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安全教育 >体育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体育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收藏本文 2024-02-18 点赞:16831 浏览:7192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针对青少年学生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如嫉妒、任性、孤僻、逆返心理乃至、犯罪等。本文通过在体育课上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法和手段,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其心理潜能,增强适应能力,预防、矫治学生心理问题的行为,促进学生生活上自理、行动上自律、评价上自省、心态上自控、情感上自悦,最终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一、提出问题

目前我国学生的心理问题总趋势是随年龄增加而递增的,据调查城市在校生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小学生约为13%,初中生约为15%,高中生约为19%,大学生约为25%,比同期国外要严重的多。从事心理学教学的海南医学院心理学副教授叶莜雯同志在分析“马加爵案”时称有两个问题值得关注:一是家庭、学校重孩子成绩,轻心理素质教育;二是家庭、校园等成长环境灌输给孩子的信息偏颇,导致孩子形成对社会的看法偏执,直接影响其为人处世,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常表现为偏执、自负、多疑、焦虑、冷漠、狭隘与狂妄。
当前青少年学生教育要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心理健康教育占重要地位。健康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身体健康,还包含良好的精神状态、健全的社会适应能力,即身心健康。青少年学生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如嫉妒、任性、孤僻、逆返心理乃至、犯罪等,迫切要求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国家教育改革正逐步向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关注个体的健康成长,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就为当今学校体育开展健康教育,尤其是长期得不到重视而疏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有了新的目标定位。据此精神,有关部门提出“使体育教育、健康教育和生活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体育”。

二、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充分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使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心理水平有一正确的认识,从而能针对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调整。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导致人格缺陷,因此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和需要。

三、与其有关的措施

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学校体育教育应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新生入学时进行心理普测,并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目前,学校的心理健康问题重视程度还不够,因而造成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各级领导、组织必须慎重对待并加以研究,以确保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并使他们能保持健康的发展。
心理健康知识认知教育,使学生树立健康的新观念,重视心理健康的维护,防治心理疾病。并开展心理咨询,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身体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使之更好的适应环境,保持心理健康。心理咨询活动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效果很好。
良好的体育学习心理教育,协助学生开发学习潜能,掌握科学的方法与策略,使学生学会、会学、善练,增进学习效果,纠正不良的学习心理与行为习惯。
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培养学生自尊、自信、忍耐、坚强,开拓进取、沉着果敢、互助合作、责任心强、乐观理智等品质。
情绪调控教育,协助学生发展稳定的情绪,学会调节情绪,防止情绪波动过大,避免心理失衡就情绪的整体而言心情愉快、情绪稳定,反应适度心理健康的人积极情绪如愉快、满意、高兴、欣慰、欢乐等占优势,身心处于积极向上的,充满希望的乐观状态。如果经常笼罩于消极情绪中,忧愁、焦虑、苦闷、恐惧、悲伤而不能自拔,闷闷不乐,行动无力,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同样,情绪稳定和反应适度也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
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理性的社会意识和观念,提高社会化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社会化的健康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在学习生活中,表现为乐意与同学和老师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自己的知心朋友,能客观评价他人和自己,喜人之喜,优人之优。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加强体育课和丰富各种课外文娱活动,使学生有健康的身体,为健康的心理提供稳固的基础。通过加强对学生体育活动的锻炼,使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结果与分析: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最早定义为“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症,而且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最新定义是:“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由此可见,健康包含着身心两个方面,过去那种重身体,轻心理的体育教学观念是不全面的。面对 2 1世纪的激烈竞争,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素质的地位和作用日趋突出,体育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得到重视,在认识上也越来越深入。未来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具有较全面的能力,而且要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智力发展、品德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意识、竞争能力、自主人格、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要受心理素质的影响。研究表明,早操能使大脑消除残存的睡眠抑制,为学习状态作好准备;体育课、课外锻炼和课

源于:论文参考文献格式www.udooo.com

间操可以使因学习而紧张的大脑皮层得到休息,解除抑制,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有效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体育工作者的一项新课题,其重要性也是显而易见得。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