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职教班主任 >简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期刊

简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期刊

收藏本文 2024-02-10 点赞:34982 浏览:15851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面对日益增多的问题学生,许多学校、教师、家长束手无策,社会面对如此一个群体又无计可施,这是长期以来,我们关心学生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安全、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而忽略了对他们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只有加大对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和造就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创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学生;思想品德;心理健康教育
1326-3587(2013)04-0129-01
思想品德教材不但思想内容丰富,而且都蕴含着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在教学时要很好地去把握它,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思想品德教学中去。

一、挖掘学科的潜能,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培养健全人格

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个体人格、人性与文化素质都得以完善、升华与提高,养成健康心理品质。而精心挖掘学科素材,用丰富的史实,优秀人物,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效用是巨大的。比如我在讲《自我新形象》一课,说到一个人必须树立理想时,就使用了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事迹。例如史蒂芬。霍金有着 “继爱因斯坦以后世界上最著名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物理学家”美誉,但是谁能想到,这位科学家震撼世界的成就却是在轮椅上获得的。他在丧失了活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后,仍然坚持科学研究,不畏困难,自强不息,最终获得成功。他这种精神给我们的启示是:作为一个身体健康的少年我们更应发扬自强不息,不断克服学习和生活中困难,开拓进取,奋发向上,执著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人生理想。我在教学中还会适时渗透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价值观、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生观、林则徐为国禁烟的责任感等素材,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二、克服嫉妒,培养宽容大度的健康心理

宽容大度,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对人宽容是一种个人风范,一种境界,更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有涵养的外在表现。具有宽容心理的人,一般不为名利所困,活得洒脱,常常受人敬重。怀有嫉妒心理的人,心胸狭窄,见人胜过自己就眼红,往往在背后使手腕,或说人坏话,或加害于人,将自己置于不宁之中。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十分有害,对人对己都不利。当今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好胜心强,若不加以正确的引导,他们容易产生嫉妒心理。学校教育要避免学生产生这

源于:论文开题报告范文www.udooo.com

种不良心理,培养其宽厚待人的健康心理。

三、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触动学生心灵

在《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中处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只要对思想品德新课程内容加以梳理,即能挖掘出教材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例如:《自强不息》一课,同学们能领略到自信者的风采和自卑给人带来哪些影响,从而在生活中超越自负、告别自卑,走向自信……,再如八年级思想品德中的亲子关系、同学友情、师生结伴同行、诚信等;九年级教材中的正确对待学习压力、我的责任等其中也不乏正确看待自己、锻炼心理品质、善于调节情绪、磨砺坚强意志、能够承受挫折、勇于开拓进取、塑造良好性格、陶冶高雅情趣、培养爱国情操、增强自律能力等与中学生心理密切相关的内容。

四、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

有的人不管身处怎样的环境都能及时快速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一种乐观开朗的心境,这是一种对生活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期望的健康心理,持有这种心境的人,即使遇到挫折也不会灰心,事业终究成功。而现在的学生,常常会因遇到一点点的小困难就感到不顺心,为这些小小的事而烦恼、苦闷,影响了自己的进步,更有甚者,会自暴自弃,有的还走上了绝路,这就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我们可以利用教材中有关这方面的心理教育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如《乐观向上》这一课,文中的张海迪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张海迪在轮椅上还能为数千人治病,还学会了英、美、德、世界语等四种语言,翻译了几十万字的小说和资料。她还坐着轮椅上台为大家演唱,给许多青年朋友写信,热情地帮助他们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她为什么能这样做?是因为她的心中有目标,时刻想着为人民多做些事,在为人民怎么写作中感受到工作的幸福,生活的乐趣。让学生通过对张海迪事迹的学习,谈谈对自己的启示,讲讲自己以后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该怎么做。通过讲故事、表决心,真正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及良好个性。

五、培养学生正确全面认识自己,悦纳自我的能力

人要学会正确全面认识自己,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更是如此,他们渴望认识自我的要求更为迫切,但由于现代家庭、教师对孩子的过高要求及少年学生自身心理水平的不成熟、思维的片面性、表面性,常常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就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如:厌学、叛逆、暴躁、焦虑、自负,自卑甚至自我否定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此时的心理特点,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通过活动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起自信心。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同时,我提醒学生,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能力中等的普通人,能成为一个履行社会职责遵纪守法的公民,就是对社会的贡献。我也启发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认识到自己在不断进步,并关注自己的每一步成长。教育学生不要因为自己是一个普通人而自暴自弃或感到自卑和沮丧,每个普通人都要勇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弱点、优点,以乐观的态度和喜悦的心情接纳自己,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不努力肯定不能把我们的普通才能发挥出来,并有可能埋没我们还没有发现的“普通才能”。承认自己的普通,不盲目追求高目标,凭自己最大的努力发挥自己应有的才能,最终引导学生进一步悦纳自己的普通,并且在普通的生命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不普通的人生轨迹。

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和谐的心理教育环境

长期以来,学生把老师看做权威,而自己更多地扮演者“遵从者”的角色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的心理障碍,这显然也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渗透。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健康的课堂教学心理环境,形成师生之间的心理相容,这是在思想品德课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在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倾听学生呼声努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建立平等、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信任和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增强师生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在教学中我从不歧视家境贫寒和学习困难学生。在生活上给予帮助,在学习上给予鼓励和支持。如在2010年我教的学生中有一名学生父母因车祸身亡,她成了孤儿。当时我向学校和有关部门反映请求给她贫困救助。在生活上给予帮助,在学习上鼓励和支持使她树立了生活勇气,继续学习最终完成学业。
总之,思想品德课以独特的学科魅力与乐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人格。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应有效地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利用各种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心理调节的艺术,在学校、社会、家庭、学生统一合力的作用下,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让每个学生茁壮健康成长。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