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医学 >> 营养学 >冠心病、糖尿病“孪生问题”“阜外解决模式”

冠心病、糖尿病“孪生问题”“阜外解决模式”

收藏本文 2024-03-12 点赞:14981 浏览:6129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2012年6月2日,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心脏重症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中国心脏重症大会在京闭幕。
此前记者了解到,本次大会的执行主席、北京阜外医院冠心病诊治中心副主任吴永健教授,长期工作在心血管疾病临床第一线,积累总结了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尤其擅长各种类型的复杂冠脉病变的介入治疗。由于他在国际上最早提出糖尿病影响冠脉侧枝循环的形成的学术观点,并在国内最早设立了心血管领域内的糖调节异常门诊,因此,在会议间隙,本刊记者围绕与冠心病、糖尿病此二者相关的临床热门话题,对吴永健教授做了深入采访。
冠心病合并血糖代谢异常亟待重视
在采访前记者了解到,阜外医院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高血糖和冠心病关系的研究,并开展了全院医护人员血糖普查活动。吴永健教授即是这一项目的主要策划和参与者。谈及此话题,吴永健教授首先介绍说:“高血糖和冠心病之间的病理关系,近些年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早在1999年,新英格兰杂志发表了一项十分重要的赫尔辛基心脏研究结果。该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在以后10年或20年所发生心肌梗塞和猝死的可能性,和已经患冠心病的患者的发生率是一致的,因此糖尿病不仅仅是内分泌科的问题,已经变成心脏科问题,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心脏协会均已把糖尿病定义为冠心病的等危症。”
谈及阜外医院在这方面开展研究的情况,吴永健教授介绍说:“早在2002年,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就已经开始了一些研究,之后又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2004年我们开始关注血糖代谢方面的情况。同年,欧洲心脏病协会召开了一次关于欧洲心脏调查的重要会议,调查结果发现: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病人当中,血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达到70%左右。而过去北京市糖尿病协会在整个冠心病领域调查的结果表明糖尿病的发生率大约是28%,医生普遍认为冠心病患者合并糖尿病的发生率在20%~30%。但是到了2004年以后,我们对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有了更新的认识——不仅仅是合并糖尿病,还包括合并了糖尿病前期、即餐后血糖升高和空腹血糖升高的患者,虽然达不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但这些症状已经认为是糖代谢异常了。所以,作为心脏科医生需要了解:若患者合并糖尿病,心脏病一旦发作,其病情要比未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严重的多。但是,对很多糖尿病前期、即还没有发展到糖尿病阶段的患者,心脏科医生的认识程度是不够的,不像内分泌科医生认识那么深刻。在这种情况下,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作为心血管领域的龙头老大,先后邀请中国糖尿病协会的主任委员杨文英教授做系列讲座,另外还请了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摘自:毕业论文提纲格式www.udooo.com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内分泌专家来我们医院讲课,让心脏科医生接受教育,使心脏科医生真正认识到血糖代谢异常对冠心病的影响。”
针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诊治情况,吴永健教授说:“我们更关注的是糖尿病前期,因为大量的糖尿病前期的病人最早出现的不是在内分泌科而是在心脏科。在很早之前,我们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我们是在已经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即做了冠脉造影金标准诊断为冠心病的情况下,来研究这种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的,结果发现:在这些冠心病患者中,仍然有30%~35%的病人有糖代谢异常,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一种状态。我们根据自己的研究做出初步判断:在心肌梗塞的病人中同样也是这种情况。因此,在我们医院,如果心脏科医生发现一个病人的空腹血糖处于临界状态,都会建议病人去做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查,对血脂高和肥胖病人也建议去做OGTT检查,试图尽早发现病人是否有糖代谢异常。”
以医院职工为“标本”,探索“阜外模式”
据记者了解,在2006年,吴永健教授于9月26日至28日发起开展了全院医护人员血糖普查活动。结果显示:30%的被检查者存在血糖代谢异常的情况,这一结果引起了阜外医院院方和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吴永健教授等专家也开始大力倡导“关注血糖异常是心血管医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这一活动的主要策划和参与者,吴永健教授谈起了当时的初衷:“在那之前,我们对糖尿病的病人采取了一般性的态度,心脏科医生更多关注的是血压和血脂,现在更多地关注到了血糖,在很多情况下即使血糖正常,也要查一下病人是不是在糖尿病前期;如果在糖尿病前期,要进行相应的干预。”
在介绍当时的全院职工的血糖普查情况时,吴永健教授说:“过去体检都是常规查体,那次我们进行了一次糖代谢异常的调查。调查中我们分了一个亚组,主要是在年轻的医生和护士中进行的,主要为了了解一下25岁至35岁这个年龄段的血糖状况,结果发现,在从25岁大学刚毕业到35岁的职工当中、即工作10年以后的这些人中,发现居然有29.6%的医生和护士合并有糖代谢异常。这个结果令我们非常吃惊!因为这说明糖代谢异常在人群的发生率是很高的。”
“为什么要做医生和护士的调查呢?”吴永健教授继续说,“因为医生和护士更了解糖代谢异常的意义。普查之后,医护人员便会更加配合工作。一旦发现糖代谢异常、糖尿病前期,就应适当多做运动,在饮食上作一些调整,争取使糖代谢异常能够逆转,减缓向糖尿病的发展,这是在我们工作人员中开展的工作;同时,我们还把这个工作更大范围地向外院推广,因为参加了这项工作的每个人都会更加认识到糖代谢异常在病人中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促进临床工作。此后,很多地方医院和医师也对阜外医院开展的这一系列活动十分关注,也希望能通过各种形式与阜外医院交流。我们是在以本院职工为‘标本’,把经过普查和推广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形成一种模式,利用与全国各地医院进行交流的形式来推广这种模式,达到促进全国心脏科的医生更快、更早地了解‘心脏病患者必须关注血糖异常’的目的。”
吴永健教授欣慰地说:“经过我们的努力,经过大量研究工作,以这些举措为核心的‘阜外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是可行的,目前这种模式已经开始在全国进行推广。”
必须重视冠心病的多学科合作策略
在采访中,吴永健教授还介绍说:“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之所以能够率先同内分泌科的专家合作,加强心内科疾病的长期控制和管理,开启了心内科跨学科的交流,这是基于大家都已经意识到血糖代谢异常的危害,一旦发现血糖异常就会进行干预治疗,干预治疗需要专业的医学知识,需要进一步的学习。我曾经与306医院的许樟荣院长讨论过:一旦发现了糖代谢异常这种情况,干预是不是能到位?虽然当前每个人有进行干预的意识了,但是还需要有技巧去干预,是不是能达到目的?在这种情况下,你不可能对每个医生进行专科的培训。怎么办?首先,我们会继续请一些内分泌科的医生来讲课,以共同学习;另外,我们曾经讨论建立一个糖代谢异常工作站,在一个专科医院建一个工作站,使大家在这方面的技术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技术越来越提高,这个方式我们也在摸索。”

摘自:写毕业论文经典网站www.udooo.com

介入治疗水平的提高与
加强规范化管理并重
记者此前了解到,吴永健教授一直工作在心血管疾病临床第一线,积累总结了丰富的临床诊疗

源于:毕业论文致谢格式www.udooo.com

经验,擅长复杂冠心病的介入治疗、重症心肌梗死的救治(包括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冠心病的早期诊断,高脂血症以及糖尿病的治疗等,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重症心肌梗死的救治(包括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高脂血症以及糖尿病等方面都有较深入的研究。对各种类型的复杂冠脉病变均能进行成功治疗,年冠心病介入治疗例数多达800到1000例。
目前,冠脉介入依然是心血管疾病领域研究和关注的热点。作为国内较早开展冠脉介入的专家之一,吴永健教授谈到冠脉介入这一学科话题时率先回顾说:“冠脉介入治疗从1978年到现在,经历了30多年时间,其发展历程可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单纯的球囊扩张阶段;第二阶段:裸支架阶段;第三阶段:药物支架的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都有不同的内容,比如说上世纪90年代裸支架时代的超声技术、2000年以后发展起来的OCT等,这些不同影像学设备和功能学评价的发展,使我们对冠脉的认识更加深刻,也使介入治疗技术更加趋于完美;同时,各种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疾病治疗策略的改变。过去,在介入技术不成熟、风险高的情况下,面对复杂病变,能不能进行介入治疗存在很大的争议,大家一致选择外科搭桥,认为搭桥比介入好。事实上,不是技术本身落后,而是我们对技术的掌握水平限制了技术的应用。随着各种设备器械的不断发展以及我们对介入技术掌握水平的不断提高,介入在各种病变的治疗中凸显出了一些优势,以前认为只能外科搭桥的,现在内科介入也能做了,甚至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因此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介入治疗,所以我们说技术改变了策略。”
“所有技术的进步,最终获益的都是患者。介入治疗的发展使患者在接受治疗时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小,治疗过程中需承受的痛苦也越来越小,应该说使患者最终获益是我们广大医务者不断探索、精益求精的最终目标。”
谈到这里,吴永健教授话锋一转接着说:“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必将会带来相应的副作用。介入治疗的飞速发展改善了整个疾病治疗的现状,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另外一方面,也导致了‘乱做’的现象,主要体现在适应证把控不严格、支架使用混乱、支架使用过多等几个方面,所以我们在追求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应当多普及推广规范化治疗的理念,既要保障技术的快速发展,更要保障技术能为广大患者带来真正的切实利益!”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