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班级管理 >初中思品课新程实施

初中思品课新程实施

收藏本文 2024-01-23 点赞:32259 浏览:15309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课标》施行后,给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带来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课标》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和误区,值得我们研究和反思。

1 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标》明确指出,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这样的现象:有的教师几乎整节课让学生看书、讨论、表演……而教师却不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的内容,灵活地组织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也不能为学生的合作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常常是教师全程放手,缺乏相关调控,使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只能停留在自发状态。这就很难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也无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笔者曾听过一节思想品德课,在这节课上老师先让学生自己看书。看完书后,老师让学生分成四人一组进行讨论,四个人轮流提一个问题,其他三人抢答,最后老师简单地小结后就下课了。这节课老师本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结果学生看书根本就没有看懂,在讨论中大多数学生只提出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答案在教材中很容易找到;有些学生根本就没有参与讨论,也没有提出任何问题,只是在说一些闲话,或者坐着无所适从,一节课下来基本上没有任何收获。
《课标》强调老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绝不意味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更不意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旁观者,对学生放任自流,而是要求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如果一味地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会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迷失方向。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削弱。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有效地调控好课堂教学的节奏,创设有效情景质疑,激发学生思考,对学生的错误的、不完善的观点进行适时、适度、有效的点拨与指导,提高学生的质疑、探究能力,达到讲练结合,师生互动。这样才能不断地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 忽视传授“知识”

《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于是就出现了片面强调“实践”、弱化“知识”的倾向。有的教师一味地强调实践性,无计划、无目的地让学生调查、参观、访谈和进行社会怎么写作,几乎每节课都让学生开展很多活动,如讨论、辩论、演讲、表演、制作等,却很少或者根本不讲“知识”,甚至认为讲授了“知识”就不符合课改精神,“知识”受到了冷落。结果是一节课下来,学生在热闹、活跃的气氛中度过,其实学生并没有学到什么知识、明白什么道理。
课堂教学毕竟是一种有目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教学就是要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生学到什么、得到什么是任何教学都必须要考虑的。在教学中片面地强调“实践”,过多过滥地要求学生去“实践”,①没有必要。因为有很多知识,并不一定要去“实践”才能掌握。虽然通过“实践”而获得的知识能让人映像深刻,记得牢固,但是,如果任何知识都要通过“实践”而获得,那么教学的效率就太低下了。事实上,现代人的绝大多数知识都不是通过“实践”而掌握的,而是通过间接学习掌握的。②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过多过滥的“实践”会让学生不堪重负。③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弱化“知识”就会使思想品德课教学成为空中楼阁。思想品德课的“三维课程目标”中的“知识目标”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基础和依托。一个人没有“知识”,就很难有很强的“能力”,就难以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教学中弱化“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既要注重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又要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不能“为实践而实践”,要让

源于:论文提纲格式www.udooo.com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明白道理,学习“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现实“三维教学目标”。

3 忽视教材的作用

《课标》明确指出,课程资源既包括学校内的教育资源,也包括学校外的各类教育机构和各种教育渠道。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应建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观,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优化教学资源组合,有效地实施课程目标。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是按照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去教。教材被神化了,被绝对化了,教学变成了教“书”。这是一种极其狭义的教学。新课程强调教师不仅是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更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在《课标》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明显提高,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不再把教材作为惟一的课程资源。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宽、重组,注重教材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并鼓励学生对教材进行质疑和超越,已成为课堂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此外,许多教师突破了“课堂教学就是教室里上课”的传统观念,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不再只局限于教室,而是拓宽到生活和社会的各个领域,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学习;学生学习活动的对象也不再只限于有字的教科书,而是延伸至整个自然界和社会这部“活”的无字书。这是一种可喜的变化。但是,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也出现了教学内容的泛化现象。有些教师一味地强调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常常把教材抛在一边,过多地补充教材上没有的内容,海阔天空,漫无边际,教材受到了冷落。还有的教师片面强调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大量补充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对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进行删减或更换。如在教学中大量补充乡土文化的内容,删除反映当代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材料,使学生失去了一次感受和认知现代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机会。此外,在考试命题中也出现了脱离教材、与教材不沾边的试题,使得教师和学生无所适从。其实,倡导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并不是主张彻底不要教材了。教材虽然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但它仍然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把教材完全抛在一边进行教学,既不利于教师“教”,也不利于学生“学”,背离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