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医学 >> 医学翻译 >流式NKT细胞在李斯特菌L型感染小鼠模型中免疫应答

流式NKT细胞在李斯特菌L型感染小鼠模型中免疫应答

收藏本文 2024-04-02 点赞:30244 浏览:13569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目的:自然杀伤T细胞(Natural killer T cells, NKT细胞)是一类介导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免疫细胞,在抗胞内菌的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能通过识别APC表面CD1d提呈的糖脂类抗原(脂类抗原为主)而被活化,进而发挥作用。细菌在体内外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可发生细胞壁缺失,变异成为细菌L型,导致含有较多脂质成分的细胞膜外露,由此我们推想,与野生型相比细菌L型是否能更有效的活化NKT细胞?目前国内外已有许多关于活化后的NKT细胞对细菌的非特异性应答和特异性应答的探讨,但关于活化后的NKT细胞对细菌L型的应答探讨还很少。由此,我们选用一种兼性胞内寄生菌,即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 LM),用青霉素诱导其成为L型,并通过尾静脉注射感染C57BL/6小鼠,分别建立野生型和L型感染的动物模型,通过检测感染小鼠肝脏和脾脏中野生型和L型细菌数(Colony-Forming Units, CFU)观察小鼠免疫系统对李斯特菌L型和野生型清除能力的差别;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LM野生型和L型感染小鼠后不同时间点肝、脾中NKT细胞的活化比例及绝对数,探讨细菌L型对NKT细胞的活化与野生型的差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量不同模型中IFN-γ和IL-4在血清中的含量,比较LM及其L型感染小鼠后体内细胞因子分泌量的区别。策略:1.用青霉素诱导LM成为L型,调整野生型和L型LM的终浓度为2×105CFU/ml;2.通过比较几种分离策略对肝脏淋巴细胞、NKT、NK细胞比例和细胞绝对数的影响,明确不同肝脏淋巴细胞分离法的适用范围;3.分别用PBS、野生型和L型LM0.2ml尾静脉注射感染C57BL/6小鼠,建立动物感染模型,每组4只;4.感染后第3天无菌分离肝脏和脾脏,检测各组肝脏和脾脏中LM野生型和L型的CFU;5.感染后第1、3天分别分离小鼠肝脏和脾脏的淋巴细胞,采取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小鼠肝脏和脾脏淋巴细胞中CD3+NK1.1+NKT、CD3+NK1.1+CD4+NKT、CD3-NK1.1+NK细胞的比例及绝对数;6.摘眼球获取各组小鼠的外周血,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IFN-γ和IL-4的含量。结果:1.经过青霉素纸片法诱导获得L型LM,在L型培养基中形成油煎蛋样菌落,革兰染色见部分细菌由革兰阳性转变为革兰阴性,呈多形性;细胞壁染色见细胞壁缺失所致菌体内浓染;2.小鼠肝脏淋巴细胞分离策略中,肝脏的预处理会影响淋巴细胞的获取率,不放血法获得的总淋巴细胞绝对数、T细胞比例和绝对数最高;摘眼球放血结合体循环灌流法获得的总淋巴细胞比例最高;摘眼球放血法获得的CD3+NK1.1+NKT、CD3-NK1.1+NK细胞比例最高。同时,不同的Percoll分离策略也影响各种淋巴细胞的获取,非连续密度梯度法(33%+70%Percoll)获得的淋巴细胞、T细胞、CD3+NK1.1+NKT、CD3-NK1.1+NK细胞比例均高于33%组;3.L型感染组小鼠在感染后第3天肝脏和脾脏的L型CFU数均显著低于野生型感染组;4.在感染后的第1天和第3天,比较小鼠肝脏淋巴细胞中的CD3+NK1.1+NKT、CD3+NK1.1+CD4+NKT、CD3-NK1.1+NK细胞的比例和绝对数发现,L型感染组的上面陈述的细胞均高于野生型感染组;2个感染组的上面陈述的细胞中,除了第1天CD3+NK1.1+CD4+NKT细胞的比例外,其它细胞各项数值均高于未感染组;其中CD3+NK1.1+NKT、CD3-NK1.1+NK细胞的比例和绝对数在第3天较第1天略有下降,野生型和L型感染组CD3+NK1.1+CD4+NKT的绝对数在第1天和第3天均升高,而第3天较第1天下降,但其比例在L型组中第3天升高,野生型组在第1天下降,第3天升高。5.比较小鼠脾脏内CD3+NK1.1+NKT和CD3-NK1.1+NK细胞比例和绝对数,发现L型组均高于野生型组,而且2个感染组均高于未感染组,与肝脏中不同的是这2种细胞的比例和绝对数在第3天均高于第1天。与未感染组相比,2个感染组小鼠脾脏中CD3+NK1.1+CD4+NKT细胞的比例在感染后第1天时升高,第3天较未感染组低,但是其绝对数在第1和第3天均高于未感染组。L型感染组在感染第1天CD3+NK1.1+CD4+NKT细胞比例高于,但是在第3天却低于野生型组,而细胞绝对数却均高于野生型组。6.ELISA检测感染小鼠外周血分泌的IFN-γ和IL-4的分泌情况,结果显示随着感染时间的增加,血清中IFN-γ水平不断增加,且L型组高于野生型;而随着感染时间的增加,血清中的IL-4水平先增加后降低,且L型组比野生型组更低。结论:1.采取摘眼球放血结合心脏灌流的策略获得肝脏单个核细胞悬液,然后采取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淋巴细胞,可获得较大比例的肝脏淋巴细胞及其亚群。2.在小鼠的肝脏和脾脏中,感染的李斯特菌L型比野生型更容易被清除。3.李斯特菌L型能更有效的刺激CD3+NK1.1+NKT、CD3+NK1.1+CD4+NKT、CD3-NK1.1+NK细胞的增殖,这可能是细菌L型更容易被清除的理由之一。4.肝脏作为固有免疫器官,在抗李斯特菌及其L型感染的非特异性免疫历程中,肝脏中的NKT和NK细胞在感染早期发挥作用的高峰比在脾脏更早。5.在抗李斯特菌及其L型感染中,肝脏中活化后的CD3+NK1.1+NKT细胞可能以CD3+NK1.1+CD4+NKT亚群发挥主要作用,而脾脏中则以CD3+NK1.1+CD4-NKT为主。6.与李斯特菌野生型相比,L型感染能诱发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更多的IFN-γ发挥抗感染作用。关键词:NKT论文NK论文LM论文L型论文流式细胞术论文

    中文摘要5-7

    英文摘要7-10

    引言10-13

    材料与策略13-21

    结果21-38

    讨论38-41

    结论41-42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