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班主任德育 >> 中学班主任德育 >从知识管理视角解读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困境

从知识管理视角解读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困境

收藏本文 2024-04-19 点赞:21930 浏览:9599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职业教育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我国教育体制与机制的不断创新与改革,校企合作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的标志性特点。文章阐述了知识转化流程与校企合作的关系,并从知识管理理论的角度解读了当前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困境的主要表现及原因,最后尝试引入知识管理理论构建校企合作机制,解决校企合作当前面临的困境。
[关键词]知识管理校企合作高职教育机制
[作者简介]唐家州(1975- ),男,四川泸州人,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处长兼思政教研部主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四川泸州646005)
[]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4-0014-03

一、知识管理与校企合作

知识管理的重要理论基础即知识的螺旋型转化(SECI模型),包括四个过程:一是社会化过程(socialization),指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模式,通过对话、模仿等形式,“潜移默化”地向他人学习知识,使自己的隐性知识社会化。二是外化过程(externalization),指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将内在知识外化成具体的格式,开发成为“知识产品”或“具有知识的产品”,同时也产生出显性知识。三是组合化(combination),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组合不同形式的显性知识,可以通过组合已有的知识产品,实现从单一向综合的知识转化。四是内化过程(internalization),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主要出现在显性知识分享和内化过程中,原有的具体化、格式化的知识内化为个人知识。
校企合作的过程就是将学校的专业知识转移内化到企业的过程,使专业知识成为企业管理与应用的智慧资本,有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决策,以适应市场的变迁。从知识转化流程角度解读校企合作,知识的转化就是在组织中建构一个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让组织中的资讯与知识,透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创新等过程,不断的回馈到知识系统内,形成永不间断的累积个人与组织的知识成为组织智慧的循环。校企合作知识转移内化过程如图1所示。
第一阶段,知识共享阶段,合作意愿的存在,使校企双方形成战略联盟,扩大知识的共享范围,这一阶段主要是保障机制发挥作用。第二阶段,知识转化创新阶段,校企双方知识类型与管理机制的不同,使具有知识共享与转移的双方必须在战略联盟内进行创新,促进知识转化。第三阶段,知识吸收阶段,通过分配机制的建立,使校企双方通过各自的学习能力的发挥,吸收合作所产生的知识组合。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知识转化流程与校企合作的关系。
1.从知识管理引入校企合作的基础来看。学校与企业都具有知识密集型特征,从功能上都具有知识管理的要求,都承担着知识传授与知识创新的责任,都需要“知识的生成管理、知识积累管理、知识交流管理和知识应用管理”四个

源于:论文格式范例www.udooo.com

层面来推进和实施知识管理。而且知识管理已经是知识经济时代各类型组织发展的趋势。高职院校办学不断面向企业和市场,越来越开放;而企业则不断向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型和升级,学校与企业都需要形成自己的知识管理链条才能巩固各自社会分工中的地位。
2.从知识管理目标与校企合作的目标来看。校企合作可以更好地促进知识的共享、转化与吸收。从图1中我们看到,知识的螺旋型转化完全可以通过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来实现。即在建立保障机制、动力机制以及利益机制的基础上,通过知识共享、转化与学习吸收,可以使外化、社会化知识转化为内化知识,对学校与企业的发展都是有益的。
综上所述,在知识管理中,知识蕴藏在流程中,流程管理的有效性,正是体现知识价值和实现知识增值的有效过程。高职院校与企业间开展的校企合作,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校企合作面临着诸多困难,只有完善校企合作各个主体之间的组织结构,理顺校企合作主体之间的关系,具有长效的运行机制,才能更好地促进校企合作的目标即知识的转化这一目标的实现。

二、从知识管理的角度解读校企合作困境及原因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如果要建立起一个高效的学习型组织,使校企合作健康的发展,就必须明确校企合作的主体,建立起一个高效的学习型组织,转换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下面我们就运用知识管理的理论知识,从校企合作实际出发,分析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如图2所示),对当前校企合作主体间的组织关系以及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
1.校企合作组织结构不明晰,权责不清。知识管理的内容主要是人们掌握的知识以及组织信息,在实际运用中,知识管理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社会知识管理,如人文社会知识管理;二是科学知识管理,主要是自然科学知识;三是组织知识管理,如组织行为、管理沟通等知识管理。而当前校企合作组织结构不明晰,权责不清。
知识管理模式下,组织结构不同于传统的多级多层特点,而是以扁平化、虚拟化、弹性化、网络化与柔性化为追求,与之相对应的是必须建立更为有效的管理流程,从而使人们在组织中能够更为迅速、更为有效地实现知识的获取与传输,继而是确保组织机构的知识管理更为有效。
知识管理在管理组织模式上有其独特的要求,而当前的校企合作的组织结构模式不适应校企合作的要求,合作中权责不清实质就是对“合作”过程中各自的知识管理权责不清。学校是要为企业知识生成、研发技术还是积累知识、培养人才,定位一定要准确;而企业的角色是知识的验证场所,创新场所还是运用场所也需要明确回答。权责不清情况的出现,使很多高校与企业的合作陷入有合作热情,却无法用更为高效的组织管理为之保驾护航,最终难以为继的尴尬境地。
2.缺乏长效合作动力机制,校企合作动力不足。知识管理角度下,知识的转化应是双向行为,作为都具有知识密集型特征的知识主体,学校与企业必须对知识的共享、转化、创造与吸收同时具有需求,合作才能长久,合作才具有动力。学校与企业知识管理方式不同,高职专业教育定位于职业性、应用型的人才培养,主要实现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传递。而当前学校普遍没有瞄准市场与行业所需知识的前沿,在知识上不能产生对企业太大的吸引力;而企业对学校知识管理能力乃至整个怎么写作社会的功能的认识都还很不足,只注重知识的应用,忽视知识的生成和传承在知识社会中多样化的可能,因此两者的合作仅停留于浅层。校企合作动力不足,还体现在当前政策体系下,校企双方从职业教育知识外溢中所获得的利益不同。一方面,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这种知识转化的过程所获得的利益得不到保障。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关系的不平衡,进行大量投入的职业学校并不能从职业教育中直接获得收益。另一方面,企业对校企合作这种知识转化的过程与效率没有信心,担心其师资力量与管理力量无法完全适应企业要求。加之国家对企业人才培养的义务没有相关规定,企业也可以轻易地从人才市场获得受过职业教育的劳动者。校企双方的这种现实考量,使校企合作双方合作动力明显不足。
3.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缺失,挫伤了企业的积极性。知识管理下,校企合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保障机制的存在,是保障社会化知识向组织内化知识转移与形成的前提。通过合理的保障,使拥有知识的双方主体能够形成相应的合作,进行知识共享与转化创新,直至吸收。知识管理也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缺失是当前中国全社会知识管理缺失的缩影。高职院校和企业的联姻不被重视和保护,反映出社会价值中知识权力化和贵族化的特征,忽视了全社会知识管理层次多样化的需求。高职院校和企业在现有的合作实践中,也未能总结出具有较强普适性的模式,以供顶层设计者参考。校企合作相似度检测组织不发达,无法让那些有校企合作需求的校方与企业方及时进行交流,开展校企合作。具有诚信的相似度检测组织的缺失,还使校企合作一旦出现矛盾,容易产生互相推诿的现象,对校企合作的可持续性打击很大。久而久之,无论是企业还是高职院校的积极性都受到极大挫伤。
4.校企合作制约机制不完善,校企双方约束性不强。约束机制,是知识管理契约特点的体现,是保证知识共享、转化创新以及吸收有效渠道的基础,其在校企合作机制中要求,校企双方通过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行为,对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事先约定。制约机制的缺失造成校企合作的不利局面。首先,合同约定的不明晰导致高职院校要还未正确认识自己在校企合作中的角色,不能保持平等主体地位,还未认识到企业同样具有产生与传递知识的功能。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还未完全提升,社会对高职院校存在偏见,特别是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不能积极的作为,为企业的发展切实提供人才支持与技术支持,未获得企业方的认可,不能在校企合作中收获更大的发言权。其次,相关管理制度的缺失致使企业并未承认院校在知识创造与传播中的主导地位,未建立有企业、院校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科研活动等管理制度。最后,利益分配制度的缺失,导致无法保障校企合作的所有参与人员的利益,造成合作中的不愉快,难以持续发展。

三、运用知识管理知识构建校企合作机制

校企合作要从当前的困境中找到出路,就要理清各方关系,建立一个全新的组织关系,构建校企合作的新型合作机制,促进校企合作更进一步的发展。
1.建立知识管理网络层次组织结构,明晰权责。知识管理理论也要求有新的组织模式来改变当前校企合作组织结构混乱的局面。知识管理作为知识经济时代出现的一种全新管理模式,在管理组织模式上有其独特的要求。传统模式下,等级制拥有知识获取、利用与积累等方面的优势,而平行制则很好地实现了知识的创造与共享。从知识管理的目标来看,在知识管理背景下,要努力实现两种管理模式的综合,而不是将它们对立起来,既要用等级制来保证管理的效率,又要用平行制来保障知识管理的灵活。建立网络层次组织结果,明晰条与块的权责,无疑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一要求。
根据图3所示的知识管理主体构成,结合校企合作实践,校企合作的网络层次组织结构的建立,具体来讲,就是将组织分为知识基地、业务系统与项目团队等三个层面。项目团队处于最上层,主要负责知识创造,其成员根据每一个项目的具体要求,临时从不同部门选择人员组成,每一个项目组相互平行、独立;业务系统处于中间层,主要进行日常管理,实行等级制机制;知识基础层则位于最底层,负责组织文化等隐性知识与文本等显性知识的分类整理。在这一管理模式下,项目团队通过一个个项目,实现知识的创造,经过基础层的分类管理,实现知识的学习与共享,而当下一个项目出现时,又可以随时组成新的团队。如此一来,可以为知识的管理与创新提供最大的保障。与此同时,可以设立合作委员会统领校企合作事宜,设立专业指导委员会作为合作机制的执行层,负责一切有关校企合作信息的传递与分类整理,并督促项目团队的进展,最后,是在专业指导委员会下,根据项目攻关需要,组建各类项目团队,形成完整的知识获取、积累与分享体系,推动知识创造,实现校企合作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完善动力机制建设,促进校企合作长效发展。校企合作中的校方,拥有众多的知识收集与产生节点,进行知识管理的前提也更为充分。而企业方,通常会被人们认为只是知识的接收者与学习者。其实不然,企业并不是信息孤岛,其与上游供应者、下游消费者,都会形成相互联系的完整网络,同样会产生众多的知识收集与产生的节点。在这个网络中,所有的合作伙伴都是知识资源的来源,也都有接收知识的动力,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正是网络成员对知识资源需求的满足。如此一来,校企合作对于校企双方而言,都是现实的需要。
要在知识管理的层面上,通过建立人与知识有效融合渠道,保障知识的产生、学习、传递与更新问题,实现校企双方知识库与软硬件资源的共享,才能使校企双方长久保持合作动力。在知识管理理论基础下,高职院校的教育与企业的培训具有相通性,企业在竞争压力下,面临人力资源培养水平不足和创新力量不足的困境,高职院校则面临就业导向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校企双方只有共享知识资源,建立一个共同的知识资源库,这样校企合作动力机制才能完善,无疑在解决双方困难,实现利益最大化上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使校企合作成为双方共同的愿望。完善校企合作动力机制建设,是校企合作得以实现长效发展的基础。
3.探索保障机制建设,促进校企双方合作的积极性。人与技术是现代知识管理的两个维度,强化人与技术的作用,可以促进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化

摘自:本科论文www.udooo.com

,使知识在转化中螺旋上升。探索保障机制建设,一方面,根据知识管理理论,每一位教职工和企业员工都是知识的创造者,要改变人们的认识误区,克服当前普遍存在的校企合作中即时起意和应付心理。要从校方师资以及企业的技术人员方面入手,保持校企合作知识创造者的稳定性,保证其知识、技术的有效更新,保障校企合作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要设立知识主管(CKO),做好知识的收集、管理以及评估等各方面工作,营造一个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的交流氛围,保障学生参与者的工作与生活,企业方让学生尽快融入工作体系,建立有助于校企合作开展的机制。另外,要注重知识管理系统的软硬件建设,这是保障知识流动的基本条件之一,只有具有完善的网络资源,才能使校企双方加强知识的交流,更好地发展。同时要建立学校、 企业以及政府共同参与的行业协会,来解决出现的校企合作争端,以保障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
4.注重利益机制的健全,促进知识吸收。利益机制的健全,是知识管理下校企合作的保障,也是合作转化知识能否吸收的关键。在双方合作一段时间后,要通过合作绩效的评价,调整合作利益分配方案,促使其更符合现实情况。并将此方案作为下次调整的基础,从而形成不间断的多次检验与调整(见图4)。
运用知识管理知识,推进校企合作,关键在于构建校企合作工作流程,特别是要就双方利益分配进行约定。一方面,要签订具有强制性的利益分配条约,使校企合作双方都能从合作中获得基本利益;另一方面,要对利益分配的调整形成合理流程,对调整的时间、依据、履行进行明确约定,使校企合作双方都能从合作中获得合理利益。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07-29.
[2]王德禄.知识管理:竞争力之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3]刘淑珍.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性改革[J].江苏教育,2009(3).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