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小学教学 >> 小学数学教学 >>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 >德育工作小学德育工作新途径浅探题目

德育工作小学德育工作新途径浅探题目

收藏本文 2024-01-14 点赞:21312 浏览:9467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要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就必须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多用表扬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注重社会实践,形成新理念,探讨自主性德育,有针对性进行自我教育,建立自我评价和教师、家长的帮助与多元评价模式,全员参与学校德育工作。
关键词:德育;素质教育;思想品德教育;途径
1003-2851(2012)-10-0004-01
德育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学校德育工作必须重实效。小学阶段是养成教育的最佳年龄期,抓好这个阶段的教育,对少年儿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至关重要。如何把思想教育工作做到小学生的心坎上,这是当前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德育工作的成效不在于说了多少,而在于消化了多少,在于注重提高实效,在于改进、发展、创新。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笔者认为应该首先做好以下几点:

一、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提高中小学德育实效

人的成长离不开

源于:论文大纲怎么写www.udooo.com

一定的环境,不同的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不同的作用。将有限的学校空间环境加以优化、美化、净化,可以形成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小气候,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小环境,并由此对大环境和大气候的优化做出积极的贡献,对学生起到积极的陶冶和暗示作用。
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每一科文化都有它自己的式样,其组织的力量有它自己的独特的安排。”优化的校园环境,总是以它的特有的象征符号向学生潜在地或公开地灌输着某种思想、规范和价值标准。这种教育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能绕开意识的障碍,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虽滴水击石,润物无声,却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明确的指向性。因此,在校园内,学校要遵循高品位的原则,建设校园的物质文化,要让学生处于其中时感到“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所以在校园文化的具体布置时,做到高标准、高品位,多一点精细,少一点粗放,绝不能随便。
校园文化对学生健康成长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要充分利用板报、专栏、广播、报刊、讲台等宣传舆论阵地,创造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用摄影、书画、诗歌、文艺晚会、竞赛等文化形式创建健康活跃高雅的文化气氛。组织科技小组和各种兴趣小组,举办学术讲座,组织各类竞赛,创造浓厚的学习风气;搞好卫生,保持清洁、维护秩序,创造一种清新的育人环境。抓住重大节日的有利时机,形成校园文化气氛的,营造健康向上的、富于感染力和影响力的文化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成为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和受益者。

二、注重社会实践

现代教育观告诉我们:教育必须适合于学生的认识实际和生活实际,这样才有实效。社会实践的开发和实施要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感受和体验,在参与和融入社会中不断成熟,在认识自我中不断完善,进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德育工作的立足点。社会实践活动应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以学生为本,促进个性发展,具体来说,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自主参与性。
在学校的教学中,有着定期的社会实践课,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城市、农村和名胜古迹;组织学生公益活动、社会调查、志愿怎么写作。在周末和检测期时,组织一些公益性活动,如慰问孤寡老人,在社区里帮助打扫卫生等等。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学生能了解社会,学会关爱,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完善自我、增长才干、全面发展。

三、形成新理念,探讨自主性德育新模式

1.学生自主,即实施自主性德育。以往的德育工作往往只注意探讨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方法,不先研究如何使学生掌握自我激发的方法。思想品德教育只有在学生有了自我教育的要求时,即有了自觉性时才是有效的。因此,教师必须运用这个方法,激起学生的进取心,提出品德行为的具体要求,指出学生的缺陷和弱点,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教育。
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把学生看成具有独立人格、自主意识、自主选择、可以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主体,而不是教师实施德育的容器;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把自己看作是学生在社会化(成长)过程中的顾问,而不是做说一不二、正襟危坐的法官;树立正确的德育观,把德育看成是对学生成长的指导,而不是居高临下的训导,并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选择,实现自主构建、自我完善的育人目标。
2.成人帮助。小学生生活经验不足,情绪易变,自控力不强,特别是农村的孩子对外界信息接受面不大,加之家长对子女教育存在着诸多缺陷,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较差,更需要成年人的帮助和指导,把“成人帮助”作为构建自主性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教师)教育、家庭(家长)教育、社会(社会成人)教育怎样联系与沟通,形成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将它们协调,取长补短,就必然会产生多渠道总体化教育影响的整体效应,从而保证德育工作的最优效果。

3.多元评价。

龄和性格特点,建立学生自我评价体系,设计“动态评价”和“静态评价”方案,即:每学期中以班为单位召开2次以上“我真行”主题班会,引导学生评价自己平时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为人处事和行为习惯,寻找自己的闪光点,自我激励,勇往直前;每学期末让学生按照评价细则(依据“新守则”、“新规范”把应该遵守的各种道德准则量化成的记分表),给自己记分(标准是一定的),让学生在评价中参与,在参与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构建自主性德育,在总结经验、寻找差距的基础上,设计出教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家长对学生的多元主体式评价体系。让师生在评价的过程中,达到互相交流,自我反思,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引入激励机制,把对学生的评价结果作为评三好学生、优秀干部、优秀少先队员的重要依据。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