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班级管理 >“快乐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选题

“快乐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选题

收藏本文 2024-03-12 点赞:4998 浏览:1379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情感共鸣,产生教学合力;教师要营造平等、、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使用最佳的教学艺术,创造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去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学习中个性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要留给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与空间,尽量让学生独立表述,多角度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以便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独立思考、大胆实践,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精神。
【关键词】快乐教学;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快乐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是可行的,运用得适当的确能让孩子轻松愉快地提高学习效率,下面,我出示一个自己在实际教学实践中的教学片段。
师:王建思绪万千,写下了这首诗。你能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诗人当时的感受和感情吗?
生:我认为他很孤独。因为我爸爸妈妈去老远打工了,我星期天一个人在家里就觉得很孤独。
师:说得好!你一个人在家都觉得孤独,要是让你一个人在一个离家很远又没有熟人的地方你会有什么感觉。
生:我可能会哭。
生:我一定是非常想家,想爸爸妈妈。
师:要是春节让你一个人在外地去过,你又会怎样?
生:那我会更想家里人的。我想回到家里跟全家人在一起快快乐乐地过年。
这是我在古诗、十五夜望月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小片断。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但心情并不是欢快的,因为诗中的情感和学生联想起的个人感受都不是一种愉快的情绪。那么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如何使学习由沉重的负担变成使他们欢欣鼓舞、全面发展的源泉呢?

一、情感共鸣,产生教学合力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学生接受信息的阀门,积极的情感是学生认识活动的“能源”和“发动机”。师生之间没有心理沟通,缺乏情感共鸣是难以产生“合力效应”的。从一定意义上讲,语文课是情感课,语文课堂更是一块情感共鸣的教育艺术园地。如在教学《泉水》一课时,我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运用饱含深厚情感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对具体词句进行阅读、讨论,并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自由赞叹。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体会,教师细心点拨,巧妙“移情”,在感受泉水的无私奉献精神中激发学生对泉水的赞叹之情。课文内容所表达的丰富情感和寓意全都可以通过教师恰到好处的引导艺术地传递出来,震撼学生纯净的心灵,产生情感共鸣。当教学充满活力时,理性的光芒就会在情感共鸣的火花中放射出来,学生的知识“跃迁”也因此有了物质基础。

二、自主探究,实施愉快学习

传统的教学往往把儿童检测设为无知者,课堂上教师居高临下地教,学生被动地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把儿童当成知识的探索者,教师应努力唤醒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积极创设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营造平等、、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使用最佳的教学艺术,创造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去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学习中个性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
如教学《识字4》一课时,我改变了传统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局面。课前布置学生做好预习,课中让学生都来当小老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带领大家学习生字,小老师们教学的方法各种各样,有的先提示大家如何读准音,再教读;有的教读之后,将生字组成词语,请大家跟着学;还有的把自己编的识记生字的顺口溜教给大家,再有的小老师邀请同学做“找朋友”的游戏……。在小老师的带领下,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之中,在愉悦的环境中学到了知识,发展了个性。

三、开展活动,增加课堂生趣

现代课堂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凡应由学生独立完成的,要留给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与空间,尽量让学生独立表述,多角度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以便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独立思考、大胆实践,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精神。进行独立学习活动的形式应该多样化、生动有趣,如独立思考、对话、讨论、练习、表演、游戏等。在教学实践中,我设计了一些游戏和竞赛,如:找朋友、夺红旗、对口令、小猫钓鱼、小小邮递员、摘苹果等游戏,学生的兴趣浓,情绪高,思维活,反应快,这样学起来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荷叶圆圆》一课时,我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上,我带全班学生结合挂图进行全文的深入朗读,深化感悟。学生还饶有兴趣,我趁机让学生当“小诗人”,试着在课

源于:毕业论文致谢怎么写www.udooo.com

本上画一画再学着课文编一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语文课改实践中,与时俱进、积极探究,做到常给学生鼓励和支持,及时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心情舒畅、无拘无束地参与教学活动,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从而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一个和谐的共处氛围,一个快乐的知识家园。
参考文献
1袁振国 《教育研究方法》安徽大学出版社 1997
2叶澜 《教育研究方法初探》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
3郭思乐《现代教育科学研究导引》 广东教育出版社1997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