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安全工程 >对于走近走近矶崎新

对于走近走近矶崎新

收藏本文 2024-02-07 点赞:3701 浏览:1230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建筑有时间性,而构想是没有时间性的,它会长久地保留于思想的空间,成为一种消解时间界限的建筑史。阅读这部建筑史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建筑与社会的对应关系,也是了解现实建筑的有益参照。
关键词:未建成思想;建筑构想;未建成的建筑
Abstract: Construction was timeliness, conceived is not time-sensitive; it will long remain in the space of ideas, digestion time limits of architectural history. Read the history of this building can be a mor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architecture and society, but also to understand th

源于:论文的基本格式www.udooo.com

e reality of building a useful reference.Key words: uncompleted thinking; architectural conception; uncompleted building
:A
引 言
矶崎新1931年7月17日出生于日本大分市,1954年毕业于大学工学部建筑系。1961年完成大学建筑学博士课程。1967年获日本建筑学会大奖,1963年创立了矶崎新设计室,自此成为几十年来活跃在国际建筑界的大师,作品众多,获奖无数。 于20世纪六十年始实践,以新陈代谢主义的设计成名。此后他的建筑里融合了来自多方面的影响。其作品兼取东西方文化的设计思想,将文化因素表现为诗意隐喻,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其作品多为大型公共建筑,设计风格尤以创新、有气魄著称。他参加深圳文化中心竞赛获胜的方案已在实施中, 是日本知名建筑师。
作品包括:美术馆、艺术馆、歌剧院、天文台、办公大楼和居住区。他设计了大量著名作品,尤以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迪斯尼总部大楼、日本京都音乐厅、德国慕尼黑近代美术馆、日本奈良百年纪念馆、西班牙拉古民亚人类科学馆、美国俄亥俄21世纪科学纪念馆、意大利佛罗伦萨时尚纪念馆、日本群马天文台、中国大剧院方案竞赛等最为著名。

1.设计风格

矶崎新在设计的色彩和风格等形式上相当大胆,其创造力和细节设计能力成为其独特的设计标志。像日本其他建筑师一样,矶崎新的工作深受当地文化的影响,但也展示了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微妙的幽默感。在他尽力将传统信仰和西方文化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其作品达到了一个臻于完美的境界,即作品兼取东西方文化的设计思想,将文化因素表现为诗意隐喻,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

2.设计特征

矶崎新运用简单的几何模式营造出结构清晰的系统和高水准的建筑技术,他常将立方体和格子体融入现代时尚之中。其作品通常简洁、粗犷却不显自大,圆拱状的屋顶是他设计的主要特点。他能利用不同的结构和造型创造出大量的空间,并努力使边缘看起来更为柔和。在设计时,矶崎新一般先在脑海中勾勒出大致图形,然后将其转换为一种清新、多彩、纯粹和深刻的几何模式。
矶崎新所设计的建筑具有相当强烈的视觉效果,尤其对比和着重之处更显鲜明。他曾经说过,建筑学就是由建筑师所操控的建筑形式和结构。对光、格局、空间体积等的充分利用是矶崎新的建筑备受人们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他的作品不但有其内在意义而且更显额外活泼和动人心弦。他设计的室内空间简洁明了,单纯的合成结构提供了较为中性的合成空间。

3.“未建成”思想的提出与发展

3.1“未建成”思想的提出

“未建成”和作品的消逝一样,实际上是使“作品”更为完美,更具有研究价值和再阐发的可能性。矶崎新则将之表述为,“用混凝土或钢材等建起的建筑,不管是怎么建的,余下的只是社会责任问题。但是不可思议的是,对未建成的建筑,及事先知道建不成,但仍思考规划了的东西,会产生一种反复不停地叙述的”,“建筑的历史是包含了这些未建成部分的历史”。“未建成”这一概念由矶崎新于2001年在个人建筑展上首次提出,并在同时出版的《未建成/反建筑史》(意思是未建成的建筑的历程)一书中进行了深入阐述,他认为“反建筑史才是真正的建筑史”。“所谓近代建筑,就是一场寻求可能性梦想的运动”,矶崎新说,“建筑历史学家们也参与了这场运动,历史性的记述往往是对事物的纯粹的发生情况忠实地加以记录,因此现代建筑所留下的资料中大多是未建成作品也很容易理解。如果说建成的建筑构成了‘建筑史’,那么未建成的建筑就可以称作‘反建筑史’了吧”。

3.2“未建成”思想的内涵

在矶崎新看来,建筑是一种社会性行为,也是一种有生命的成长,建筑同样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着历史,表述着城市和艺术的发展历程。其中包含在从建筑思想到建筑实践的各个环节之中,体现出建筑师对于建筑的不同思考。或许,“未建成”的意义在于有着社会责任感、先锋意识的先行者的思考轨迹,在于民间话语和民间创作的生存历程。即使在他部分声名赫赫的“已建成”作品中,也充斥着“未建成”的因素。矶崎新的装置作品《电气的迷宫》完成于1968年,当作品在第14届米兰三年会上展出时,他赞成右翼分子捣毁自己的亲手力作。于是,在后来的数十年间,《电气的迷宫》以悬而未决的“未建成”身份,作为一个“艺术事件”,对欧洲先锋派产生深远影响,促使福柯、德里达等后现写作技巧论学家将探究的目光转向东方。
实际上,矶崎新一直认为,随着一个作品的建成,不仅它的缺陷昭然若揭,还会被融入城市,被蜂拥而上的媒体消解,然后被迅速淡忘。反而是没有建成的作品,有不断被挖掘、阐释的可能性。在矶崎新看来,它们意味着另一层次之上的“建立与存在”。正如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中所说,能让城市寻访者们发现“你不复存在的故我或者你已经失去主权的东西”。

3.3 “未建成”思想的现实意义

矶崎新还有一个重要观点,就是重要的未建成并非仅有建筑史的价值,它实际上还受限于人们当时认识和建造水平,一旦时机到来,未建成是可以积极地转化为建成的。他实际上赋予“未建成”一种更为多向而积极的意义,它不再满足于在“业内”的冲击力,而且开始改变“未来”的现实。
在矶崎新看来,建筑是社会性的行为,建筑也是生长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在从建筑思想到建筑实践的各个环节之中,体现出建筑师对于建筑的不同思考。“未建成”建筑是由于种种现实原因或技术原因未能实现的建筑构想。
2004年在青岛雕塑艺术馆展出的“未建成”建筑展内容主要有已有模型、电气的迷宫、新制作的模型三大部分,展出形式为建筑作品模型、平面效果图以及DVD放映。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矶崎新大师的重要代表作《电气的迷宫》在这次展览中一展神秘的面容。这件巨大的装置艺术作品表达了大师对未来城市及城市中哲学、美学的思考。
建筑有时间性,而构想是没有时间性的,它会长久地保留于思想的空间,成为一种消解时间界限的建筑史。阅读这部建筑史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建筑与社会的对应关系,也是了解现实建筑的有益参照。因此,在展览中,矶崎新特意选择了部分已建成与“未建成”项目同时展出,以作为一种“未建成”与“建成”之间转化关系的揭示。
中国建筑批评家范迪安评价矶崎新说:“在国际现代主义建筑已经提供了大量遗产的条件下,他不是顺从已有的建筑观念和主义,而是以批判性的视角重审建筑的现代进程,及其本质意义。在某种程度上说,他首先是一个建筑精神的探险者,他的探险精神和意志源于他对一切已有建筑秩序、规则、方法和风格的怀疑,他的目光穿越了建筑与城市、结构与规划、自我与社会的界线。”

4 结 语

这种“未建成”的意义,就在于有着社会责任感、先锋意识的先行者的思考轨迹。走近这位充满哲学气息的老人,对于我们思考和讨论中国当下的建筑状态以及中国人对于建筑这一表现公共属性、思想属性与历史属性的独特艺术所在,显然有着现实的意义。在这位崛起于上世纪60年代末、73岁高龄的建筑大师的思考中,建筑已经远远超过了一种技术性的操作。事实上,他的主要兴趣已经不是设计中使用什么新技术和材料,而是为人们提供精神居所。这位有着深厚建筑学造诣的大师,所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建筑———这个作为作品的存在本身,还带来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思考:关于城市、关于未来,关于我们。

参考文献:

1、(日)矶崎新 著,胡倩,王昀 译《未建成/反建筑史》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09

2、伊塔洛·卡尔维诺. 张密 译《看不见的城市》译林出版社2012-4-1

3、《大科技(百科新说)》2009年05期《矶崎新:“未建成”的建筑大师》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