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医院管理 >> 医院行政管理 >谈谈预防麻醉后痛觉过敏临床

谈谈预防麻醉后痛觉过敏临床

收藏本文 2024-03-03 点赞:3924 浏览:1136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目的 探讨用于预防麻醉后痛觉过敏的效果。 方法 将80例腹腔镜下胆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手术结束后静脉注射瑞用于预防麻醉后痛觉过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 结果 观察组拨管后15 min和拔管后30 min口述疼痛评分(VRS评分)均降低,低于刚拔管时,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 h和4 h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作为预防麻醉后痛觉过敏的镇痛药物,效果理想,且镇静作用对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以及情绪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痛觉过敏
[]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6(a)-0093-02
的商品名称叫瑞捷,有效成分为盐酸。作为一种新型的阿片受体激动麻醉药物,其见效快,能在1 min内达到血脑平衡,维持时间也短,需持续给药才能维持镇痛效果,且疼痛效果和产生的副作用与剂量密切相关,因此在临床全麻诱导手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的副作用主要是恶心、呕吐、心动过缓以及呼吸抑制等,目前有研究表明,长时间或大剂量使用停药后会诱发患者对痛觉过敏[3]。是阿片受体混合型激动拮抗剂,临床中常作为缓解疼痛的药物使用,本文通过回顾80例患者麻醉后疼痛程度,研究对停药后导致痛觉过敏的作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2010年5月~2011年4月进行腹腔镜下胆道手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医院委员会通过,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观察组在手术结束开始使用,年龄28~60岁,平均(45.1±9.3)岁,体重47~78 kg,平均(59.4±14.8)kg;对照组手术结束后未给予治疗,年龄27~65岁,平均(46.1±11.2)岁,体重44~75 kg,平均(58.3±13.9)kg。两组患者年龄、体重、麻醉持续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有阿片类药物大量使用经历者以及有精神类疾病的患者,所有患者心、肺、肾、肝等重要脏器正常无异常。

1.2 麻醉镇痛方法

两组患者在术前30 min均常规肌内注射阿托品0.5 mg和钠100 mg,进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道,上好监护仪,密切监测血压心率等重要指标。全麻诱导方法:静脉注射、丙泊酚、、维库溴铵,用量分别为每千克体重0.05 mg、1.5~2.0 mg、1.0

源于:论文写作www.udooo.com

~1.5 μg、0.1 mg。麻醉维持方法:维库溴铵按每半小时每千克体重0.02 mg间歇静脉推注,丙泊酚的用量以维持血压和心率在正常值上下20%左右范围内为准,以每分钟每千克体重0.4 μg作为麻醉维持剂量。丙泊酚持续应用到手术缝皮时即停用,持续静脉输入到手术结束。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冲洗引流时静脉注射每千克体重0.02 mg[4]。手术结束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指标和神志恢复情况,待患者神志基本恢复,能回应医护人员的呼叫后即可拔除气管。

1.3 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在术后气管拔管时、拔管后15 min、拔管后30 min 3个时间点的口述疼痛评分(VRS评分)。以及在拔管后2、4、8 h 3个时间点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来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感觉程度。评分均以0~10分来表示疼痛的严重级别(0分表示无疼痛,10分疼痛难以忍受)。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发生呼吸抑制、酣睡、疲倦、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次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独立样本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重复测量的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拔管后半小时内VRS评分比较

对照组拔管时、拔管后15 min和拔管后30 min VRS评分均处于高水平,而观察组拔管后15 min和拔管后30 min VRS评分均降低,低于刚拔管时(P < 0.05)。且观察组拔管后15 min和拔管后30 min V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证明对疼痛有明显的缓解作用。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拔管后半小时内VRS评分比较(分,x±s)
注:与组内拔管时比较,*P < 0.05;与对照组比较,#P < 0.05

2.2 两组拔管后8 h内VAS评分比较

对照组2 h和4 h VAS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8 h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表2 两组拔管后8 h内VAS评分比较(分,x±s)
注:与对照组比较,*P < 0.05

2.3 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呼吸抑制1例,恶心呕吐2例,疲倦1例,观察组呼吸抑制1例,恶心呕吐2例,疲倦2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是一种类μ型阿片受体激动剂,在临床中常用于吸入性全麻和维持麻醉过程中的镇痛效果,其镇痛效果与使用的剂量大小呈正相关关系。能迅速被血液和细胞组织中的水溶解,因此见效时间快,但作用时间短,需持续不间断给药,才能维持麻醉效果,停药后很快就失去效果。作为一种超短效的阿片类麻醉药物,的半衰期只有几分钟,停药后很快就完全分解经尿液排出体外,对身体无明显的不良影响,因此在临床手术的全身麻醉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5]。但临床经验表明,大剂量或长时间的静脉输入,在停药后,患者有严重的痛觉过敏现象发生。这种痛觉过敏的产生原因复杂,目前还未有明确的说法来解释导致痛觉过敏的原因。推测可能与的作用过程有关,通过与身体中的α-1-酸性糖蛋白相结合,激活多种μ受体,来达到麻醉镇痛的目的。但麻醉结束后,这些激活的μ受体失去了对其的继续作用,而身体神经系统中重要的兴奋型N--D-天冬氨酸受体(NMDA)被激活,产生大量对疼痛敏感的脊髓强啡肽等,机体因此产生了自然的反馈性调节,从而产生痛觉过敏[6]。

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致谢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