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小学教学 >> 小学教育科研 >简谈视域网络载体视域下学校隐性德育进展

简谈视域网络载体视域下学校隐性德育进展

收藏本文 2024-03-29 点赞:22064 浏览:9714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从德育对学生产生影响的途径和心理机制来看,学校德育分为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两类。隐性德育是指德育工作者将教育环境和教育活动等作为载体,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主感知道德经验、形成道德品质的德育过程。隐性德育具有内容综合性、德育环境多样性、学生主体决定性、德育方式浸润性、结果非预料性等特征,与显性德育有机结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并形成德育工作的合力。

一、青少年学生道德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内在契合性

1.隐性教育内容的隐蔽性符合青少年学生道德教育的接受心理

道德教育作为一种价值教育,其教育目的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接受程度。道德的接受过程是接受主体对接受客体进行反映、选择、理解和整合的过程。作为接受主体的青少年学生个人成长环境、经历、文化背景、感情、心理等主观意识,加之所处的时代背景、民族传统等外在因素都制约着青少年学生的接受程度。道德教育首先需要内化为学生的价值体系,并外化为具体的道德实践,能否实现这一飞跃,关键在学生的接受心理和接受程度。青少年学生的接受心理受到态度、情感和立场等价值因素的影响,而且具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性。然而道德作为社会本位的价值要求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具有外在性和相异性。因此学校道德教育与青少年学生的接受活动可能存在相排斥的现象。在学校德育过程中,青少年学生接受道德教育不仅是国家、社会的需要,更是自身成长发展的需要。不过并非所有青少年学生都有清醒、自觉的认知,有的青少年学生受到大环境尤其是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功利主义已在其心中“扎根”,实用主义已“占领”其头脑,由此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并对德育的重要性做出不正确的选择与判断。一旦形成这种心理障碍,就会影响其接受程度,甚至连德育工作者也可能被其拒绝和否定。而隐性教育对于克服道德教育和接受主体间的排斥现象具有积极的作用。隐性教育将教育的价值目标隐藏在所创设的教育性活动和教育性环境中,通过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或载体完成教育内容,既可以规避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又符合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和接受心理。隐性教育可以使青少年学生通过自己的内心体验活动接受道德信息和价值。

2.隐性教育对道德说教的淡化与青少年学生的道德需要具有契合性

道德不仅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和人们行为的外在软约束力,而且是人的内在需求。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安全、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青少年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生活的主体,道德是其参与社会生活、获得别人尊重、获得社会认可的必需。然而传统的德育模式注重道德说教和灌输,方法手段较为单一,无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及其接受度,导致德育实效性欠佳,甚至引起学生的抵触和逆反。由此,迫切需要转变德育模式,采用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探索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德育模式。而隐性教育通过隐蔽的、潜移默化的形式进行道德教育,淡化了传统德育的说教,避免了因学生逆反产生的效果不好等现象。隐性教育可以把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隐藏在教育性环境和活动中,作为接受主体的青少年学生因此也由被动的接受转换为主动接受,他们的德育主体性从而得以彰显。在此基础上,可以激发青少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使其内在的道德需要逐渐转化为道德学习的动力。

3.隐性教育的体验性与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具有一致性

道德教育的实质就是通过道德知识的灌输和道德实践,把道德观念转化为人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习惯的过程。道德实践是沟通校内与校外、学校与社会的桥梁,其能使青少年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堂,投入社会大课堂,在实践中感受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从而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发展,是青少年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道德实践强调青少年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其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恰恰与隐性德育所强调的体验性相一致。隐性教育强调受教育者的内心体验在其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学校德育工作者要积极搭建德育实践平台,为青少年学生提供各种道德体验的机会,使他们能亲身经历各种道德活动,感悟道德真谛,产生道

源于:科技论文www.udooo.com

德情感和道德信念,并最终形成道德行为。

二、网络载体的发展使隐性德育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网络时代的德育工作者除了利用传统的各类书刊、报纸、广播电视开展德育工作之外,还可以通过网络载体收集和合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这些资源包揽中外、纵贯古今,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通过网络载体可以缩短人们之间的时空距离,最大限度延伸德育工作的时间和空间。与传统的德育载体相比,网络德育载体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和特点,网络德育载体给隐性德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1.网络载体有助于扩大隐性德育的覆盖面

隐性德育的传统载体包括物质载体、制度载体、精神载体和实践载体等,这些载体从不同维度充分发挥着隐性德育的功能。进入网络时代,隐性德育的载体不应局限于传统载体,应充分利用网络载体的优势,积极扩大隐性德育的覆盖面,延伸隐性德育的时空范围。相关研究及实践证明,结合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有效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网络形式进行道德教育,更有助于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引导青少年学生在满足精神需求之中潜移默化地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道德修养。

2.网络载体有助于转变隐性德育的对话模式

与传统隐性德育对话模式不同,网络载体往往采用交互式沟通方式和对话模式,这种沟通与对话模式常常通过、飞信、微博、网络空间等多种途径实现师生互动。随着传统德育模式由“主体—客体”关系模式向主体间性德育转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活动真正成为了双向互动性的交往活动。在此沟通与对话显得尤为重要,它将更有利于形成一种体验式的交流沟通境域,凸显青少年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其积极性,最终提高德育效果。通过网络载体进一步实现沟通与对话,可以使主体间性德育迈向新的高度。在网络的双向互动中,虚拟的网络环境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了一个表达真实想法的平台,由于聊天主体部分信息的隐匿性,使得师生能以平等的身份在同一平台探讨道德问题,这种互动、引导、对话式的教育方式既可以减少面对面交流给青少年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又可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动态,更好地提高隐性德育“灌输”的有效性。

3.网络载体有助于增强隐性德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网络载体具有信息无限性的特点,网上的信息极其丰富,而且信息量,信息传播的速度、处理的速度,以及应用信息的能力等都在以几何级数增长,由此形成一个巨大的信息集合体。青少年学生可以在网上找到需要的任何信息,大大提高了网络对他们的吸引力,加之集图、文、声于一体的多媒体技术,更是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德育手段,提高了德育工作的亲和力与感染力。利用网络载体开展隐性德育可以使学生隐藏自己真实的身份,将心灵深处的自我完全释放出来,向老师倾诉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倾诉的东西,从而缓解心理压力,以崭新的姿态迎接现实生活中的挑战。

三、网络载体的负面影响也引发了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失范

我们应该看到网络载体的不足之处,即信息内容繁杂、良莠不齐,各种不良信息充斥其间。加之青少年学生缺乏相应的辨别能力,有时无法抵御不良信息的诱惑,引发了一系列的道德失范现象,从而使网络时代的隐性德育遭到质疑。

1.在青少年学生中普遍流行的网络语言存在道德失范现象

当前随着网络化的发展,网络语言日益成为一种时尚的话语形式。网络语言的流行为隐性德育提供了新的途径,然而网络语言存在隐蔽性、无约束性和虚拟性等特点,加之网络交流群体中部分信息的隐藏或缺失的特殊性,使青少年学生的网络语言很容易出现失范现象。有些青少年学生的网络语言和自己的身份严重不符,不守口德,随意对网友谩骂和进行人身攻击;有些青少年学生肆意诋毁已有历史定论的古圣先贤,误导其他学生的道德取向;有些青少年学生在网络交流时提供给对方虚检测的信息,欺骗型网络语言大行其道,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交际质量和言语道德。
网络语言的非道德现象正在逐渐弱化传统美德的影响力,一方面反映了网络世界与现实生活的道德反差,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道德的缺失,更为严重的是,青少年学生似乎对道德的缺失麻木不仁或习以为常。

2.青少年学生为之着迷的网络游戏深刻影响其行为方式

当前网络游戏产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优秀的网络游戏中蕴含着较为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既承载了丰富的社会文化,又体现了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念。然而由于当前的网络游戏以战争、竞争、神话玄幻、魔法奇幻等为主要题材,游戏内容的火爆刺激很容易使青少年学生产生道德认知模糊,置身虚拟世界,留连忘返。由于青少年学生大多未形成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长期沉溺于,习惯于暴力和场面,将严重影响其思维行为方式,形成麻木的生命观,倾向于通过暴力来解决现实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导致其道德理性和法制理性的丧失。

3.青少年学生面对网络舆情表现出的非理性倾向考验着隐性德育的实效

网络道德舆情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突发事件所表现出的带有道德评价的意见或言论,形成舆论共振,从而对社会构成一种舆论压力的情况。它不仅形成迅速,而且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大影响,对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了极大的促进。网络舆情作为网络时代的隐性德育载体,对于青少年学生价值观念的塑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网络可以隐匿青少年学生的真实身份,使其不必拘泥于传统习俗,畅所欲言。然而由于当代青少年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及人文关怀的缺失,使得紧张、焦虑、困惑、不满等情绪浮动现象流行,他们对现实的种种不满往往缺乏适当的排解渠道,而网络为其宣泄情绪提供了最佳场所。当他们面对一些网络事件时,极易产生共鸣,甚至群情激动、热血沸腾,大有情绪化与非理性的趋势。这些一方面反映出当代青少年学生社会责任心在逐渐增强,爱国主义情绪在高涨,但另一方面这种非理性情绪如果不加以引导和规范,将助长不良思想、理念在青少年学生中的传播,而且会大大削弱隐性德育的实效。

四、网络载体视域下学校隐性德育的优化路径

针对由网络载体的负面效应引发的青少年道德失范现象,德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和优化路径,切实发挥网络载体的隐性德育功能。

1.积极开发网络同辈群体的隐性德育资源

同辈群体是由一群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人所组成的非正式群体。同辈群体普遍存在于青少年学生中,他们交往比较频繁、密切,成员间有着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可能超过父母和教师的教导。同辈群体往往容易形成自己的亚文化,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他们有着共同的崇拜偶像、共同的语言、相同的价值观、相同的消费方式,因此具有鲜明的亚文化特征。这种亚文化正面效应有利于青少年学生的社会化,负面效应则是会使他们逐渐背离主流文化。网络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生活的一种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而青少年学生作为重要的用户,其价值取向、道德观念、行为模式、政治态度、心理发展等都不同程度受到网络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同辈群体正由实体同辈群体逐渐转向实体同辈群体与虚拟同辈群体并存。网络同辈群体既包括实体同辈群体,也包括从未谋面的网友等虚拟群体,而且这种网络同辈群体也有自己的亚文化,亚文化同样在群体中发挥正面和负面影响。这种网络时代的同辈群体亚文化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隐性德育资源,德育工作者要正视其存在及对主流文化的冲击,积极引导亚文化的发展走向,使其对群体成员道德行为产生规范效应,引导同辈群体的亚文化向健康有益的方向发展,通过发展网络同辈群体亚文化,使其潜移默化地影响同辈群体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促进青少年学生情感与认知以及道德践行能力的发展。此外,德育工作者还要善于发现并积极利用同辈群体中的核心人物,使其成为同辈群体中的道德榜样,推动整个群体道德水平的提高。

2.不断打造网络化人文关怀的隐性德育情境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环境恶化、生态危机等问题日益突出,甚至已经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与此同时,作为人类“第二生存空间”的网络也存在着生态危机的问题。网络生态危机主

源于:论文如何写www.udooo.com

要是由于人们的滥用或误用网络,导致出现信息污染、信息侵权和文化失衡等生态系统失衡现象。这种现象不仅严重影响到网络系统正常运转,而且使学校德育工作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为此学校德育工作者要不断探索网络时代学校的德育策略,化解网络生态危机。而以网络为载体开展隐性德育、加强网络化人文关怀则是应对网络生态危机的有效途径。通过网络载体,创设网络化人文关怀的隐性德育情境,主要通过、电子邮件、飞信、微博等载体进行各种交互式活动,对青少年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构筑网络德育的良好氛围,以此形成网络人文精神情境,发挥网络载体的隐性德育功能。
参考文献
赵坚.隐性课程视阈下的学校德育.教育科学,2010(2).
黄意武.网络游戏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浙年专修学院学报,2010(1).
[3] 黄映玲,薛胜兰.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抽样调查与分析.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
[4] 王炎龙,朱述才.网络语言传播的多元论与进化观.新闻界,2009(2).
[5] 董怀宏.略谈高校隐性教育及其实现途径.琼州大学学报,2007(1).
(责任编辑 白文军)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