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政府经济学 >近十年贵州省人口空间变化与经济成因

近十年贵州省人口空间变化与经济成因

收藏本文 2024-02-01 点赞:14103 浏览:5917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研究区域人口空间演变,揭示空间演变规律,对于制定合理的区域人口和发展政策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2000、2010年贵州省人口普查资料,结合近十年来贵州省统计年鉴,对贵州省人口分布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得出人口空间演变特征,并结合影响区域人口空间分布的经济因子进行解释,认为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经济政策是造成贵州省人口空间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 人口空间变化经济成因贵州
一定时期内人口总规模停止增长或减少,标志着区域人口向外迁移,劳动力要素净流出,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将产生重大影响。根据贵州省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2010年普查总人口3474.65万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净减少50.12万人,成为全国六个人口净减少的省级行政区域之一。研究贵州省十年来人口空间过程及成因,对探索未来中国人口净减少区域的人口空间过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是调整省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基础性研究,具有前瞻性和必要性。

一、人口规模变化的空间差异

1、人口总量变化

“六普”与“五普”数据相比,人口负增长。2010年贵州省普查34746468人,与“五普”相比,减少501227人,减少1.42%,年平均递减0.14%。“六普”贵州省人口数量居全国第十九位,占全国人口比重从“五普”

2.78%降至“六普”的59%。

从省内各地(市、州)人口规模变化看,仅3个增加,6个减少。“六普”与“五普”相比,人口增长的为贵阳市(16.31%)、六盘水市(3.92%)、毕节市(3.31%),其余市(地、州)人口为负增长,其中人口减少最快的是黔南州(-9.48%)。贵州省人口空间分布不平衡现象更为突出。

2、人口密度变化

贵州省“五普”人口密度为200人/km2,“六普”降至197人/km2。人口净增长的3个市(地、州)人口密度增大,贵阳市人口密度由463人/km2增长到538人/km2,增长了16.20%,排第一位。黔南州人口密度由136人/km2减少到123人/km2,减少9.56%,减幅最快。黔东南州依然

源于:免费论文网www.udooo.com

是全省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人口密度由127人/km2减少到115人/km2。贵州省中部、西北部人口密度较高,北部、东部、南部人口密度较低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反而进一步加重。

二、县域人口规模空间变化

1、县域人口空间变化分析

根据2005年调整后的贵州省行政区划,全省共88个县(市、区)。由于2005年新增汇川区,在分析时将汇川区“五普”数据按2005年所划行政范围从红花岗区与遵义县数据中提取。从本文实际分析出发,将贵阳市市辖区南明区、云岩区、花溪区、乌当区、小河区合并为贵阳市主城区,遵义市市辖区红花岗区、汇川区合并为遵义市主城区,将这两个主城区与其余80个县(市、区)作比较分析。从各县级区域看,贵州省人口数量、人口密度和人口增减情况的变化差异十分悬殊。
(1)人口总量变化。贵州省各县(市、区)按人口规模的大小可分为5个类型(表1)。“六普”与“五普”相比,从人口规模看,人口在30至100万区间的县(市、区)数量降低,降幅达26.79%;人口在10至30万区间的县(市、区)数量升高迅速,增幅达18.75%;人口大于100万和小于10万的县(市、区)数量无变化,所在区域基本不变,但两者所占全省人口比重差异进一步扩大。100万以上人口的县(市、区)从670.8万增加到756.8万人,比重由19.03%升至21.78%。小于10万人的仍是万山特区,人口由5.47万降至

4.79万,比重由0.16%降至0.14%。

从人口规模分布上看(图1),贵州省中部、西北部人口规模较大,东北部、东部、南部人口规模较小。“五普”以正安—遵义—织金—六枝—盘县—兴义为线,该线以东、以南除贵阳市主城区、思南县、松桃县外人口均小于50万人,以西除赤水市、金沙县、钟山区外人口均大于50万人。“六普”以桐梓—遵义—织金—盘县—兴义为线,该线以东、以南除贵阳市主城区外人口均小于50万人,以西除赤水市外人口均大于50万人。与“六普”相比,“五普”时期人口规模较高的六枝特区、正安县、思南县、松桃县人口等级降低,而钟山区、金沙县人口等级升高。50万人口规模等级分界线有向西、西北偏移的趋势,即人口进一步向西、西北集聚。总之,贵州省人口分布的总体趋势是全省差异扩大,局部范围集中。
(2)人口密度变化。区域内部人口密度差异很大。“六普”时期人口密度最大的是钟山区,达1280人/km2,,其次是贵阳市主城区,达1263人/km2,(其中云岩区高达10233人/km2),而最小的荔波县,仅59人/km2,人口密度区域级差达,1221人/km2。
各县(市、区)按人口密度的大小可分为4种类型(表2)。“六普”与“五普”相比,省内各县(市、区)人口密度仅15个增加,67个减少,增长最快的是钟山区,减少最快的是天柱县。人口密度在100人/km2,等级范围的县(市、区)数量增加最多,增幅达71.43%,人口密度在100—199人/km2,等级范围的县(市、区)数量缩小最为厉害,减幅达1

4.29%。

从人口密度分布上看(图2),区域人口密度存在明显的西北、东南差异,即贵州省中部、西北部地区和中心城市人口密度较高,而东部、南部人口密度较低。两次普查期间,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的态势逐渐增强。将200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分布图对比发现,人口密集、较密地区向西北部扩展且集聚的趋势增强,“六普”仁怀—湄潭以南,遵义—贵阳—关岭以西,盘县—兴义以北县(市、区)人口密度均大于200人km2。人口稀疏区向东南部扩展且集聚趋势增强,“六普”施秉—锦屏以南,雷山—荔波以东人口密度均小于100人/km2。
(3)人口变动情况。按照人口增减情况及变动比率,将贵州省82个统计区域人口地域增长类型划分为3大类,4个亚类(表3)。从计算结果看,贵州省县域大范围呈现一种人口减少的态势。人口年均增长率主要集中在-2.742%~-0.746%之间,该等级范围的县(市、区)个数占总数的52.44%,年均增长率在-0.642%~-0.171%县(市、区)比重为25.61%,两者合计人口减少型县(市、区)比重达78.05%;仅有6.10%的县(市、区)人口均增长率较快,分别是贵阳主城区、遵义主城区、钟山区、铜仁市、威宁。
从图可以看出,人口增长型区域向区内中心城市和西北部集中,减少型区域向东部、南部集中,且极化效应明显。人口增长型县(市、区)共14个,Ⅰa人口快速集中型主要位于中心城市及人口原始规模较大区(威宁县);Ⅰb人口缓慢增长型主要位于次级中心城市和贵州省西北部。人口基本稳定型县(市、区)共4个,位于省中、西部地区。人口减少型县(市、区)共64个,Ⅲa缓慢减少型在西南、东南、黔中地区均有分布,Ⅲb快速减少型主要位于黔东、黔北、黔南地区。以仁怀—黔西—贵阳—线以西,水城—西秀以北区域人口基本稳定或呈增长趋势,该线以东、东南,除几个中心城市外,人口呈减少趋势。

2、县域人口空间变化特征

(1)人口中心向城市集中。从人口密度分布图(图2)可以看出,十年间全省人口密度大于300人/km2的地区多为区域经济中心,除都匀市外,各市(地、州)级行政中心所在地人口密度进一步增大。以贵阳市主城区云岩区为例,人口密度从7469人/km2增长到10233人/km2,增幅达37%。此外,除都匀市外,各市(地、州)级行政中心所在地均为人口增长型地域,其中贵阳市主城区十年间人口增加66.27万人,年均增长率2.49%。全省年均增长率最快的为钟山区,年均增长率达3.13%。这些中心城市的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且都具有行政中心的职能,为贵州省的人口高度密集区。人口密集区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关系,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分工更加专业化和社会化,怎么写作业加快发展,为城市提供了更多就业和教育的机会,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很强的吸引力,人口集聚加速。可见,贵州省人口有进一步向城市中心区集中的趋势。
(2)人口向能源工业发展较快的区域集中。从2000年到2010年,人口相对密

摘自:写毕业论文经典网站www.udooo.com

集区还有向西部、西北部进一步集中的趋势。从贵州省资源分布可以看出,这些地区是贵州省煤炭资源的集聚区,从1999年以来的西部大开发,贵州省工业领域重点发展煤化工、电力产业,建立了一批重点资源开发区,使得该区的资源优势得以转化为产业优势,促进了该区以煤化工、原材料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的发展,大量的人口迁移到这些地区或这些地区的外出务工人员减少,以满足该区生产的需要,使得人口向该地区集聚,如金沙、纳雍县等,十年间金沙县人口增长6.46万人,年均增幅达

1.23%。

(3)传统农业区域人口减少较快。从2000年到2010年,人口相对稀疏区与人口减少型地域都集中于东北部、东南部和南部地区。全省农业经济高水平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遵义市、铜仁地区,农业经济中水平区主要分布在黔东、黔南及黔西南的部分县(市、区)(但文红,2010),这与贵州省人口相对稀疏及人口减少型地域基本吻合。近十年来,由于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小型农机设备在贵州大面积的推广,促进了传统农区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加之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农业经济表现出规模化、专业化和市场化的特征,使得更多的劳动力从农业中解放出来。但这些地区第二、三产业发展较慢,不能有效吸引剩余劳动力,使得人口只能向其他区域迁移。以传统农业大县正安为例,十年间人口密度减少45人/km2,减幅达29.9%,人口净减少1

1.52万人,减幅达2.56%。人口减少最快的天柱县人口减幅达2.74%。

三、贵州省人口分布空间变化的经济成因

自然环境对于人口空间结构的长期塑造具有决定作用,而经济因素则在相对较短时期内影响人口分布。从贵州省可以看出,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与产业结构和就业机会的差异导致人口区内及区际间分布的变化。

1、经济规模

贵州省各县域的经济规模总量与人口空间变动有密切联系,人口规模影响人口分布状况。将经济规模总量变动的指标与人口变动指标进行分析发现,县域国内生产总值变动数、第二产业产值变动数、第三产业产值变动数与人口变动指标相关性较强(表4)。2000年全省各县国内生产总值与2000年各县人口密度的相关系数为0.574,2010年全省各县国内生产总值与2010年各县人口密度的相关系数为0.721,说明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该年人口密度相关性也较强,且近十年来相关性进一步增强。但分析也显示,人口变动与人均经济指标关系不密切。

2、产业结构

对县域人口规模空间变化的分析显示,贵州省人口向城市、工业发展较快的区域集中,传统农区人口减少较快。表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人口集聚的影响大。从表4的数据显示,第三产业产值变动量与人口变动量的相关系数达0.673,表明第三产业对人口的聚集有较强的正相关作用。其原因是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大,且进入门槛较低,很多行业适合于家庭个体经营,容易汇聚人口。作为行政中心所在地的城市,往往是各地区第三产业相对发达的区域,吸引劳动力的机会更多。
第二产业产值变动数对人口变动影响也较大。从表4的数据显示,第二产业产值变动量与人口变动量的相关系数达0.426,与人口增长率的相关系数达0.498,表明第二产业对人口的聚集有较强的正相关作用。其原因是近十年来,贵州省能源工业已成为全省第一支柱产业,贵州省成为了中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基地。电力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煤炭工业快速发展,发挥水火互济优势,延伸产业链,对劳动力的需求加大,吸引了更多的人口向该区域集聚。在西部自金沙县—大方县—纳雍县—钟山区—盘县—兴义市一线,形成贵州省能源—冶金工业产业带,以仁怀市—遵义县—遵义市主城区—息烽—县贵阳市主城区—清镇市一线,形成贵州省机械、电子、冶金、高技术产业带。这两个主要工业产业带总人口达1299.90万人,占贵州省总人口的37.41%。人口增长型地域中,有8个位于此工业产业带上,占全省人口增长型区域的57.14%。

3、经济政策

2000年以来,贵州省推行的社会经济发展政策,极大地刺激了全省县域人口分布的变化。2000年国家实施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贵州省提出以“西电东送”为重点的能源工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来抓,明确把贵州省建成南方重要能源基地的目标。2005年制定的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2010年制定的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及2010年我国制定的今后10年西部大开发领域都明确强调了两个重要发展方向:一是工业化带动战略,即进一步做强做大能源支柱产业,基本建成我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基地。充分发挥能源和矿产资源组合优势,加快把煤及煤化工、铝及铝加工、磷及磷化工培育成为新兴支柱产业。二是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发展黔中经济区,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全面强化中心城市的集聚与辐射能力,形成

源于:毕业设计论文网www.udooo.com

带动全省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带动二、三产业加快发展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城镇化与产业成长、新型工业化发展相融合,推进城镇化与农民变市民相结合。这些政策的实施,促进了人口向煤化工产业迅速发展地区和城市集中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四、基本结论

从五普到六普时期的人口普查数据可以看出,十年间贵州省人口净减少50.12万人,78.05%的县级行政单位人口净减少,对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产生较大影响。
贵州省人口空间分布呈现出向中心城市、省的中部、西北部集中趋势,而东部、南部地区人口进一步稀疏。
贵州省人口空间变化受到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经济政策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集聚经济效应,标志着贵州省劳动力要素不断向城市集聚,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初期与中期阶段。在现阶段贵州省实施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发展战略符合贵州的实际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张善余:人口地理学概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郭文炯、安祥生、王尚义:山西省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4(4).
[3] 李旭东:喀斯特高原山区人口空间结构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以贵州省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7.
[4] 李国平、陈秀欣:京津冀都市圈人口增长特征及其解释[J].地理研究,2011,32(6).
[5] 王桂新:中国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6] 但文红:石漠化地区人地和谐发展研究[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7] 王书国、段学军、姚士谋: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空间演变特征及动力机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16(4).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