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文化 >> 中国传统文化 >试述文化企业家文化价值偏好:决策模型和影响因素

试述文化企业家文化价值偏好:决策模型和影响因素

收藏本文 2024-03-03 点赞:10319 浏览:3721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收稿日期:2013101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12AZD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制度关系的创意产业文化、技术、经济的融合研究”(71173150);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创意产业链形成与发展研究” (NCET-12-0389);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系统科学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重大项目“文化企业家行为与创意产业发展研究”(XQ12A01)
作者简介:杨永忠(1968-),男,重庆秀山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化创意管理研究。Email: yangyongzhong116@163com
摘要:借鉴Throsby的艺术家决策模型,本文将文化企业家的决策目标界定为在不同的文化价值偏好下,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联合最大化。梳理出文化价值偏好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收入的多样性、收入水平、文化经验、声誉、目标市场和行业观念等,并利用中国表演艺术团体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入多样性、行业观念和目标市场对文化价值偏好有显著的正相关影响,而收入水平与文化价值偏好则呈现负相关,文化经验和声誉的影响尚不显著。
关键词:文化企业家;文化价值偏好;决策模型;影响因素
1000176X(2013)12008907
一、引言
现代企业家理论认为企业家的行为动机是复杂而且多元的,在关注经济激励的同时也开始考虑非经济激励的作用。Velthuis的研究表明,文化产业中的企业家往往承受着相比其他产业较低的盈利水平和更高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投资着不太适合作为单纯金融产品的文化艺术品[1],因此其决策行为明显受到非经济激励的影响。关于非经济激励的内在驱动因素,Swedberg的观点认为其来自建立文化帝国、抓住新奇或者完成计划的,特别是他认为文化企业家的精神就是追求能被欣赏的创新作品[2]。Netzer对非营利性文化组织进行了研究,他的观点是文化企业家期望得到非经济回报,比如消费性利益(企业生产出一些可供内部成员欣赏的文化产品和怎么写作)和个人地位等[3]。思罗斯比明确指出,作品的文化价值是文化创造者效用函数的一部分[4]。相关案例研究也表明[5-6],现实中的文化企业家通常也是文化爱好者或曾经的艺术家,出于审美(这种审美可能是为了确定消费市场的接受度或者满足自己的艺术趣味或追求)的需求,文化企业家通常在美感、历史感、象征作用等多个维度寻求高的评价,即追求产品的文化价值。可见,文化价值偏好是影响文化企业家行为和决策的重要因素。但文化价值偏好是如何影响文化企业家决策的,文化价值偏好的主要影响因素又是什么,目前尚缺乏系统的分析,特别是结合中国背景的分析。本文拟建立引入文化价值偏好的文化企业家决策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数据从理论和实证层面,进一步分析文化企业家的文化价值偏好的影响因素,最后得出相关结论和倡议。

二、引入文化价值偏好的文化企业家决策模型

1 基本模型
思罗斯比基于对艺术家行为的研究建立了一个决策模型[4]。其核心思想是将文化产品的价值分为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经济价值主要是通过产品在市场交易中的来体现,这种价值的评估又受到消费者主观偏好的影响;文化价值具有审美的、精神的、社会的、历史的、象征的和真实的等多种维度的特征,外在的文化准则和个人内在的鉴赏尺度都可能影响文化价值评估的标准[5]。艺术家决策的目标就是通过安排创意的合理投入,追求作品中两种价值的联合最大化。这里的创意代表着通过作者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对文化元素等具有象征作用的符号信息进行安排组合,进而通过物质载体(即文化产品的物质实体)的媒介作用被消费者接收、体验和理解并产生精神效应。
我们借鉴这一模型对文化企业家的决策行为进行分析,但值得注意的是:文化企业家为了企业存活发展和对利益相关者(比如股东)负责,必须要保证产品能实现一定的经济收入。因此,一般艺术家可以只追求作品的文化价值或艺术价值,而完全不考虑消费市场是否接受,但文化企业家的决策中必须要考虑产品的经济价值约束。
具体地说,文化企业家的价值最大化理由为一个线性规划理由:
考虑到必须满足Ve≥L,因此文化企业家的决策区间(曲线S与直线U的切点)为图中AB区间。其中,A点(λ=0)代表文化企业家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情况;B点代表在满足最小经济约束时追求文化价值最大化的情况。可以看出,文化价值偏好λ越大,企业越倾向于追求较高的文化价值和较低的经济价值(即越靠近B点);λ越小,越倾向于追求较低的文化价值和较高的经济价值(即越靠近A点)。

三、文化价值偏好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思罗斯比的模型中,文化价值偏好是一个外生变量,对影响文化价值偏好的相关因素尚缺乏系统分析。本文认为,短期内的文化价值偏好比较稳定,但文化价值偏好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现代文化企业特别是大型集团往往涉及多产业和多产品的文化生产经营活动,文化企业家在不同时期有可能表现出不同文化价值偏好的行为特征。通过对文化企业、文化企业家和艺术家的相关文献梳理,总结和提出以下有关文化企业家的文化价值偏好形成的一些主要影响因素:
1收入多样性
许多文化企业生产多种文化产品(比如大型集团可能同时经营电影、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等多种业务),或者可以从多种途径获得资金(比如政府补贴、私人赞助等),这意味着企业具有多样性的收入来源。这种收入多样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文化产品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带来的盈利风险和收入压力,使得企业家更加敢于尝试文化艺术创文化企业家的文化价值偏好:决策模型与影响因素相关论文由www.udooo.com收集新。特别是与市场经营活动相关性弱的补贴,可以抵消文化企业家对消费者可能抵制新创作作品的顾虑。例如Pompe等对美国交响乐团的研究表明,公共补贴的增加明显地推动了表演曲目的创新[7]。同时公共资金补贴的博物馆在购写艺术作品时通常会更多关注艺术价值[1]。可见,文化企业的收入多样性一般与文化企业家的文化价值偏好正相关。2收入水平
从需求层次的角度来看,个人收入或公司收入较低的文化企业家倾向于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来满足基本的存活和发展的需要,当收入达到或超过一定水平后,对文化价值的偏好就可能明显增加。Throsby的研究表明,艺术家在经济收入上升之后表现文化企业家的文化价值偏好:决策模型与影响因素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udooo.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出更倾向于投入艺术性工作的“工作偏好”特征[8]。而佛罗里达对包含文化企业在内创意阶层的调查研究发现,尽管收入水平不是文化工作者最看重的因素,但“收入不高”仍然会降低工作满意度,这最终会影响创意能力的投入并导致文化价值偏好的降低[9]。可见,一定的收入水平(比如达到同等年龄和教育水平的非文化产业工作者收入的平均水平)至少是文化价值偏好的保健因素。在满足一定的经济条件后,文化企业家的收入水平与其文化价值偏好将更多地呈现正相关。
3文化经验
具有较多文化经验的文化企业家往往表现出更高的文化价值偏好。这里的文化经验主要是指接触或从事文化行业的时间。从Netzer的研究可以发现,文化企业家往往也是自己产品的消费者,这种消费本身就是企业家效用的一部分来源[3]。Levy-Garboua和Montmarquette论证了一般消费者通过不断消费文化产品而进一步提高了对文化消费的偏好[10],与之类似,消费经验的积累可能导致企业家文化价值偏好的增加。同时,那些原本就是艺术家或文化爱好者的文化企业家往往具有一定的艺术抱负,比没有文化艺术背景的普通经理人具有更高的文化价值偏好。Bryant和Throsby对艺术工作者的实证研究也发现,文化企业家的从业经验与其创意产出(这里指富含文化价值的艺术作品产出)正相关[11]。
4声誉
声誉包括来自同行或文化专家的评估、获得的奖项或消费者口碑等,可以是针对企业家个人、团队或者其产品。由于文化产品是“经验商品”[12],其价值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建构的,所以文化企业家的声誉作为一种象征资本赋予文化产品价值,也能起到质量证书的作用。而在累积声誉的过程中,Bourdieu指出,最重要的是要向文化界发出他们对短期经济利益不感兴趣而更在乎产品本身的信号[13]。因此文化企业家在迎合市场口味的同时,也要追求文化价值,以便通过专家评估来建立声誉。可以合理推断,具有更高声誉的文化企业家拥有更高的文化价值偏好。
5目标市场
Bourdieu提出过一种广为接受的文化市场分类,其中包括以大量观众业已存在的需求为导向的大规模市场和以由同类文化专家、评论家和发烧友等数量有限的专业人士构成的观众的预约为导向的小规模市场[13]。在前一种市场,文化企业家的任务更多地是满足追求新奇但又缺乏耐心和深刻文化理解能力的尝鲜型的消费者。在后一种市场,文化企业家则受到苛刻的要求,必须使自己的产品富有新意、艺术美感或历史感。受到不同目标市场需求差异的影响,后者具有更高的文化价值偏好。
6行业观念
文化行业中一些占主导地位的观念(这些观念往往是长期的行业传统,形成了一种内在制度的约束),也会影响从业的文化企业家的价值偏好。这里不可避开地涉及到“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概念,从学术研究上来说,“高雅文化”一般被认为是围绕道德审美原则建立的体系,具有追求永恒价值的使命感,担负批判性、道德指引和推动修养等责任,它要求欣赏者具备机敏的反应和基于背景知识的深刻理解力。而通俗文化几乎是完全以娱乐或感官享受为原则,只要求欣赏者最低限度的注意,以一种通常只限于喜欢或讨厌的肤浅反应为满足[14]。历史上,一些文化行业往往长期处于“高雅文化”的自我定位和社会认知,比如交响乐在很长时间内都是欧洲宫廷才能欣赏的节目。这些长期以来形成的观念不会轻易转变,在现代商业社会中依然可能影响着相关行业文化企业家的文化价值偏好。比如现代的罗马交响乐团仍然认为自身负有推广意大利古典音乐艺术价值的责任[15]。而那些一贯从事“通俗文化”比如综艺娱乐节目的文化企业家,就可能更倾向于迎合普遍的市场口味。

四、文化价值偏好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我们利用《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1》中表演艺术团体的数据,实证分析以上因素与文化价值偏好的关系。
1样本选取
由于部分剧种的样本量较少,这里选取表演艺术团体中所占比例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歌舞轻音乐团、戏曲剧团(其中包括京剧)、曲杂木皮团和综合性艺术表演团体四个剧种作为考察对象。以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表演艺术团体数据,考察文化价值偏好及影响因素。由于我国表演艺术团体的体制改革和市场化发展,表演艺术团体的行为相当程度上也代表了表演艺术团体的企业家行为。因此,我们检测设表演艺术团体的文化价值偏好,代表了文化企业家的文化价值偏好。
2文化价值偏好和其影响因素的测量
首先确定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的测量指标,继而确定文化价值偏好的指标。然后设计文化价值偏好的各影响因素的测量指标。
(1)经济价值的测量。艺术表演团体的主要产品显然是现场表演活动,其市场经济价值可以通过演出收入水平来衡量。根据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我们采用以下指标来估计不同地区表演艺术活动的经济价值:
Ve=从业者人均演出收入=演出收入/从业人员数
(2)文化价值的测量。表演艺术的文化价值具有多种维度,可以利用专家评价、行业奖项和观众口碑等作为其中某些维度的观察变量。根据现有数据,采用以下指标来反映文化价值:
Vc=场均原创首演剧目=原创首演剧目/演出场次
该指标的逻辑是:检测设文化企业家(这里是指表演团体负责人)清楚原创剧目首演面对着不被观众接受的风险,并且具有更大的固定成本(如编剧和排练准备),如果仍然愿意尝试演出新的原创剧目,则体现出对艺术创新的尝试,表现出追求文化价值的行为特征。(3)文化价值偏好的测量。目前数据难以计算上述模型中定义的文化价值偏好的数值,因而采用近似策略来估算:
CP=VcVe+Vc(3)
即文化价值占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总和之比。由式(1)易得,对图1中AB线段上任一点(Ve,Vc),有CPλ>0。这表明CP值和文化价值偏好的理论值λ具有同样的变动趋势,因此可以用CP来间接估算λ的值。这里,分别对Ve和Vc的值进行了归一化处理,以便进行求和运算。
CP数值越高,表明文化企业家越倾向于更多的文化创作和相对较少的演出收入,文化价值偏好越大;反之则表明其希望通过更多地表演传统剧目来获取更多收入,文化价值偏好越小。
(4)收入多样性——财政拨款占收入比(F)。根据我国表演艺术团体的目前状况,多样性的收入主要来自财政拨款,财政拨款与演出收入构成了总收入的最主要部分。因此,我们选择F=财政拨款/(财政拨款+演出收入)来衡量收入多样性。
(5)收入水平——从业者人均年收入(I)。由于详细的文化企业家的个人收入数据不易取得,这里采用表演团体从业者人均年收入来替代。通常,从业者人均收入越高,企业家的收入也越高。
(6)文化经验(EX)。这里以表演艺术团体文化经验的平均水平代表文化企业家的文化经验水平。主要考虑到文化经验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在艺术团体内部职位晋升中,文化经验的高低往往起着重要作用。通常,表演艺术团体的平均文化经验越高,其中作为领导者的文化企业家的文化经验也越高。
在具体的操作中,由于缺乏准确的从业时间数据,考虑到这类部门的职称评比很大程度上要考虑个人的从业时间,因此各地区表演艺术团体的文化经验水平按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和其他职称的比例加权来衡量。 即检测设高级职称的文化经验是10年,中级职称是5年,其他职称是1年,再根据团体的高级、中级和其他职称的人员比例加权,得到团体文化经验的估计值。
(7)声誉(RP)。表演团体的声誉一般难以量化,但是从经验来看,省级、地市级团体在表演功底、艺术性和知名度方面比县级团体要强。因此这里分别赋予省级、地市级和县级表演艺术团体不同的“声誉级别”:3、2、1,并按照各地区省级、地市级和县级表演艺术团体数所占比例进行加权,得到各地区表演艺术团体声誉的总体水平。
(8)目标市场(MT)。考虑中国表演艺术团体的实际情况,农村文化消费市场普遍存在消费意识不强,产品种类单一,消费所需的公共设施基础薄弱等理由,并且农村文化消费需求也偏向于在内容上能够带来感官刺激和享乐的文化活动[15]。这就导致一般面向农村市场的表演艺术演出倾向于迎合对通俗节目的偏好,并且抑制了对更具有文化价值和艺术性的创新节目的尝试。而城市市场中的消费者一般具有更多的文化消费经验,更能接受新奇的演出内容,同时城市市场也存在更多的文化专家,因此城市市场中的表演艺术团体有更多机会进行艺术创新和尝试。因此,本文认为城市市场更符合Bourdieu提到的专业消费者市场的特点,并以非农村演出场次占所有演出场次的比例(即城市演出所占的比例)来衡量目标市场的分布情况,该比例越高,说明目标市场越集中于专业消费者市场。
(9)行业观念(C)。表演艺术部门多是历史悠久的传统行业,具有一些固有的传统观念,包括对于艺术性、市场口味、传统文化的价值取舍。这里考虑表演艺术团体中所占比例最大最有代表性的四个剧种:戏曲剧团、歌舞和轻音乐团、综合性艺术表演团体和曲杂木皮团。根据经验,赋予四个剧种不同的“高雅值”,该值越高,表明团体越倾向于艺术性和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等行为,即更偏好于文化价值。具体地说,戏曲剧团、歌舞和轻音乐团、综合性艺术表演团体、曲杂木皮团的“高雅值”分别赋为5、3、3、1。然后按照各地区4种剧中团体比例进行加权,得到各地区表演艺术团体行业观念(高雅值)的总体估计值。
按以上分析进行测算,各地区表演艺术团体的文化价值偏好、财政拨款占收入比、从业者人均年收入比、文化经验、声誉、目标市场和行业观念数据如表1所示。
4结果讨论
在式(6)中,财政拨款占收入比例F的系数为1557,说明财政拨款对推动表演艺术团体的文化价值偏好有积极作用。财政拨款占收入比例每提高1%,文化价值偏好将提高1557%。可见,由于财政拨款等非经营性收入,降低了单纯依赖演出收入的情况下艺术创新活动带来的经济风险,保证了表演艺术团体的基本存活,从而推动了文化价值和艺术创新的追求。
行业观念C的系数为正,从表演艺术团体的角度,这说明普遍观念中更加“高雅”的表演艺术团体(比如戏剧团体)的文化价值偏好更高。这与某些剧种固有的传统观念影响有关,比如京剧表演团体,就可能认为自己担负传承与弘扬传统艺术的任务,在创作和经营方面不只考虑盈利,还会考虑节目本身的艺术价值。
从业者人均年收入I的系数为-0003,说明表演艺术团体从业者人均年收入的提高与其文化价值偏好负相关。从业者人均年收入每提高1 000元,文化价值偏好值降低0003。这与一般情况下收入水平提高从而推动文化价值偏好的检测设相悖。可能是由于目前我国表演艺术从业者的绝对收入水平或相对收入水平整体偏低,收入还主要是满足基本的经济需求,收入的增加尚未能对文化价值偏好和艺术创新产生激励作用。
此外,从表2中可见,目标市场与文化价值偏好明显正相关,说明我国城乡的文化价值偏好存在显著分割。城市更偏好高雅的艺术,农村更偏爱大众化的通俗节目。但目标市场与行业观念等也存在明显的多重共线性,说明行业观念的不同往往也与其目标市场的不同有关,越是“高雅”的表演艺术团体,其演出活动越是集中在城市地区。
在对表演艺术团体的实证分析中,文化经验和声誉对于文化价值偏好的影响尚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我国表演艺术行业目前处文化企业家的文化价值偏好:决策模型与影响因素由优秀论文网站www.udoo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于改革和变动中,导致既缺乏被广泛接受的声誉体系,也使得文化经验在文化企业家的文化价值偏好中表现出较大的不确定性。五、结语
以上分析可见,文化企业家的行为同时受到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激励,两种价值的激励效果受到文化企业家自身文化价值偏好的调节,这种偏好与收入水平、收入多样性、文化经验、声誉、目标市场和行业观念等因素有关。
对中国表演艺术团体的实证分析进一步表明,收入多样性,行业观念和目标市场对文化价值偏好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即收入多样性更大、行业观念更“高雅”和目标市场更集中于城市地区的表演艺术团体具有更高的文化价值偏好,而其他因素则表现出不确定性甚至负影响,这与处于转型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中的中国背景有关。随着中国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发展,文化对中国的竞争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将有重要作用。因此,应积极鼓励文化企业家的文化价值偏好行为、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价值。为此,政府有必要进一步增加财政拨款,适度补贴文化企业,多渠道改善文化企业家的收入,提高文化行业的整体收入水平,对整个文化产业的文化价值追求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制定政策鼓励和支持文化行业发展,推动行业声誉的树立和良性发展,使文化企业家能更深刻地认识到自身担负着创造或传播文化价值的责任,从而推动企业家的文化传承和艺术创新[16]。此外,兼顾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在需求方面为艺术创新和文化价值的追求创造更具包容性的市场空间,也有利于文化企业家的文化价值偏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Velthuis, O Art Markets[A]Towse, R A Handbook of Cultural Economics (Second Ed)[C] Aldershot: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2011 25-34
[2]Swedberg, R The Cultural Entrepreneur and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Beginning in Vienna[J] 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 2006, 30(4): 243-261
[3]Netzer,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A] Towse, R A Handbook of Cultural Economics (Second Ed)[C] Aldershot: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2011 296-304
[4]戴维·思罗斯比 经济学与文化[M] 王志标, 张峥嵘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27-33, 111
[5]杨永忠 创意成都[M]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2 80-89
[6]Towse, R Cultural Entrepreneurship[A] Towse, R A Handbook of Cultural Economics (Second Ed)[C] Aldershot: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2011 145-149
[7]Pompe, J, Tamburri, L, Munn, J Factors that Influence Programming Decisions of US Symphony Orchestras[J] 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 2011, 35(3): 167-184
[8]Throsby, D A Work-Preference Model of Artist Behior[A] Peacock, A, Rizzo, I Cultural Economics And Cultural Policies[C] Berlin: Springer, 1994 69-80
[9]理查德·佛罗里达 创意阶层的崛起[M] 司徒爱勤译,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10 98-113
[10]Levy-Garboua, L,Montmarquette, C Demand[A] Towse, R A Handbook of Cultural Economics (Second Ed)[M] Aldershot: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2011 169-181
[11]Bryant, W, Throsby, D Creativity and the Behior of Artists[A] Ginsburgh, V A, Throsby, D Handbook of the 文化企业家的文化价值偏好:决策模型与影响因素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udooo.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Economics of Art and Culture[C] Amsterdam: Elsevier BV, 2006507-529
[12]Hutter, M Experience Goods[A] Towse, R A Handbook of Cultural Economics (Second Ed)[M] Aldershot: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2011 296-304
[13]Bourdieu, P The Rules of Art: 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Literary Field [M] Palo Alto: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14]R威尔逊(周宪译)商业社会中的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J] 国外社会科学,1990,(8):29-34
[15]卞祖善罗马交响乐团启迪录[J]人民音乐, 2008, (12): 13-15
[1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1[M]北京: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1163-284
[17]郑玉香,秦娇 农村文化消费市场目前状况及创新分析[J] 商业研究, 2012, (10): 169-172
(责任编辑:孟耀)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