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职业教育 >信息教师信息检索行为

信息教师信息检索行为

收藏本文 2024-01-15 点赞:30073 浏览:14141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信息的利用频率越来越高。探讨不同用户群的信息检索行为,发现其特点和差别,认识其规律,可进一步更新和改善已有的信息检索行为模型,更好地满足特定读者的信息需求。本探讨以信息检索行为的相关论述为基础,以高职院校教师的信息检索障碍与信息检索活动两方面着手,着重对高职院校教师信息检索行为的近况进行了深入浅析和探讨,并浅析其理由来寻求解决不足之道,探寻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与科研历程中的信息检索规律,以期提升资源效用。高职院校教师的信息需求体现为以课题为中心的信息资源选择,通过检索实证浅析可以得出当前高职院校教师信息检索行为有着以下主要不足:教师信息意识薄弱检索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馆藏资源匮乏怎么写作水平有待大幅提升;社会支持系统不够改善,信息效用有待拓展。最后本探讨提出了加强教师信息检索教育、英语教育、建立改善社会支持系统的对策倡议。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论文信息意识论文信息需求论文信息利用论文信息检索行为论文

    摘要5-6

    Abstract6-7

    致谢7-10

    第一章 绪论10-15

    1.1 探讨背景与作用10-11

    1.1.1 探讨背景10

    1.1.2 探讨作用10-11

    1.2 国内外探讨近况11-13

    1.2.1 国内探讨近况11-12

    1.2.2 国外探讨近况12-13

    1.3 论文探讨目标13

    1.4 要解决的不足13-14

    1.5 论文的逻辑结构和探讨策略14-15

    1.5.1 论文的逻辑结构14

    1.5.2 论文的探讨策略14-15

    第二章 信息检索行为论述基础15-20

    2.1 信息检索行为的相关概念15-16

    2.1.1 信息与信息需求15

    2.1.2 信息行为与信息检索行为15-16

    2.2 信息检索行为探讨的起源与进展16-17

    2.2.1 信息检索行为探讨的起源16-17

    2.2.2 信息检索行为探讨的进展17

    2.3 信息检索行为探讨的论述及类型17-19

    2.3.1 贝尔金的情报认知论述17-18

    2.3.2 德尔文的作用建构论述18

    2.3.3 库尔梭信息搜索历程及其论述18

    2.3.4 信息检索的类型18-19

    2.4 信息检索的策略与步骤19-20

    2.4.1 信息检索的策略19

    2.4.2 信息检索的步骤19-20

    第三章 高职院校教师信息检索行为浅析20-28

    3.1 以课题为中心的信息资源的选择与检索20-21

    3.1.1 高职院校教师信息检索途径浅析20-21

    3.1.2 高职院校教师网络信息资源检索浅析21

    3.1.3 高职院校教师信息检索工具浅析21

    3.2 高职院校教师信息检索障碍浅析21-23

    3.2.1 高职院校教师信息检索的障碍22

    3.2.2 高职院校教师消除信息检索障碍的对策22-23

    3.3 高职院校教师用户检索行为探讨的一般性不足23-25

    3.3.1 高职院校教师检索用户与网络用户检索行为23-24

    3.3.2 高职院校教师用户与检索系统的互动模型24

    3.3.3 高职院校教师用户开展检索行为探讨的策略24-25

    3.4 高职院校教师用户检索行为特点浅析25-28

    3.4.1 一般用户的网络检索行为特点25

    3.4.2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用户特点25-26

    3.4.3 高职院校教师用户检索行为特点26-28

    第四章 高职院校教师信息检索行为有着的不足与对策28-34

    4.1 高职院校教师信息检索行为有着的主要的不足及理由浅析28-29

    4.1.1 教师信息意识薄弱,检索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28

    4.1.2 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匮乏,怎么写作水平有待大幅度提升28

    4.1.3 社会支持系统不够改善,信息效用有待多方位拓展28-29

    4.2 改善高校教师信息检索行为的基本对策29-34

    4.2.1 加强高职院校教师的信息检索教育,提升其获取信息的能力29-31

    4.2.2 加强高职院校教师英语教育,提升用户网上语言运用能力31-32

    4.2.3 建立和改善社会支持系统,充分发挥图书馆信息资源效用32-34

    第五章 结束语34-35

    注释35-37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