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安全工程 >建筑设计中人居环境理念

建筑设计中人居环境理念

收藏本文 2024-01-25 点赞:25243 浏览:11753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人类的居住环境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变化的,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居住环境。人类的居住环境已有了大的改变, 变得越来越科学和舒适了。本文探讨了建筑设计中的人居环境理念。
关键词:建筑设计;人居;环境;理念
人类的居住环境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变化的,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居住环境。人类的居住环境已有了大的改变, 变得越来越科学和舒适了。但随着工业的发展, 城市人口的密集, 大气的污染, 人们的居住环境也受到了威胁。现代的人居环境, 随着这个日新月异、急剧变化的后信息时代的到来, 人们希望从传统中找到精神的家园, 以弥补快速发展带来的心理失落与不安; 使人们的生产、生活与自然和建筑的平衡发展达到近乎人类生存法的完美境界—一“ 天人合一” 。在人居环境中,环境与人不可分割,人具有与环境同化的特性。本文着重探讨了建筑设计中的人居环境理念。

一、场所精神是建筑设计的灵魂

1、建筑设计应表达场所精神

场所精神体现了人与历史的联系,也是建筑生命的延伸。特定时空中,每一座特定的建筑以其与空间的互动表达着自己的依据与选择,与超时空的全体人类共同进行着整体性的文明创建,从而获得了超越自身的时空拥有,居者也获得了一份深植于历史的安定感。因此,场所精神是建筑设计形而上的终极精神追求,可以使人自我确认、产生信赖和归属感,也让人们从中获得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获得了更好的存在根基。
地域建筑文化是居者引以为傲的资本。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地域建筑特色趋同,面目雷同、平庸使人们感到“有家难寻”,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缺乏引发了生存危机。亚洲建筑师协会曾讨论过建筑和城市的“特色危机”,提出建筑与城市设计应解决好以下问题:建筑与城市结构问题、形态问题、绿化系统问题、道路系统问题、标志系统问题、自然景观系统问题、集体记忆和认知地图问题以及城市色彩系统问题,这些都是建筑设计中应考虑的重要问题。

2、场所精神根植于人居自然环境之中

不同地域有不同的环境特征,场所精神体现为居所与自然地形、地貌、日照、气候条件、水文地质、植被环境等有机结合,形成被人感知的、有意义的结构整体。作为人与自然相似度检测的建筑,物质上应有利于人类栖居的空间环境,精神上应表达居者的存在。建筑空间的场所精神应充分表达地方自然生态环境特色,就像“杏雨春花江南”和“铁马秋风塞北”表达不同的自然生态景观一样,体现场所精神的建筑像植物一样落地生根,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3、场所精神的交融和演变

建筑设计作为一种结果,既根植于自然环境,又要表达人类广袤的社会文化,包括异域外来文化,以推动建筑的不断发展进步。建筑空间场所不仅表现为与自然环境、地域文化的交融,还通过吸收外来文化使场所精神得以发展演变。 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因其社会历史形态、人居社会时空环境的差异,造成了建筑文化整体上的时空性和多元性。地域性民族性的建筑文化不断融入世界建筑文化,被其所吸收,在多元共存 、相互补充、彼此互动同发展,只有激发丰富多彩的地域建筑文化的生命力,促进世界建筑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和而不同”的建筑与城市面貌才能更好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建筑不是终结,发生在这个载体上的经济与社会活动的开始与延续才具有终极意义。这也是建筑文化多元与统一的根本,离开这个意义,“多元”可能失去其价值,“统一”则会变得僵化、死板。场所的稀缺性固然具有样板与标本价值,但场所精神对社会活动的推动作用才是关键。而稀缺的场所,凤凰涅槃后重新焕发的对社会活动的推动力,更具有社会层面的审美价值。世界范围内有很多城市复兴的例子,如英国的海伊镇,西班牙的毕尔巴鄂巴塞罗那等

二、充分利用自然元素,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人居环境的建筑设计强调自然和生态环境,突出建筑等人工元素与绿地、水体等自然元素的结合。自然环境是不可再生资源,是衡量现代建筑价值的硬标尺,影响着建筑人居环境的质量。一项针对上海高层住宅区居民的调查显示,绿意盎然的自然环境和活动场地是居民关注的最敏感和最重要的内容,超过了对电梯质量、楼内环境卫生、房型设计、商业怎么写作设施、物业管理水平的关注,排在第一位,表明了人们对自然的渴望。日本的一项调查显示了相同的结果,56.3%的被调查者认为“树木花草多”是舒适的环境所应具备的条件,居各项条件之首。人居环境理念下的建筑设计应注重与场地条件的结合,充分尊重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尽可能保留和凸显自然环境元素,结合自然生态条件设置水景、湿地、植栽以及相应的小品、建筑,讲究自然生态与人工的有机融合,创造良好的生态休憩环境。因此,自然环境与人类行为、感受的相互协调,是建筑与环境设计的基点,“以景养心,以境养人”。人与自然长期互动,人的意识中自然元素具有强烈的暗示力量,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环境安全感的创造

1、具有可防卫的领域感

建筑设计应注意把建筑空间划分为层次分明的领域,各领域有明确的、针对不同人群的属性,保障各功能空间单元具有内向的聚合性,各建筑、组团、院落和建筑内各分区等有明确的出入口,避免四通八达。领域属性明确,有利于人们形成对领域空间的认同感、归属感。空间领域层次渐进 (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院落半私有空间——私有空间),领域层次越深入,私密性和安全感越强。

2、具有可实现的私密度

建筑设计应注意把建筑空间划分为私密程度不同的功能分区,公、私分离,动、静分离,避免不愉快的行为及视线干扰。以住宅为例,居、寝分离,内外有别。卧室作为居住体中私密性最强的场所,在良好的光照与通风之外,宜配有单独使用的卫生间。

3、具有可管理的安全性

一是建筑环境界面安全。应具备防滑、防坠落等防护措施,注意室外环境水景的水深、水体洁净度、岸高、构造的安全度,避免选用有毒、有刺的植物品种,傍水、临崖的步道、游戏场地及运动场等安全防护措施要齐全,确保老、幼、弱、病、残人员及设施的安全,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计等。二是水、电、电梯、消防、监控等设备的安全。三是卫生防疫安全。垃圾管井和垃圾收集间不利于健康,应将其取消,密闭式或移动分类存放垃圾箱是较好的选择。四是治安安全,包括户外安全监控、遥控设施等先进防卫技术的应用,避免监控盲点、治安死角。

四、照顾特殊人群的需求

1、关心老年人和儿童

随着老龄人口逐年上升,对老年人生活设施及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视,是引导建筑师转向以人为本、实现生命价值的人居环境思想的飞跃。建筑师关注并完善老年人和儿童文化教育、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等设施,营造满足全年龄化需求的人居环境。建筑规划应整合民生政策、经济模式和科技系统,创新人居模式,合理安排老年人生活、健康、文化活动场所及设施的配置,突出为老年人和儿童创造亲善、积极、互动的邻里交往场所与氛围,为形成社会和谐、家庭和睦的人居环境创造条件。关注行为特征、体现创意思维、凸显艺术品位的雕塑小品、绿地、庭院及家具

源于:查抄袭率职称论文www.udooo.com

等文化休闲设施能够丰富老年人生活,激发儿童活力。建筑设计中既要提高老年人和儿童的生活质量,使采光、通风优越,空间、尺度适宜,又要重视其活动的特殊要求。通道满足轮椅、手推车等设施的使用,浴卫设施界面材料安全,便于照料和护理,扶手、照明和呼叫装置也应合理设置,方便老人和儿童的安全使用。

2、重视残疾人

建筑中的物质障碍是阻碍残疾人参与社会活动的主要因素。残疾人要以平等的条件完全融入社会,就需要为他们创造一个无障碍的建筑空间环境。全年龄与所有能力的人群能够共同愉快地生活,这才是人类共同追求的和谐社会。因此,建筑设计应协助失能人士克服诸多困难与障碍,鼓励残疾人与城市环境的良性互动。

3、方便外来人群

当今的人际交往突破了时空与模式的界限,创造了多样化的机会。让包括外国人在内的所有社区来访者感到便利、舒适和亲切,有助于树立良好的社区形象,提高社区的地位和竞争力,并能创造新的机遇。建筑设计不仅要为外来人群提供便利,丰富建筑空间环境,还要进行深入而细致的空间与界面的推敲和环境布局。例如,设立富于创意的、清晰的空间标识系统,提供国际化的、涵盖医疗、防灾、交通、游憩的城市怎么写作信息站,对外来者的接待怎么写作向居留延伸。
总之,对人居环境的探讨, 一直以来都是建筑界所关注的问题。无论在建筑节能, 降低建筑能耗, 还是在提高人居舒适度, 创造新型的住宅建筑, 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陈锐,柯荣来. 从人居环境角度谈景观设计和场地规划[J]. 现代农业科技, 2008,(11) .
[3]张威,张恒庆. 生态足迹方法:辽宁省2005-2007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0,(06) .
[4]王红瑞,刘晓燕. 水资源紧缺对北京市GDP增长造成的不利影响分析[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4) .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