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安全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收藏本文 2024-01-17 点赞:5444 浏览:1804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语文是学习、工作的基础和工具,语文教师必须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信任学生,把学习

源于:毕业设计论文总结www.udooo.com

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以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能力,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素质教育;教学策略
语文学科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乃至各种能力上起着重要作用。素质教育的小学语文教学,是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着眼于学生及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以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生、活泼、主动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教育,体现主体性、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原则。素质教育的小学语文教学,主张学生生动活泼地自主学习语文,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方法,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不是督促学生做大量应试篇章或练习册,而是要积极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多写课外笔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习惯和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一、交流情感,培养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

语文课其实是一门实用性和趣味性很强的学科,造成目前一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一种惧怕心理,觉得语文课枯燥,难学的现象。这种现象追根寻源,其根本原因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生动活泼的语文教学过程变成枯燥无味的单纯知识传授,在确定语文教学任务时,只讲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不讲发展情感,意志性格。对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显然估计不足。根据学生的好胜心理,应引进激励的竞争机制,增强交流锻炼的机会,消除胆小怕说,不敢交流等心理障碍。语文课上的师生情感交流,教师突出的是语言交流的过程,也就是说,鼓励学生大胆交流,有什么说什么,使课堂气氛轻松、和谐,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教师鼓励得越多,学生就有成功的喜悦感。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应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因此,教师要尽可能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群体中去,这时老师每一个期待的目光,会心的微笑,赞许的点头,亲切的抚摸,就会使学生感到一种爱的鼓舞,一种感情的交融,从而使他们在无拘束无压力的课堂上自由地学习,对学习语文自然而然就增强了信心。

二、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能认识到,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动力,调动学生的兴趣对培养其能力十分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注意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和形象性、生动性。语文课堂的导语往往能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导语设计得巧妙,语言生动,能起到诱发学生兴趣,集中注意力的作用。例如:《五彩池》这篇课文主要是写四川松潘旅游胜地藏龙山的五彩池的美丽和神奇。上课时,我以五彩池的传奇故事导入新课。借此唤起学生对“五彩池”神往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急于欣赏的兴趣。导语是这样设计的:“我小时候听奶奶讲,西方有座昆仑山,山上有个瑶池,那是天上的神仙住的地方,池里的水好看极了,有五种颜色,红的、黄的、绿的、蓝的、紫的。奶奶是哄着我玩的,我去当作了真的,真想有一天能遇上神仙,跟着他腾云驾雾,飞到那五彩的瑶池边去看看。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看看这个神奇瑰丽的五彩池呢?其实,这个五彩池不在天上而在人间,它就在四川松潘的藏龙山上。这节课,老师就带领你们一起去欣赏《五彩池》”。由此进入新课的学习,学生自然是兴趣盎然。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由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学生唯书唯师。如果教师不重视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就会致使学生思维僵化、思路闭塞。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独立思考,训练求异思维,要注意以下几点:
1、找疑设疑,激发思维。有意识只制造矛盾,找疑设疑,强化学生进行思考来解决问题。如教《蓝树叶》一文时可以问:你们见过的树叶是什么颜色呢?李丽画的树叶为什么是蓝色呢?这样通过制造矛盾来达到教学目的。
2、比较对照、促进思维。比较是人类思维的基本方式,是创造思维的重要方法。教学中多引导学生比较对照,有助于开拓思路,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如教完《课间十分钟》就可以把平时学生写课间活动的作文拿出来与它相比较,看看人家怎么写,重点在哪里,如何安排顺序等等。
3、设题想象,开拓思维。学生的内心世界充满神奇和向往,教师要根据这一心理特征不失时机地编织启发想象题,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扩散思维。
最后,还要对学生进行适度的心理教育,重视课堂教学的心理卫生和学生体智力因素的培养,培养他们具有完美的心理道德品质,顽强的意志,善于合作,使他们胜不骄,败不馁。

四、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一是让学生学会理解词语。二是让学生理解句子。因为理解句子是读懂课文的基础。在教学时,老师要指导学生掌握理解句子的方法,提高学生自觉能力。通常采用抓关键词理解句子和结合上文理解句子。三是让学生学会分段和归纳段意。分段和归纳段意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学生掌握其方法规律。就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记叙文而言,分段一般按时间顺序、按空间变换、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按问题或事物的不同性质、按总分关系的结构、按空行为标志等划分;概括段意一般按缝合法、摘引法、取主法、标题法、合并法等进行。四是学会归纳中心思想。通常从课题人手、从理解作者议论和抒情的部分人手、从理解时代背景等方面进行归纳。五是教给学生自己评价学习效果。让学生学会自己出一份试卷考自己,出题前教师把出题的原则和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感受答题难,出题更难。这样不仅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且通过梳理知识、分析总结,锻炼了思维能力,真正达到了复习的目的。
总之,语文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语文本体的确立离不开学生主体学习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学生主体的学习是在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学习的语文本体的内容,教师主导的作用又体现在学生主体的学习和对语文本体的理解上。如果人为地把评价内容完全独立割裂,这也不是明智的做法。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课堂教学规律,彻底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才能走出目前语文教学“耗时多,负担重,效益低”的误区;才能把学生培养成思想健康,知识渊博,会学乐学,有独立性,创造性,主动性的跨世纪人才。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