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职业教育 >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站

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站

收藏本文 2024-01-14 点赞:11418 浏览:4628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的思想方法和实际应用价值等渗透到各个领域。当前,数学教学有着这学生实践能力差的现状,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意识成为了广大教学工作者的一大要务。这就要求我们要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来提高其数学的生活实践能力,那么我们要如何做呢?

一、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使数学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应使学生获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认识和理解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时,善于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其次,使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发展多样化的解题方法,由于不同的学生在认识方法上存在着差异,他们有不同的解决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所以应当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如在认识平等四边形和梯形时,可以鼓励学生从边的特点看,也可以从角的特点看,还可发从这类图形与其他图形(长方形等)的区别来看。这样就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在更深的层次上认识所学的内容。又如,组织学生通过合作探索“借助不同参照物确定物体的位置,并画出示意图”和“在方格纸上连接用数对表示的点所构成的折线”时,可以几个人一个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完成这样一项任务。由一个同学描述从家到学校要经过的主要建筑物,其他同学按他所说的画出示意图,同学之间可以对描述是否准确、示意图画得是否清楚展开讨论,提出修正意见,最后形成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描述方法和示意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一方面可发了解到大家合作从事一项工作的意义,另一方面可以了解不同的同学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看法。

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到学生能够探索的,教师不要代替;学生能够发现的,教师不要去暗示。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主动活动的空间,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探索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创新意识、实践能力都得到发展。我在这节课教学活动中,当呈现一定的素材后,就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并为他们提供了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机会。虽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尝试起来有的学生感觉到有点困难,但我还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让他们借助同桌讨论的形式,在研讨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的碰撞,在不同的算式中,解决算理的问题。周玉仁教授曾说过:同伴的讲解要比老师的讲解更容易会学生接受。所以,我们一定要相信学生间相互交流是非常有效果的。经学生自由探讨,主动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让学生汇报。在学生汇报中提问,质疑过程中明理,在明理后得到提高。

三、接近生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因此,数学学习必须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才会显示其价值和魅力,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运用数学,才能真实地显现其数学学习水平。
如在教学“比一比”时,通过找教室周围的物体的长短高矮的比较,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
如在学习“认位置”后,回家观察一下自己的卧室,并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一下卧室内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然后说给爸爸妈妈听。观察一下自家房屋周围、村庄周围都有些什么,到学校后,和小伙伴交流。
又如在学习了“统计”后,问学生你准备统计什么?这一环节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学而有用的喜悦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之一。一年级的小孩子正如他们在课堂上所说的那样,“我把我的书包分类清理好了”、“我学会了数数,上次家里来了好多客人,我就知道摆多少双筷子了”、“我

源于:查抄袭率本科www.udooo.com

学了加减法,就可以帮助妈妈上街写菜,不会算错钱了”,也就像家长说的那样,“我的孩子回家把他的玩具和他书包里的书都分类收拾好了,真不错!”“我的孩子现在都会自己看钟去上学了”。可见,新教材在培养学生数感和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劳动意识,体现学习有价值的数学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四、注重实践操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把人类的知识成果转为人体认识的过程,科学家的认识过程是一种生产新知识的过程,而小学生的认识过程则是一种再生产知识的过程。如果教师能为他们创设一个实践操作的环境,让他们动手摆摆、弄弄,加大接受知识的信息,使之在探索中对未知世界有所发现,找到规律,并能运用规律去解决新问题,这样使他们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学习。
操作不是单纯的身体动作,而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着的。操作中学业生不但要观察、分析、比较,还要进行抽象,概括,从中发展思维。
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学生用多种方法数出长方体有6个面。这时,老师追问:“为了不重复也不遗漏可以怎样数呢?”“逼”着学生思考,最后得出数面的一般方法是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共有6个面。学生认识什么是相对面后,再引导观察比较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你发现了什么?再一次“逼”着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有的用手摸一摸,有的用直尺量,有的把两块一样的长方体拼在一起,有的把长方体相对的面沿着外框画在纸上比较,等等。通过动手实际操作初步感初步感知相对的面的大小、形状一样。接着,教师用取下长方体相对面的方法验证大小、形状一样。通过一系列操作、观察 、思考 ,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面的大小、形状一样。这样学生在思维中操作,在动手中思维,使思维得到发展。
总之,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它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来于生活、归于生活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知识。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