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安全工程 >临潼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存在问题分析和对策结论

临潼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存在问题分析和对策结论

收藏本文 2024-02-25 点赞:15463 浏览:6140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通过对临潼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旨在为秦岭北麓今后各类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对进一步控制渭河流域土石山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减少入黄泥沙、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主题词:水土保持问题分析对策思考

1概况
临潼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一期规划为五年(2008~2012年),涉及土门河、南韩、豹子沟、戏河、零河五条小流域,这五条小流域全部位于临潼区东南部,地貌为典型的骊山丘陵黄土沟壑区和黄土台源区。项目区内沟壑纵横,土层深厚,耕地以坡耕地为主,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适宜农作物和杂果生长。项目区土壤浸蚀模数为6208t/km

2.a,每遇暴雨,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按照省水利厅、财政厅关于临潼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的批复,临潼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计划分五年实施,共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4.54km2,截止2012年六月,临潼区已完成了2008~2011年四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任务,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3.35km2,其中新修基本农田475.21 hm2,营造水保林1258.78 hm2、经果林557.88 hm2,封禁治理3042.75 hm2,沟头防护2.25km,植物护埂155km,田间道路24km,全面超额地完成了各年度下达的计划任务,顺利通过了年度省市联合验收。
2存在问题

2.1时间仓促,前期工作不够细致

由于留给设计阶段的时间很有限,使得方案设计较为粗糙,呈现出前期工作不够细致的现状。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设计人员为了按时完成设计任务并及时报审,来不及深入田间地头,一条沟、一道梁、一个村、一个组地进行实地勘踏,使得设计时第一手基本资料不够翔实,项目实施当中图斑变动比较大;二是不同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涉及水利、土地、林业、农业等部门各作各的规划,各作各的设计,往往造成同一地块、同一图斑布设了不同的措施,治理工作难度加大,甚至无法实施。

2.2点多面广,治理措施不够集中

该项目从2008年至2011年四年共计下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4.54km2,涉及土门河、南韩、豹子沟、戏河四条小流域,牵扯4个乡镇42个行政村,工程措施点多达65个,平均每条流域16个工程措施点,措施类型囊括了新修基本农田、营造水保林、经果林、封禁治理、沟头防护、植物护埂、田间道路等各种类型。显然,点多面广,使得治理措施很不集中,呈现出对一条流域治理了,但却是“蜻蜻点水”式的治理,未能就整个小流域进行全面系统的治理。

2.3 投入不足,项目建设后继乏力

项目区所在的骊山丘陵沟壑区属于秦岭北麓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区域之一,土壤侵蚀模数最大达6208t/km2.a,农民生活水平较低,生产生活条件困苦。由于投入的不足,使得项目建设后继乏力。主要呈现两个特点:一是一期规划(2008~2012年)投资标准为每平方公里30万元,结合项目区地形破碎现状及人工费、材料费等各项目费用不断上涨的现状,从打造精品工程、样板工程的角度来看,投资标准明显偏低。二是除财政投资外,地方财政配套及群众自筹、投劳折资所占比重较大,况且区县财政配套及群众自筹往往都难以落实。这主要是目前农村大多数农民工先后进城务工,村内留下的多是老年人和少年儿童,群众既不愿意缴纳自筹,也不愿意腾出时间投劳折资,这就使得投资中很大比重落空。

2.4 重建轻管,整体效益难以发挥

尽管水土保持生态治理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但纵观近年来项目治理情况,不难发现重建轻管现象十分严重,项目整体效益难以全部发挥。一是管护责任落不实,缩短了各项措施的使用寿命。临潼区年降水量550mm左右,且年际年内降水分配不均,干旱年年发生,常常导致林草植被大量枯死,林草措施效益未能正常发挥。另外,由于洪涝灾害,新修的基本农田、沟道工程等措施水毁现象也十分严重。二是水保监督执法责任落不实,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现象较为

源于:毕业论文致谢www.udooo.com

严重,特别是滥坎滥伐、陡坡开荒、修路、采石、开矿等,都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有的地方甚至出现破坏大于治理的恶性局面。
3对策建议

3.1 坚持科学规划思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针对临潼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和自然条件,要坚持科学规划思想,打造精品工程意识和建设示范工程导向,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给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明确指导思想,着眼项目区生态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着力把水土保持与农田基本建设、退耕还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着重把小流域治理融入到农村经济工作中,探索出一条生态改善、农民增收、经济发展“三赢”的路子。二是围绕山、水、田、林、路等诸多方面,相关部门联合起来,以小流域为单元,坚持综合治理思路,统一规划,集中连片,分步设施,规模治理,落实责任,实现生态效益及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三是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充分发挥生态自然修复功能,对天然植被较好、人口密度较小、生产力水平低的地区,实行生态移民、封禁治理,建立永久生态保护区;对生态脆弱、人口集中、经济发达的重点治理区域,通过“小治理、大封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2 不断优化规划方案,切实搞好项目前期

在项目前期工作中,设计人员一定要深入项目区现场踏勘,把项目区基本情况摸清,方案制订后要不断优化规划方案,增强项目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操作性,尽可能减少或避免项目实施期间在规划方案、技术方案等方面的变更,为下一步有效实施综合治理奠定基础。特别要注意,一是要切实搞好下期科研与上期科研之间、科研与年度实施计划之间的充分衔接,避免脱节现象存在。二是在编制实施方案当中,要逐乡镇、逐村组、逐山头地块搞好项目设计,以小流域为单元,从分水岭到坡脚,从沟头到沟口,从上游到下游,梁、峁、坡、沟、岔统一规划、一次设计,多措并举,突出重点。

3.3 保障投资足额到位,建立多元投资渠道

鉴于水保生态工程为公益性项目,作为项目建设单位,要积极争取市、区县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促使项目涉及的市、区县财政配套资金足额到位。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注重工作方式,积极引导群众缴纳自筹或投劳,保障项目建设资金全部到位,满足项目建设需要。特别是要积极做好水保监督执法工作,维护《水保法》权威;建立健全奖罚机制,有效采取竞争、拍卖、股份合作等形式,出让项目区治理范围,激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水保生态环境建设中来,不断增加多元化水保生态建设投资渠道,为生态环境建设注入增添活力。

3.4 建立后期管护机制,保障发挥治理效益

常言道“三分建、七分管”,项目建设效益发挥的好坏,关键在建后管理。为了巩固水保生态环境治理成果,项目建设单位要不断探索和完善建后管护机制,加强预防监督工作,保障治理效益的持续发挥。一是要实行项目建后预防监督巡查制,坚持监督执法工作责任制,公开承诺制,明确在项目区内开展预防监督执法的内容、程序,措施和要求。二是要加强水保管护队伍建设,聘任县、乡、村管护员,形成有效的管护队伍,落实责任,形成水保工程有人管、林草措施有人护的管护机制,建立正常有序的水保生态建设新秩序,为工程长期发挥作用保驾护航。三是制定项目管护方案措施和项目区《管护公约》,签约到户到人,权责清楚,奖罚明确。对治理开发的成果通过法律形式给予认定,工程建成后及时移交受益方,明确受益方的管护维修和使用责任。四是加大宣传力度,不断营造水保生态环境建设的良好氛围,促进项目区内水保生态工程效益的持续发挥。

4 结束语

临潼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是临潼区水土保持工程中的骨干工程。该项目一期工程从2008年实施以来,已连续实施了四年。如今,土门河、南韩、豹子沟、戏河、零河五条小流域,较前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归根结底,是坚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结果,是以治理促开发、以开发促治理的结果,是把小流域的资源优势变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的结果。随着治理步伐的不断加快,随着治理思路的不断拓宽,随着治理资金的不断增加,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定能实现整个流域的综合治理,定能实现治理一条流域、增添一片蓝天、发展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的既定目标。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