,随处可见的格言警句对学生的身心陶冶的作用不容忽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在这方面下的功夫多了,学生们接受的格言警句日积月累,心中的那盏“灯”也越来越亮了,在平时的交谈中、作文里、日记上,他们积累的格言警句便会思如泉涌,运用自如。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学生在遇到苦难时也都懂得用格言警句来鼓励自己,调整自己的心态。从而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中学语文教材中可作为德育教育素材的内容比比皆是。因此,教师只要充分利用这些生动的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犹如春风化雨,完全可以使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观和生活观。

二、如何把德育渗透到语文教育中去

1. 在创设情境中渗透德育

教学要注意运用语言创设与课文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诱发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使之唤起各种感知觉,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获得真切的感受和体验,从而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我比较善于借用课文中鲜明的形象来感染学生。如在教学《石缝间的生命》时,利用“ 松柏形象 ” ,使学生在脑海里呈现出高大的松柏,并让学生想象松柏在艰难的环境中如何成长,从中感受到战胜环境的强者形象,并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再如教学《荔枝蜜》讲到蜜蜂对人无所求,默默地奉献,我就势点拨 —— 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让学生们去思考,引导学生由蜜蜂联想到无数的默默无闻的奉献者,以此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另外,我在语文教学中还善于抓住课文的动情点,适时进行点拨,使学生不断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与感染,身心都受到很好的教育,思想得到很好的升华。

2. 在指导学生课文朗读中优化诵读方式,潜移默化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

宋代大理学家朱熹说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中学课本选取了大量文质兼美的文章,激发学生朗读兴趣不仅能让学生在细细咀嚼中提高语感,而且在诵读中易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让学生朗诵一些声情并茂、文质兼美的课文佳作,有利于他们体验祖国文学的音韵美,加深对课文内容、思想感情的品味,并培养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如教学《我的老师》一文时,通过有感情地范读和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师生的感情,从而受到感染。再如讲授《忆秦娥·娄山关》,课前我搜集了大量有关娄山关的资料,让学生先对娄山关的形象有一个整体认识,然后又给学生播放朗诵录音,许多学生随着激昂的朗诵不自觉的就融进到文章高昂的氛围中。然后我又让他们随录音仿读,同时穿插讲解朗读中如何处理语音、语调、语气等知识,学生听得很认真、很仔细。在此基础上,我又趁热打铁,分成四小组开展朗诵比赛,整个课堂被朗朗的读书声淹没。更可喜的是许多同学真正感受到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课文诵读方式的优化,不仅能使学生领会到诵读的技巧,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具备良好道德情感素质。

3.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增强德育渗透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空洞的理论、干燥乏味的说教,既倒学生的胃口,也难以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只有以学生为主体,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质疑、去感悟,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也容易接受那些好思想、好道理。因此,教师应善于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专题辩论等活动,让学生自己谈感想、写作文,生动活泼地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深处。
例如,学了《一厘米》,教师可围绕“陶影为什么要在小也的面前竭力维护自己的形象、陶影的爱与母鸡对小鸡的爱有什么区别、如何对待父母的缺点”等问题让学生开展讨论。这样就能使学生觉得兴味盎然,又体会老爱幼,幼尊老的感情,从而受到感染,做到体贴父母,理解父母,孝敬父母。又如,学了《我的叔叔于勒》,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辩一辩“钱是不是万能的”,学生通过辩论,观点明确了,思想统一了,思想也就更深刻了。
“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片土壤上”。中学生的心灵是一张洁白无瑕的纸,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同时也极易受到玷污;又是一块未经开辟的神奇土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你播下的是温馨,就会收获热情,如果你播下的是冷漠,可能就会收获残忍,因此

源于:论文 格式www.udooo.com

语文课程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课堂上要抓住文章的感染源,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让学生的思想品德自然得到熏陶。
责任编辑 龙建刚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