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中学教学 >> 中学历史教学 >运算“简便运算”其实不简单

运算“简便运算”其实不简单

收藏本文 2024-02-16 点赞:20752 浏览:9394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计算由数值运算组成,每一类计算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标准算法,但对于每一种情形而言不一定是最优的方法。灵活运用一种算法和它的变式能获得特定的最优解法,从而超越标准算法的表面形式真正把握数学运算的精髓——蕴含的数学概念、定律和原理。当一个计算问题通过简便运算得到灵活、快捷的解答时,这个问题就成了连接不同领域数学知识的纽带。学生关于简算的现实却是:要么方法上“舍简求繁”,要么混淆定律“张冠李戴”。如何让学生学会对算式进行观察判断、分析思考并让是否简算、如何简算这一系列从决策到行动的过程成为自觉行为?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的精细化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简便运算能力,让简便运算真正成为“计算的艺术”。

一、形成简便运算意识,在体验中思考

简便运算意识与能力的形成不是简单的“积木拼装”过程,而是一个自然“孕伏”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要关注知识间的相互渗透,让学生在简便运算这一领域能生发新的认识,视野中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我在教学中从以下两点做了尝试。

1. 以“源”引新,积累简便运算经验

简算知识在四年级教材之前已有大量涉及,如一年级教材中的“一图二式” “一图四式”,三年级长方形周长的两种算法等。如果在教学运算律之前作适当的感性知识渗透,就有助于提高学生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算法的优化意识,提高运算能力。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29×42”时,我将孩子们的算法充分展示:①29×6=174,174×7=1218;②29×40=1160,29×2=58,1160+58=1218;③42×20=840,42×9=378,840+378=1218。第一种解法帮助学生积累了感性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第二、三两种方法实现口算向笔算知识的过渡,对乘法分配律进行了尝试和运用。这类感性经验累积又为多位数竖式乘法的计算作了学习上的准备,又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按照十进制计数法,将ab×cd改写成ab×(10c+d);再根据乘法分配律,等于ab×10c+ ab×d,可以类似地拓展到多位数乘多位数的算法。这样,课堂就实现了知识体系的扩容,旧知成为新知的源头,从“源头”出发达到融会贯通、整体把握。

2.“记”以致用,积蓄简便运算意识

在没有“用简便方法计算”这样的明确显性要求下,很多学生不运用已有的定理、规则进行简便计算,但并不能说明学生不想简便运算而是缺乏简便运算的自动化意识,想要简算的意识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提升计算的效率与质量。笔者长期坚持让学生在计算时,先观察算式中数字的特点和运算符号,然后根据运算定律和性质判定是否可以简算,同时让学生熟记一些公式、数据帮助学生激活对数字敏感的神经,记忆常见的两数之积,如25×4=100、125×8=1000;常见的25以内的平方数,如112(121)、122(144)、132(169)、152(225)……;常见的分数与小数互化,如=0.25、=0.75、=0.125。当学生熟记了这些内容后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简便运算策略意识,如在计算4.25×4+5.75÷0.25时,有同学另辟蹊径展示了两种算法①4.25×4+5.75÷0.25=4.25×4+(5.75×4)÷(0.25×4),②4.25×4+5.75÷0.25=4.25×4+5.75×(1÷0.25),这两种方法体现了极佳的数感,将数字的特殊性与所储备的商不变规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等知识有机结合实现了简算。此时,大脑储藏室中的枯燥算式得以致用,学生利用个体经验进行思考,在碰撞和共享中不断拓宽自己的思维、审视自己的思维、修正自己的思维。

二、积累简便运算经验,在理解中提升

在实际教学中,教材呈现的内容比较单一,素材也较少,一眼可窥全貌。但是,如何透过简单的知识点直达本质,就需要借助生活背景,细化教学过程让原本单

一、量少的知识丰盈起来。

1.精细教学过程,促进意义理解

如在“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的教学中借助学生已有的购物经验出示问题情境:夹克衫65元,裤子35元,写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一共需要多少元?这样的问题并没有给学生带来多大的智力挑战,有的学生列出算式65×5+35×5,分别算出夹克衫和裤子各需要查重,再算出一共需要多少元

源于:毕业总结范文www.udooo.com

;有的学生列出算式(65+35)×5,先算出一套衣服的价钱,再算出5套需要查重。在学生展示计算的过程中,学生很快发现后一种解法中夹克衫跟裤子的单价正好凑成整百数,显然是一种优化的简便计算方法。我在表面看似顺利的教学流程框架下舍弃了“用这个例子较快概括出一般结论,然后通过练习应用这一规律”的通常做法,而是将这一过程精细化,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猜想、例证、概括,把“乘法分配律”的获得过程,纳入学生自己的认知结构。第一步,在观察例题解答过程后呈现15×26+15×14○15×(26+14),让学生利用猜想比较大小;第二步,擦除左半部分,请学生独立计算15×(26+14);第三步,对部分学生的两种计算过程进行比较,有学生计算15×26+15×14时转化为15×(26+14);第四步,请学生举例,同桌互算;第五步,利用大量算式所积累的感性认识,提炼概括出数学模型,这一阶段我接受了学生创造的“(○+□)×△=○×△+□×△”等看似低级的方法,其实抽象程度跟“(a+b)×c=a×c+b×c”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在于后者是世界公认和通用的。第六步,练习拓展,得出若干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的积,等于和中的每一个加数与这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加起来,即(a1+a2+…+an)×b= a1×b+a2b+…+an×b。
学生经历这样的六步过程,简单的知识变得丰满,对乘法分配律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不只是停留在表面。

2.精细悟错过程,提升内涵理解

现行教材中关于计算教学的内容,只是要求说出而不需写出,而文字更能帮助学生对计算过程的理解、内化,最终形成正确的认识。如有学生计算16×(125+25)=16×125+25,检测如画个“×”,让学生自己订正,正确的答案马上会送到老师手中,但这种简单的处理只能治标,学生更深层次的偏差并未得到矫正。为了避免在简算过程中,不经细致观察、分析,漫无目的,只取形似盲目套用定律的现象,我在教学中将学生常犯的错编制成文字题。如:

摘自:本科论文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