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语言学 >“胡风”和唐代酒文化设计

“胡风”和唐代酒文化设计

收藏本文 2024-03-15 点赞:10784 浏览:4566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唐朝作为中国封建历史上一个卓越的朝代,对外交流十分频繁。与此同时,唐人也以空前开放的心态去选择和接纳外来文明。本文选取了唐代酒文化中的胡姬、酒肆、

源于:免费论文www.udooo.com

酒具等几个方面,分析唐人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生活。得益于“胡风”的唐代酒文化,通过汉民族对西方酒文化的欢迎和接受,在某种程度上显现出多元文化的价值和内涵。
关键词: 唐代;“胡风”;酒文化
作为中国封建历史上一个鼎盛的朝代,唐朝对外交流频繁,而唐人也以空前开放的心胸去吸纳八方来宾和域外物产。美国著名汉学家爱德华·谢弗所著的《唐代的外来文明》一书,记载了十八类、一百七十多种唐代的外来物品。“胡”字的意思,原本指代中原王朝北方边境地区的邻人,在唐代,“胡”主要用于称呼西方人。强盛的唐朝,以开明豁达的政策,繁荣发达的经济,兼容并包的文化,将与外来文明的交流推上了一个高峰,不仅让影响力蔓延到其他国家,也使自身社会生活各方面呈现出奇特的异域风情。在唐代酒文化里,也大有“胡风”痕迹。本文选取胡姬酒肆、葡萄酒、“胡风”酒具、琥珀等外来事物,通过它们在唐代酒文化中的体现,试图探知唐人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生活。①

一、 胡姬酒肆

唐代酒文化里的“胡风”,首先表现为“胡姬酒肆”。当时大量的胡商居住在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地,在各种胡人开设的店肆中,酒肆有许多,又称“酒家胡”,因侍者常为擅长歌舞的胡女,故被称之“胡姬酒肆”。[1]胡姬酒肆具有浓郁独特的异国情调,酒多为西域名酒,其味香醇,胡姬容貌美丽,装扮入时,怎么写作友好和善,因而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
唐代诗歌对胡姬的容貌多有描述。如张祜《白鼻騧》:“为底胡姬酒,长来白鼻騧。摘莲抛水上,郎意在浮花。” [2]李白诗中也曾多次提到胡姬。如《前有樽酒行二首》之二云:“琴奏龙门之绿桐,玉壶美酒清若空。催弦拂柱与君饮,看朱成碧颜始红。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笑春风,舞罗衣,君今不醉将安归!”[3]又如《白鼻騧》诗云:“银鞍白鼻騧,绿地障泥锦。细雨春风花落时,挥鞭直就胡姬饮。”[4]“当时长安,此辈以歌舞侍酒为生之胡姬亦复不少。”[5]
胡姬能歌善舞,在琵琶、胡琴、筚篥、箜篌等极具西域风格的乐器伴奏下尽兴表演。唐代士人为此吸引,纷纷将胡姬写入诗歌。如章孝标《少年行》:“落日胡姬楼上饮,风吹箫管满楼闻。”[6]王维《过崔驸马山池》:“画楼吹笛妓,金碗酒家胡。”[7]贺朝《赠酒店胡姬》:“胡姬春酒店,弦管夜锵锵。红毾铺新月,貂裘坐薄霜。玉盘初鲙鲤,金鼎正烹羊。上客无劳散,听歌乐世娘。”[8]这首诗不仅描写了胡姬的多才多艺,可贵的是,更记录下唐朝胡姬酒肆里人们聚会的情景。对于她们的歌舞技艺,李白也有描述:“书秃千兔毫,诗裁两牛腰。笔踪起龙虎,舞袖拂云霄。双歌二胡姬,更奏远清朝。举酒挑朔雪,从君不相饶。”(《醉后赠王历阳》)[9]又有《少年行二首》之二云:“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10]诗中的“金市”是指长安西市,为胡商聚集地。
长安青门附近的酒家胡当时比较有名,常作亲友送别之所。如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之一云:“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临当上马时,我独与君言。风吹芳兰折,日没鸟雀喧。举手指飞鸿,此情难具论。同归无早晚,颍水有清源。” [11]岑参的两首送别诗也都提到了青门一地:“送君系马青门口,胡姬垆头劝君酒。为问太原贤主人,春来更有新诗否。”(《送宇文南金放后归太原寓居因呈太原郝主簿》)[12]“青门金锁平旦开,城头日出使车回。青门柳枝正堪折,路傍一日几人别。东出青门路不穷,驿楼官树灞陵东。花扑征衣看似绣,云随去马色疑骢。胡姬酒垆日未午,丝绳玉缸酒如乳。”(《青门歌·送东台张判官》)[13]酒家胡还有一便利之处,就是可欠账。王绩嗜酒,在其《过酒家五首》之五中写到:“有客须教饮,无钱可别沽。来时长道贳,惭愧酒家胡。” [14]他题壁的这家酒肆,就是由粟特胡人所经营。[15]
胡姬酒肆还被记录在了文人心情中。如温庭筠《赠袁司录》:“一朝辞满有心期,花发杨园雪压枝。刘尹故人谙往事,谢郎诸弟得新知。金钗醉就胡姬画,玉管闲留洛客吹。记得襄阳耆旧语,不堪风景岘山碑。” [16]又有元稹《赠崔元儒》一诗云:“殷勤夏口阮元瑜,二十年前旧饮徒。最爱轻欺杏园客,也曾辜负酒家胡。些些风景间犹在,事事颠狂老渐无。今日头盘三两掷,翠娥潜笑白髭须。” [17]边塞诗有杨凝《从军行》:“都尉出居延,强兵集五千。还将张博望,直救范祁连。汉卒悲箫鼓,胡姬湿采旃。如今意气尽,流泪挹流泉。” [18]温庭筠《敕勒歌塞北》也描述道:“敕勒金隤壁,阴山无岁华。帐外风飘雪,营前月照沙。羌儿吹玉管,胡姬踏锦花。却笑江南客,梅落不归家。”[19]

二、 酒中之“胡风”

“有唐一代,西域酒在长安亦甚流行。唐初有高昌之蒲萄酒,其后有波斯之三勒浆,又有龙膏酒,大约亦出于波斯。俱为时人所称美。”[20]“蒲萄酒”即葡萄酒。②由于酿酒技术传到唐朝以及胡人来中原开酒店,葡萄酒、三勒浆等源自西域的酒类开始为唐人所享用。王绩赞美胡人酿酒之出色,写诗有云:“竹叶连糟翠,蒲萄带曲红。相逢不令尽,别后为谁空?”[21]诗句中色泽呈红的葡萄酒便是酒家胡的佳酿。唐太宗时大臣魏征向西胡人学习酿酒之法,制成的美酒用金瓮贮存十年,味道已非寻常。唐太宗就曾写诗称赞道:“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败。”[22]据陈寅恪先生考证,“自汉至唐,吾国产名酒之地多是中亚胡族聚居区域”。[23]
“西域如大宛、龟兹诸国之葡萄酒,汉魏以来,中国即已知之。唯在中土用西域法仿制之西域酒,要当始于太宗耳。” [24]高昌葡萄酒在唐太宗平定高昌后开始引入中国。《册府元龟》记载了此事:“及破高昌,收马乳蒲桃实于苑中种之,并得其酒法。帝自损益,造酒成凡有八色,芳辛酷烈,味兼缇盎。既颁赐群臣,京师始识其味。”[25]“蒲桃”亦指葡萄,“马乳”表明葡萄形状。葡萄酒的制作工艺到了内地后,由此产生一种新型工业,即葡萄酒酿造工业,马乳葡萄作为其原料,占有重要地位。马乳葡萄最早传入唐朝的时间,是在贞观二十一年(647)春,由突厥叶护可汗向唐皇进贡。[26]到唐代后期,中原一些地方,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工业已成一定规模。位于山西西北部的太原地区每年都要向朝廷进贡大量美味葡萄酒。[27]唐朝诗人刘禹锡的《葡萄歌》记录了一位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县境)人之语:“马乳带轻霜,龙鳞矅初旭。有客汾阴至,临堂瞪双目。自言我晋人,种此如种玉。酿之成美酒,令人饮不足。为君持一斗,往取凉州牧。”[28]干旱的陇右道当时也广泛栽种葡萄。[29]杜甫在秦州看见“一县蒲萄熟,秋山苜蓿多”,可见陇右一带葡萄种植的兴盛。[30]
美酒伴美器。唐代,葡萄还不是很普通的水果,葡萄酒也仍是珍贵的饮料。如

摘自:硕士论文答辩www.udooo.com

同唐代诗句“葡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31]“蒲萄美酒夜光杯”里的“金叵罗”和“夜光杯”一样,[32]在非正式的杨贵妃传记中所提到用来盛放葡萄酒的“玻璃七宝杯” (“妃持玻璃七宝杯,酌西凉葡萄酒”)也是一种贵重的器皿。[33]这些奢侈的酒具正是映衬出了当时葡萄酒的名贵。
此外,唐代明显带“胡化”风味的酒还有石榴酒,以及用郁金香来调味的酒,等等。用西域传来的水果石榴酿制的石榴酒是当时的名酒。乔知之《倡女行》云:“石榴酒,葡萄浆。兰桂芳,茱萸香。”[34]诗中的葡萄酒、石榴酒均属果酒,这类酒的传播开始改变中原人民以往只饮用粮食酒的习惯。[35]郁金香的起源地在波斯附近和印度西北的地区,由中世纪传入中国。[36]郁金香香粉在唐代既是一种治疗内毒的药物,又可作为香料来使用。某些酒就是用郁金香来调味。如李白《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37]这里,诗人还用“琥珀”来比喻酒的颜色。
唐朝的琥珀从波斯输入,像这样一种外来事物写入唐诗中并作为对酒的描述,杜甫也曾有诗云:“春酒杯浓琥珀薄,冰浆碗碧玛瑙寒。”[38]诗中的“琥珀”和“玛瑙”在当时均是由西方输入。张说《城南亭作》也有类似的比方:“北堂珍重琥珀酒,庭前列肆茱萸席。”[39]更有甚者,采用转喻的方法,直接用“琥珀”来指代“酒”,这正是李贺《将进酒》中的诗句:“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40]

三、“胡风”酒具

唐代,西亚兽首玛瑙角杯、波斯萨珊式的银多曲长杯、中亚粟特的金银带把杯、萨珊凸圈纹玻璃杯,以及流行于拜占庭地区的银高足杯等器皿也传到中国。[41]1970年10月陕西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了唐代来自西方造型的镶金兽首玛瑙杯,今为陕西历史博物馆藏。此物造型独特,源于一种在西方被称为“来通”(rhyton)的酒具。[42]使用时将杯子的金塞卸下,从流口处饮用杯中之酒。这种造型的酒具在中亚、西亚,特别是萨珊波斯的工艺美术中十分常见。是至今所见的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也是世界同类器物中最精美的一件,为国之瑰宝。
外来物品不光满足了贵族的奢华享受,也引起了仿制的兴趣。1963年陕西西安市沙坡村窖出土了唐代酒具“狩猎纹高足银杯”和“莲瓣花鸟纹高足银杯”。狩猎纹高足银杯“具有西方高足杯特点,但纹饰中的人物服饰是唐代风格,说明当时西方造型的金银器已逐渐中国化”。[43]另一件莲瓣花鸟纹高足银杯的“杯体呈碗形,腹部较深,高足上部有托盘,中部有‘算盘珠’式的节,足底为花瓣形,纹饰装饰面以九瓣划分等作法在中国传统的杯类器具中少见,明显受西方金银器的影响”。[44]李贺诗句“铜驼酒熟烘明胶”(《许公子郑姬歌》)中的“铜驼”是指一种骆驼形状的酒坛,从这一形状上,也可窥见唐代酒具的胡化色彩。[45]
陕西富平县唐代房陵大长公主墓壁画,绘有七位侍女手持带把壶、高足杯、多曲长杯等各种外来器物侍奉贵族的场景,其中手持高足杯的侍女用手指掐住杯足的姿势也模仿着异邦情调。[46]
唐代还有一种被称作“叵罗”的酒器,从西域传入,制作奇异精巧,用金制造便为“金叵罗”。[47]“叵罗”系音泽,一作“颇罗”。[48]李白《对酒》诗中的“葡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便是咏此酒具。[49]唐显庆二年(658)12月,吐番赞普献贡礼“金颇罗”给唐朝皇帝。[50]而且据记载在唐上元二年(761),龟兹王也曾“献银颇罗,赐帛以答之”。[51]但叵罗究竟具体指何物,尚未得知。
有一部托名西汉人东方朔所作,名为《海内十洲记》的书记载了周穆王时,西胡献“夜光常满杯”的典故。其中提到的“夜光常满杯”,“杯受三升”,“是白玉之精,光明夜照。冥夕,出杯于中庭以向天,比明而水汁已满于杯中也。汁甘而香美,斯实灵人之器。” [52]王翰所作名句“葡萄美酒夜光杯”中的“夜光杯”便是此类物品。
在唐代酒宴上,有一种用来行酒令的“酒胡子”,又称“指巡胡”,这种酒具多为木刻,其形貌如胡人,碧眼虬发,上轻下重,扳倒后能自动竖立,类似于后世所称的“不倒翁”。将此物置放于盘中,令其旋转,当旋转停止时,“酒胡子”手所指向的坐席上的某位宾客,或是在其所背向或倾倒方向的那一位,此人便须依酒令而饮罚酒。[53]“酒胡子”在酒席上逗乐解颐,常博得人们的欢笑。元稹诗“遣闷多凭酒,公心只仰胡。挺身唯直指,无意独欺愚”便在写“酒胡子”。[54]唐人卢注“举进士,二十上不第”,寄《酒胡子》以寓,诗中夹杂着大量对“酒胡子”的描述:“同心相遇思同欢,擎出酒胡当玉盘。盘中臲卼不自定,四座清宾注意看。可亦不在心,否亦不在面,徇客随时自圆转。酒胡五藏属他人,十分亦是无情劝。尔不耕,亦不饥。尔不蚕,亦有衣。有眼不能分黼黻,有口不能明是非。鼻何尖,眼何碧,仪形本非天地力。雕镌匠意苦多端,翠帽朱衫巧妆饰。”以及“酒胡一滴不入眼,空令酒胡名酒胡。” [55]此“酒胡子”因形貌奇还被“遣唐使”携往日本而流传。[56]唐末徐夤、卢注均写有《酒胡子》诗,他们的作品表明在唐末、五代时,“酒胡子”仍然流行。

四、 结 语

如果没有留传至今的大量文献史料以及宝贵的考古发现,当时唐朝与西方交往的诸多细节便无从所得。得益于“胡风”的唐代酒文化像是一面镜子,通过汉民族对西方酒文化的欢迎和接受,不仅让我们惊叹唐人身上所折射出来的“大唐气象”,更在某种程度上显现了多元文化的价值和内涵。饮食文化的开放,能显示出那个时代社会的开放,正因社会如此的慷慨包容,这里的文化才能博采众长。很难想象,要是没有同其他民族在文化上的互融,中原的酒文化将会是怎样的单调贫乏。一个民族在其发展历程中,可能会在很多方面借鉴外来文明。若在同化异质文化,让自身得到发展的同时,又能使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会被同化,那么,这样一个开放的民族才会获得真正长久的进步,并一直延展开来。注释:
①“胡姬”是指西方或北方的,很可能属于伊朗血统的美丽姑娘,“姬”在唐代多指“高级”。
②“葡萄酒”亦作蒲陶酒、蒲萄酒、蒲桃酒。
参考文献:
[1]臧荣、王宏凯:《中国全史·中国隋唐五代习俗史》,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2页。
[2][4]张祜:《白鼻騧》,《全唐诗》第15册,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83

3、1709页。

[3][9][10][11]李白:《前有樽酒行二首》《醉后赠王历阳》《少年行二首》《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全唐诗》第5册,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685-168

6、1758、1708-1709、1797页。

[5][20][24][25]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38、50、50、50页。
[6]章孝标:《少年行》,《全唐诗》第15册,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756页。
[7]王维:《过崔驸马山池》,《全唐诗》第4册,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274页。
[8]贺朝:《赠酒店胡姬》,《全唐诗》第4册,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181页。
[12][13]岑参:《送宇文南金放后归太原寓居因呈太原郝主簿》《青门歌·送东台张判官》,《全唐诗》第6册,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060-206

1、2052页。

[14][21]王绩:《过酒家五首》,《全唐诗》第2册,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8

4、484页。

[15]葛承雍:《唐韵胡音与外来文明》,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7页。
[16][19]温庭筠:《赠袁司录》《敕勒歌塞北》,《全唐诗》第17册,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6718-6719、6712页。
[17]元稹:《赠崔元儒》,《全唐诗》第12册,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581页.
[18]杨凝:《从军行》,《全唐诗》第9册,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299页.
[22]唐太宗:《赐魏征诗》,《全唐诗》第1册,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0页。
[23]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76页。
[26][27][29][33][36][42][48][50][51](美)爱德华·谢弗:《唐代的外来文明》,吴玉贵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4、195、194、375、172-17

3、289、395、316、316页。

[28]刘禹锡:

源于:论文格式模板www.udooo.com

《葡萄歌》,《全唐诗》第11册,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963页。
[30][38]杜甫:《寓目》《郑驸马宅宴洞中》,《全唐诗》第7册,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420、2390-2391页。
[31][37][49]李白:《对酒》《客中行》,《全唐诗》第6册,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88

1、1842、1881页。

[32]王翰:《凉州词二首》之

一、《全唐诗》第5册,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605页。

[34]乔知之:《倡女行》,《全唐诗》第3册,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876页。
[35]吴松弟:《中国移民史》(第三卷),福建出版社1997年版,第184-185页。
[39]张说:《城南亭作》,《全唐诗》第3册,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940页。
[40][45]李贺:《将进酒》《许公子郑姬歌》,《全唐诗》第12册,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43

4、4435页。

[41][43][44][46]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第三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5、31

4、3165-66页。

[47][53][56]徐连达:《唐朝文化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25-2

6、26页。

[52]朱士英、李家宏:《中国酒文化辞典》,黄山书社1990年版,第308页。
[55]卢注:《酒胡子》,《全唐诗》第22册,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8721页。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