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班级管理 >关于情态中职师生联系调查和情态化结论

关于情态中职师生联系调查和情态化结论

收藏本文 2024-02-12 点赞:4569 浏览:1177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师生关系在中职教育的情景中有着特别的意蕴,通过调查,得到了一个全国性的分析样本,从教师视角出发,采用文本分析与情态分析等方法,从“教师眼中的学生基础”等四个方面分析、梳理了中职师生关系的现状以及这种关系背后蕴含的意义。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师生关系;调查;情态分析
作者简介:朱孝平(1966-),男,浙江义乌人,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金华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浙江省特级教师。
基金项目:2010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职生专业课学习行为的研究”(编号:SC198),主持人:朱孝平。
1001-7518(2012)30-0028-04
师生关系在中职教育的情景中有着特别的意义,较之于其他类型的教育,例如普通高中教育,中职领域的师生关系更加复杂。师生关系可能给教师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专业发展与职业成就感的形成。
本文以中职骨干教师为研究对象,从“教师眼中的学生基础”、“教师眼中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课堂感受”、“教师对师生关系的期待”等四个方面分析、梳理了中职师生关系的现状以及这种关系背后蕴含的意义。

一、研究的方法

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获取研究资料,通过情态分析、关键词频度统计等方法获得相对量化的结果。

(一)研究的样本

中职一线的教师是研究师生关系的一个最好的样本群体。2012年暑期,受教育部委托,浙江师范大学承办了多个中职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这些教师来自于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任教于多个不同的专业,工作年限从2年到30年不等。选取其中的3个教学班作为研究对象,这三个教学班共有学员126人。

(二)调查的方法

1.问卷调查。问卷共设计了四个开放性的问题,从不同的侧面了解中职师生关系的特征。

问题一:请用一段话描述你所教的学生的学习基础。
问题二:请用一段话描述你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问题三:请用一段话描述你上课时的真实感受。
问题四:请用一段话描述你期待的师生关系。
共发放问卷117份,全部学员完成了四个问题的测试,收回问卷117份。
2.访谈。访谈是为了获得与研究问题相关的更加丰富的资料。与学员之间以问题研讨的形式进行访谈,进一步了解学员对相关问题的看法。在资料分析过程中,对于特别有意义的描述采用了跟踪访谈的方法,采用电话访谈或是E-mail交流获得案例性资料。

(三)资料分析的方法

情态分析的方法是当前国际上比较前沿的分析方法,在教师间对话的研究中获得了深入的应用。情态有多种含义,本文所指的情态是指“情感、态度”,即根据被调查者描述中反映的“情感与态度”来分析相关的信息与意义。
另外,在资料类属分析的基础上,提取有意义的关键词进行频数统计,用于量化分析师生关系的关键属性。

二、结果与分析

通过问卷、访谈以及案例提取获得了丰富的书面资料,从“教师眼中的学生基础”、“教师眼中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课堂感受”以及“教师期待的师生关系”四个方面对资料进行分析。

(一)教师眼中的学生基础

教师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眼中的学生学习基础,对出现比较多的以及比较有意义的关键词作了频数统计,结果见图1。
从图1可以发现,教师的描述中出现最多的是“基础薄弱”以及“参差不齐”,这两个词集中反映了一线教师对学生知识基础的评定,这与我们通过调查得到的学生学业水平存在“低水平、高分化”的状况是一致的,不同的只是描述的语言。除此以外,出现频数比较高的还有“学习能力差”、“习惯不好”、“厌学”等,透过教师描述的话语,我们可以发现,一线教师对学生学习基础的理解存在三个层次,即知识层次的“基础薄弱,参差不齐”;学习能力与习惯层次的“能力差、习惯不好”以及兴趣与动机层次的“厌学”。对于学生的学习基础教师也有“动手能力强”、“头脑聪明”、“有创造力”等相对正面的评价,但是数量比较少。
为了进一步分析这些描述背后反映的师生关系,我们采用情态分析的方法,对每一位教师的描述作了情态划分,即根据教师描述语言中呈现的积极或消极的“情感与态度”划分为五个等级,具体见表1。
根据上述划分,对所有教师的整体描述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见图2。
计算总得分为-144分,相对分为-144/117=-1.23分,我们将相对分划分为五个区间[-2,-1.2]、[-1.2,-0.4]、[-0.4,+0.4]、[+0.4,+1.2]、[+1.2,+2.0],以表明整体评价的积极程度,从结果上看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评价整体负面,即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高度不满意。这种负面评价,一方面反映了“真实”,即中职生的学习基础的确非常不如人意,要开展有效的教学困难很大,这样的负面评价对师生关系可能存在潜在的影响,教师对学生基础的“失望”会无形中引发各种负面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一线教师对学生学习基础的描述主要集中在文化知识方面,通过访谈得知,对学生评价比较正面的教师往往关注学生的其他特质,如动手能力强、对实践学习有兴趣等,这些教师的教学往往处于较好的状态,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要重塑职业学校的教学,首先要重塑一线教师的“学生观”,即我们怎么看待学生的学习基础。

(二)教师眼中的师生关系

采用上述的情态分析方法,对教师提供的有关师生关系的描述同样进行等级划分,见表2。
根据上述的划分,同样对各种情态及得分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见图3。
总得分为+92分,相对分+92/117=+0.79分,属于偏正面。对于自己的师生关系状态,一线教师的描述中,正面与偏正面的评价明显多于偏负面与负面的评价,特别是完全负面的评价只有5人,这

源于:查抄袭率本科毕业论文www.udooo.com

似乎与实际的师生关系状况不符。对于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我们通过访谈进行了更深入的了解,从受访教师提供的分析看,中职教师对师生关系特别关注,这与高职教师对师生关系的看法高度一致[3],教师描述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他们期待的师生关系在现实中的一种映射。另一方面,许多教师潜意识中可能把师生关系当做是评价自己工作能力的一项指标,因而无意识地从正面来描述自己与学生的关系。

(三)教师的课堂感受

教师的课堂感受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课堂中潜在的师生关系。与前述两个问题相比,教师的课堂感受描述更加真实与丰富多彩。我们在分析教师的描述时,有一种深临其境的感觉,并深深地理解一线教师。教师的课堂感受情态划分如表3所示。
统计结果见图4。
总得分为-31分,相对分-31/117=-0.26分,属于中性评价。由于教师的课堂感受多种多样,在不同的班级,采用不同的方法甚至在不同的情景下感受都会不同,因此,大量出现的是中性的描述,教师采用的描述句型结构往往是“有时…有时”,“有些…有些”这样的描述正说明了这种感受的变动性。偏正面的评价往往采用“虽然…但是”,“以前…现在”这样的句式,“虽然…但是”这样的句式表明,教师认识到存在的问题,但是他会采用积极的办法去解决。“以前…现在”则往往表明改进后的结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对有着积极、正面课堂感受的老师进行了个别的访谈,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都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因为这些经验,他们得到学生的认同,师生关系处于比较和谐的状态,所以上课给了他们很好的感觉。这是一个值得更深入研究的现象。

(四)教师对师生关系的期待

除了极个别的教师以“只要学生把我当‘人’就可以了”这样较负面的语言进行描述外,从教师期待的师生关系描述中,我们几乎看不到负面的字眼,教师均从积极的态度出发,来描述他们希望建立的师生关系,尤其是希望学生怎么对待他。
我们抽取了一些有意义的关键词进行频数统计,结果见图5。
从图5可以看出,在教师的描述中,出现频数最高的是“尊重”这个词,在师生关系中,教师如此期待学生

源于:毕业生论文网www.udooo.com

以尊重的态度来对待他,恰恰表明,现实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大量的学生不尊重教师的情况,表现在平时的各种人际冲突中,这样的冲突使教师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价值与意义。
另一个出现频数很高的词是“朋友”,这表明教师希望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而轻松的关系,朋友一词往往与尊重一词同时出现在同一个老师的描述中,这说明在多数教师的心目中,他期待的师生关系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有老师对此作了解读,“把我当老师,尊重我;把我当朋友,真诚相待”,“亦师亦友”或是“良师益友”可能是中职教师对期待的师生关系的最基本与准确的概括。
从图4分析以及访谈,我们得知,一线教师对师生关系的期待存在“层级”性,第一个层级是希望学生“尊重、理解”老师,第二个层级是建立朋友关系,师生之间能真诚沟通、相互信任;第三个层级是得到学生的敬佩与感激。这样的层级性可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通道,也意味着,教师可以从师生关系改进中体验到职业成就感与价值感。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师生关系的情态化分析,我们得到以下的初步结果,并提出建议。
(一)一线教师对学生学习基础的评价是负面的,认为“基础薄弱,参差不齐”,这与中职生学业基础“低水平、高分化”客观事实相符,但是教师对学生基础的过于负面的评价会潜在地影响师生关系,应该引导教师适度离开“文化基础”的层面,认识学生的学习基础,重建学生观。
(二)教师对目前的师生关系描述是偏正面的,较之于普通教育,中职教师往往更加重视师生关系,并试图加以改善。另一方面,潜意识当中,教师可能把师生关系当作自己工作能力的一种表现,因此,会以相对积极的态度来描述自己的师生关系。对教师的这种积极态度应加以引导。
(三)教师的课堂感受是复杂多样的,这些感受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课堂中潜在的师生关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那些对课堂有着积极感受的教师,他们来自于哪里?他们是怎么做的?他们为什么会有稳定的课堂正面体验?这些教师应该成为职业教育深入研究的对象。
(四)教师对师生关系的期待具有共同的特征,即希望与学生之间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同时,教师对师生关系的期待还具有层级性,师生关系在不同层级之间的上升,很可能是教师的工作能力与素质产生了相应变化的结果,师生关系与教师专业成长之间的关系可以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话题。
参考文献:
Karl. Kosko, Patricio Herbst. A deeper look at how teachers say what they say: A quantitative modality analysis of teacher-to-teacher talk [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12, (28):589-598.
朱孝平,张晓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生源状况的比较——一个区域性的分析样本[J]. 职教论坛,2010(30):86-88.
[3]吉梅,李艳. 高职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过渡人”角色解析[J]. 职业技术教育,2012(14):88-91.
责任编辑 徐惠军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