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医药学 >> 药物管理 >高血压患者丙泊酚和七氟醚深麻醉下拔管临床观察

高血压患者丙泊酚和七氟醚深麻醉下拔管临床观察

收藏本文 2024-02-21 点赞:22330 浏览:9703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高血压患者的麻醉必须在血压平稳下进行,而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心血管调节能力低下,在麻醉期间容易发生意外,而在深麻醉下拔管可避免剧烈波动,从而降低了心脑血管等意外情况的发生。本研究分别以丙泊酚和七氟醚麻醉为研究,观察高血压患者在深麻下拔管心血管的变化以及并发症等,旨在探讨出麻醉拔管的最佳方法。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8~2011年收治高血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共66例,排除患有严重心、肝、肺、肾疾病者,其中男38例,女26例,年龄57~72岁,均属ASA Ⅰ~Ⅱ级;将其随机分为A组(七氟醚)和B组(丙泊酚),两组年龄、体重、病情等一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麻醉方法:术前患者的血压控制在150/90mmHg以下。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及监测生命体征;采用静吸复合全麻和硬膜外阻滞麻醉,相应部位穿刺并留置硬膜外导管,注5ml 1.5%利多卡因试验,待测到阻滞平面后,依次的静注0.05mg/kg、2~3μg/kg、顺阿曲库铵0.15mg/kg、丙泊酚1.5mg/kg诱导气管插管[1],术中持续给予泵入丙泊酚3~4mg/kg/小时,吸入1%~2%浓度的七氟醚,间断静注顺阿曲库铵以维持肌松,手术开始前10分钟硬膜外追加10ml 1.5%的利多卡因,手术开始后每小时追加5ml,术后直接接镇痛泵。手术关腹前再追加一次肌松药,然后继续泵七氟醚(丙泊酚)。待导管吸痰时患者没有明显的呛咳,恢复自主呼吸达到拔管指征(即患者自主呼吸逐渐恢复规律,次数≥12次/分,VT≥5mL/kg,吸空气SpO2>95%[2])后可停药,然后清理呼吸道、拔管,给氧。
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给药到睫毛反射消失的时间以及行气管插管的时间,手术时间,麻醉下拔管时心血管变化情况及并发症,麻醉苏醒的时间;监测并记录入室前、入室5分钟、诱导前、插管前、插管中以及插管后SBP、DBP、HR、SpO2情况。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拔管前后及苏醒过程中的血液动力学平稳;A组在气管拔管后5分钟时血压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苏醒时间较B组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出现了多例舌后坠患者,A组出现了1例支气管痉挛、1例烦躁患者。见表1。
讨论
七氟醚、丙泊酚均是全麻药中有代表性的药物。七氟醚是一种新型吸入型全身麻醉剂,它血/气分配系数低,诱导及苏醒快,对呼吸道刺激小,不增加心肌对于儿茶酚胺敏感性,在面罩下可以快速吸入、诱导。而七氟醚对于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呼吸系统抑制作用与异氟醚相近,一般剂量不会引起心功能的抑制,能够安全用于老年人的麻醉。而丙泊酚是一种快速短效的静脉全麻药,其具有麻效强、起效快、体内消除快、苏醒迅速且平稳、不良反应少、持续输注后无蓄积等特点,但有较强的呼吸循环抑制作用,而且还具有降低交感神经活性的作用,这主要与注射速度和剂量有关[3]。
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代偿能力下降,如果在清醒状态下拔管,即使在良好镇痛下也会由于强烈的刺激发生血压、心率剧烈波动。所以在手术结束时肌松监测TOF比率(T4/T1)>75%,可停用和七氟醚或丙泊酚,转为泵入丙泊酚或七氟醚,待达到拔管指征方可拔管。
本研究结果显示拔管后七氟醚苏醒的时间明显慢于丙泊酚,这和深麻醉拔管后患者的通气量相有关,而影响了七氟醚从肺内的排出。高血压患者无论是在丙泊酚或是七氟醚的深麻醉下拔菅都可有效的消除拔管时引起的心血管反应,而且麻醉效果稳定,但丙泊酚可保持血压及心率的平稳,要注意注射速度及计量。
参考文献
1徐启明.临床麻醉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4.
2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37.
3鲍杨,史东平,封卫征.全麻

源于:硕士论文www.udooo.com

苏醒期患者躁动的研究进展[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183.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