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中学教学 >> 中学历史教学 >如何加强小学生对空间认识科技

如何加强小学生对空间认识科技

收藏本文 2024-03-27 点赞:28522 浏览:13158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更多的是应用直观的几何图形教学方法,让孩子们更直接地看到图形。这让他们更容易接受。所以教师应该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的各种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们对于空间几何图形的认识,让他们在小学阶段就打好几何的基础!
关键词:观察;图形;能力
1674-9324(2013)07-0100-02
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处于学习知识的听话时期,这个时候的孩子大多都很听老师的话,所以在这个时期老师更应该去学习和掌握孩子们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让他们在这一时期学到更多的知识!通过观察,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几何图形的概念并不清楚,更多的是停留在平面图形上,所以我们要用经验和重复的练习提高他们对于几何图形的认识!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我们应用最多的就是直观的几何图形,让孩子们更直接地看到图形,这样才能更容易让他们接受,而观察实验是直观几何的基本教学方法。

一、加强学生们在生活中的观察

1.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的图形教学则更是在生活中随处可以见到。要想培养学生们对于空间概念的初步认识就应该先教给他们观察生活,因为在生活中的图形更容易让孩子们记住。在小学这个阶段,我们要让学生们学习一些初步的几何知识。比如可以直接在黑板上先画一些图形,然后让同学们来举手回答是什么图形。这些简单的图形学生们大多都是知道的。接下来就考验一下学生们,给他们规定一个图形,例如:长方形,“请同学们列举一下我们生活中都有什么是长方形的呢?”提问了这个问题我还补充了一下,要多注意观察我们的周围哦!这个时候学生们就开始四处地看了,“窗户、门、桌子、椅子、还有讲台……”这些东西我们都是习以为常的,但是我让孩子们仔细观察的时候他们就会注意到原来这些东西都是长方形啊!要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几何形体的特征,并在此过程中获得一些几何形体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的表象,从而在长期的观察和记忆中让他们在头脑里养成这种对常见物体进行空间形体的分解与组合而形成空间观念。
2.从容易掌握的图形入手。在图形中有一些简单的图形是学生们很容易就可以掌握的,我们就应该从这些简单的图形入手一点一点地延伸。而一些较为隐蔽的图形就往往容易被学生们所忽视。例如:在对圆的认识中,学生对于圆形是可以很好地掌握的,但对于圆周上的各点到圆心等距这种概念深一点的知识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了。因为孩子们的理解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如果学生们理解不了我们该怎么办呢?那就只能让孩子们先记住,把概念牢记住,等他们稍微长大一点后自然就理解了!
3.如何让孩子们更好地学会立体图形?相比较于平面图形在掌握立体图形的时候则更是困难,这需要学生们在平面图形的基础上,逐步掌握立体图形,形成有关立体图形的表象。当儿童们在空间的认知能力还在逐步发展中,我们就应该从平面图形的认识引导他们对立体图形的学习和认识,特别是反映立体图形的

摘自:毕业论文文献格式www.udooo.com

图,学生认识起来有一定困难。所以我们就应该从一开始的简单图形的认识中就逐渐地渗透立体几何的知识,这样从低年级起就开始合理地安排,知识由浅入深,要求从低到高,既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又利于数形结合,增加动手实践的机会,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和建立。

二、通过多种教学方案逐步提高学生们对几何形体的认识

想要认识几何图形,必须要理解几何形体的基本概念。那么什么是几何呢?就是研究空间结构及性质的一门学科。它是数学中最基本的研究内容之一,与分析、代数等等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并且关系极为密切。这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通过对大量的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进行高度的抽象概括后得到的。所以我们更要重视对学生们的引导,引导学生们对身边的生活进行观察等感知活动,。例如:什么是长方体?什么是正方体?由六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长方体,但是由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所组成的立体不一定都是长方体,当它两个向对面是正方形的时候就是正方体,也就是说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当我们把这些概念都教给学生们之后,就要拿出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实物,如装食品的礼品盒、铅笔盒等,通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实物的面、棱、顶点的情况。然后把作为教具的空纸盒展开成平面图,自然我们就可以引入正方体的知识了,像这样让学生通过对实物和平面展开图的观察,突出正方体这一属概念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属概念的性质是长、宽、高都相等,并且能了解正方体和长方体之间的关系。
还有一些几何的概念,仅仅借助教具的演示是不够的,这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来实际地操作和测量一下,这样对于他们理解几何的本质含义更有好处。例如“体积”的概念,它本身的概念是抽象的,是指物质或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占据一特定容积的物质的量。在我们教学时,可以在讲桌上用一个盛水的玻璃容器,把一块长方体的金属块放入容器中,这时候水面就会上升,为什么会出现水面上升的现象呢?这样我们就可以引出这个物体是占有一定的空间的!也就是这个长方体金属的体积了!还有就是在我教学生们认识长方形的时候,如何让学生们深刻地理解长方形的周长呢?我会先提问学生们,你们会怎么测量呢?因为学生们还不知道什么是周长,所以我们需要先告诉学生们周长的定义,先让学生们开动大脑想一会儿,然后我就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一根绳子,将一个现实中长方形的面放到讲台上,用绳子沿着四条变的长度就是长方形的周长了,接下来就引导学生们根据长方形的定义。如何来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呢?这个时候学生们一般都会说,是四条边相加就可以了,确实是这样,但由于长方形有两对相同的边,所以(长边+短边)×2=周长了。这样生动的用事例来教给学生们周长的概念会让他们更好地记住!
教学大纲中强调要让学生们掌握基本的几何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数与形的结合,让学生们逐渐地培养起空间的观念,但是由于我们很多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只注重让学生们学会基本的计算,忽视了培养学生们的思考能力和抽象思维的培养。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多方法、多渠道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们不但善于利用身边的生活经验来思考,更善于将数学中的概念与生活实践经验中不一致的地方,多做思考。这样才能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