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哲学 >> 中国哲学 >谈述围棋中国哲学和围棋之道站

谈述围棋中国哲学和围棋之道站

收藏本文 2024-03-13 点赞:5791 浏览:1998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课题探讨中国哲学与围棋之道的联系,以中国哲学的特质入手,通过梳理围棋之道的建构、内涵及其产生的广泛影响,揭示出:正是由于古人在中国哲学的视域下对围棋进行了解读和诠释,将中国哲学的特质赋予了围棋,才使得围棋以游戏上升为与“道”相通的“道”之载体,以而脱胎换骨,具有了哲学内涵和文化作用,使得围棋的生命作用得以升华。中国哲学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中国民族精神对于其精神活动的反思。中西方哲学的主要分野在于“求道”与“爱智”、“一元和合”与“二元分立”的分别。中国哲学的特性在于“道摄万物”、“天人合一”。经孔子、老子阐发,当哲学作用上的“道”确立之后,“道”即成为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在“道摄万物”的维度上,当围棋进入古人的视野,当探究围棋的棋理和作用成为需要,以“道”的视域解读围棋,发掘围棋与“道”相通之处,建构与“道”相通的“围棋之道”就成为古人的自然选择。而《周易》以“易道广大,无所不包”被称为“大道之源”,在古人的知识系统中,《周易》哲学思想具有世界观和策略论的地位,古人往往把《周易》作为观察世界、理解世界的范式,用以解读现实事物。在以上论述背景下,东汉初年面对“博行于世而弈独绝”①的现象,为弘扬围棋,需要发掘围棋之大义时,班固即在“道”的视域下,以《周易》哲学思想对围棋进行了解读与诠释,赋予了围棋与“道”相通的哲学内涵,即“围棋之道”。班固之后,历代古人对“围棋之道”均有所发明,关于“围棋之道”内涵的阐述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棋局象易数;棋子法阴阳;棋之妙在变化、棋之神在“知几”、棋之用在“时”、“位”。“道”是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体道”是中国哲学的最高境界。求道、悟道,最终体道①是古代知识阶层的集体追求和终极追求。古人对于如何才能悟道、体道进行了种种探讨,形成了各种流派的悟道工夫。由于“围棋之道”与“道”相通,围棋也即成为藉以悟道的一种方式与途径。在这个维度上,围棋的“观”之策略论和“悟”之工夫论具有重要作用。古人对“道”的体认首先来自于观察。《周易·系辞》说:“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贲·彖辞》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不论观天地之象、观卦象,还是观人、观物,必须要通过“观”才能进行,“观”在《周易》中是明道的途径和策略。了解了“观”的重要地位,那么“如何观”就是在策略论层面上要予以解决的。对于“围棋之道”来说,棋局之变化即是“道”之变化的呈现,通过观察棋局变化即能体悟“道”之流行变化,而围棋的“研几”之观和“虚静”之观,在策略论层面上恰好回答了“如何观”的不足,并且更具作用的的是,围棋可以提供“研几”之观、“虚静”之观等“观”之策略的训练,以提升“观”之能力。以唐代起,在知识阶层中“观棋”成为一种风尚,延续千年不绝。另一方面,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老子·一章》),由于“道”的不可言说性,个体的思维如何才能把握“道”是必须要解决的不足。由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等思维方式必须以语言为媒介才能进行思维活动,因而无法胜任对“道”的把握。《周易·系辞》说:“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周易·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周易》提出以“象”思维来解决这一不足,而围棋的思维方式正是“象”思维,通过围棋对“象”思维进行锻炼,能够帮助个体提升“象”思维的水平。当个体对“道”有所体认时,其所得同样无法借助语言来实现,那一刻只能是“悟”。阮元《经籍纂诂》说:“悟,心解也。”庄子提出的废黜言语智识以“无心得道”经后人进展为“心悟体道”,也即是“悟道”。“悟”之工夫即是以悟“道”为指向的思维活动。“体道”是中国哲学的最高境界,达到“体道”的境界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多次悟得,逐渐提升“境界”的层次。对于围棋来说,在“围棋之道”向度上的提升同样需要通过“悟”才能得。围棋在三国时提出了“九品”说,之后在围棋义理中得到进一步诠释。《玄玄棋经》释“一品入神”说:“神游局内,妙不可知,故曰入神”,这即是“围棋之道”的最高境界。围棋的“九品”相当于对围棋棋理和“围棋之道”悟得之不同层次的境界,关于“九品”的诠释,则对不同境界的特点进行了界定和评价。围棋“九品”说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建构了一条由低品通向高品的进路,指点后来者低品因何而低,高品因何而高,以及由此一境界向更高一品境界提升时突破的方向。在悟道的进路上,个体能够通过围棋获得“悟”之体验,积累“悟”之经验,总结“悟”之策略,进而提升“悟”之能力。由于中国哲学讲“道摄万物”,“围棋之道”与“道”相通,所以围棋能够与外部世界产生广泛的联系。在古人相关论述中,论及围棋之道与兵家权谋相交通者最多,围棋与政治、历史等的联系也有论及,现代论著则有关于围棋之道与经济、管理之联系的探讨。由于中国哲学讲“天人合一”,人性即天性,人道与天道相通,而“围棋之道”与“道”相通,所以围棋能够与人产生广泛的联系。当围棋与一定数量与规模的人群联系在一起,即产生了围棋文化。围棋文化之精神在于个体品性的修养、才情的展现、精神的安顿以及个体之间相互的认同、交流和影响。在个体进展的价值取向上,如同儒家的最高目标是圣人,围棋的最高目标是棋圣。与“棋王”不同,“棋王”指向的是棋艺本身的水准,“棋”加上一个“圣”,就不再局限于对技艺水准的评价了,而是与“体道”的境界联系在一起。“棋圣”可以看作是对“以棋入道”者的称谓。圣人与棋圣对于普通个体来说过于遥远,价值导向的作用大于现实作用,于围棋文化而言,个体通过围棋展现的才情才是最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这也是围棋文化的主体。正是由于中国哲学的特质与围棋相结合,才赋予了围棋哲学内涵和文化作用,围棋才拥有了神妙玄远的旨趣、仁义礼智的品格、浪漫旷达的情怀以及波澜壮阔、绚丽多姿的生命历程。本论文分五章进行了相关论述。第一章,中国哲学的特质。探讨中国哲学所独具的价值之所在,内容包括中国哲学的界定和中国哲学的特性。第二章,中国哲学与围棋之道的建构。试图阐明正是因为中国哲学具有如此特质,与“道”相通的“围棋之道”才能得以建构,围棋才能被赋予如此哲学内涵和文化作用。内容包括围棋之道的建构、进展及中国哲学视域下围棋之道的内涵。第三章,技进于道”与“观”棋“悟”道。在中国哲学视域下,“围棋之道”与“道”相通,所以在“技进于道”的维度上,个体能够藉由“围棋之道”上达于“道”。内容包括“技进于道”、“观”之策略论和“悟”之工夫论。第四章,“道摄万物”与“世事如棋”。在中国哲学视域下,“围棋之道”与“道”相通,所以在“道摄万物”的维度上,围棋才能够与外部世界产生如此广泛的联系。内容包括围棋之道与政治、围棋之道与军事、围棋之道的现代运用。第五章,“天人合一”与“棋如其人”。在中国哲学视域下,“围棋之道”与“道”相通,所以在“天人合一”的维度上,围棋才能够与人产生如此广泛的联系。内容包括围棋文化之精神、圣人与棋圣、心性才情与围棋、哲思玄远的围棋诗词。结语部分探讨了中国哲学赋予围棋以哲学内涵与文化作用的启迪。围棋的本初为游戏,正是由于中国哲学赋予了围棋哲学内涵和文化作用,围棋才成为“道”之载体和文化象征,拥有了广泛的文化影响力。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梳理与剖析,反思具有如此特质的中国哲学,其使命和当代价值。关键词:中国哲学论文围棋论文道论文观论文悟论文文化论文

    摘要8-13

    ABSTRACT13-16

    导言16-36

    一、探讨目的与作用16-17

    二、文献综述17-32

    三、探讨策略32-36

    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特质36-51

    一、中国哲学的界定37-44

    二、中国哲学的特性44-51

    (一) 道摄万物45-48

    (二) 天人合一48-51

    第二章 中国哲学与围棋之道的建构51-72

    一、围棋之道的确立53-57

    (一) 历史背景53-55

    (二) 班固与《弈旨》55-57

    二、围棋之道的内涵57-68

    (一) 棋局象易数58-61

    (二) 棋子法阴阳61-62

    (三) 棋之妙在变化62-64

    (四) 棋之神在“知几”64-65

    (五) 棋之用在“时”、“位”65-68

    三、“胜故欣然,败亦可喜”的“义理围棋”68-72

    第三章 “技进于道”与“观”棋“悟”道72-88

    一、技进于道72-75

    二 “观”之策略论75-78

    (一) “研几”之观与“一着不慎,满盘皆输”75-77

    (二) “虚静”之观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77-78

    三、悟之工夫论78-88

    (一) “悟”在工夫论中的特殊地位81-82

    (二) “悟”之思维与“手谈”82-84

    (三) “悟”之境界与围棋九品说84-88

    第四章 “道摄万物”与“世事如棋”88-98

    一、围棋之道与政治88-92

    二、围棋之道与军事92-95

    三、围棋之道的现代运用95-98

    第五章 “天人合一”与“棋如其人”98-106

    一、围棋文化之精神98-101

    二、圣人与棋圣101-103

    三、心性才情与围棋103-106

    结语:中国哲学赋予围棋哲学内涵与文化作用的启迪106-110

    附录:中国古代围棋进展史110-114

    主要参考书目114-117

    主要参考论文117-120

    后记120-127

    致谢127-129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29-130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130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