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比较文学 >试谈英美对英美“新批评”认识

试谈英美对英美“新批评”认识

收藏本文 2024-03-07 点赞:33497 浏览:15606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新批评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英美崛起并流行的不同于传统的批评理论。本文主要是介绍英美新批评理论的一些主张,并对此进行一定的认识和简单的评价。第一部分着重阐述新批评的两个前驱,

怎样写论文www.udooo.com

艾略特和瑞恰慈的观点,以及其理论对后来者的影响;第二部分系统梳理新批评的诸种概念,并具体分析其对前人传承超越和自身历史局限;最后则归纳出新批评派的基本特征,并做简单的评价。
关键词:新批评;认识;评价
1005-5312(2013)18-0043-02
20批评最有影响力的流派是英美新批评,是因兰色姆写了《新批评》一书,由此而得名。在该书中,他评论了艾略特、瑞恰慈、温特斯等人的理论,称之为“新批评家”,从此该名词便广为流行。英美新批评兴起的时间20世纪20年代,在40、50年怎么发表展到顶峰。在其发展的鼎盛时期,新批评学派牢牢占据了英美各大学的重要性的文学讲坛,也几乎控制了所有主要的文学评论杂志,使之成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文学批评流派之一。对于学文学的人都知道,20世纪是文学批评的时代。下文就是对“新批评”理论的一些认识和简单的评价。

一、关于艾略特与瑞恰慈所提出的批评理论

艾略特在早期主张一种“有机形式主义”的文学观,这种文学观就是告诉我们读者要把菌体的文学作品看成一种有机的、独立自足的“象征物”。他强力批判以自己“内心呼声”为标准的浪漫主义批评观点,并把传统的思想看作批评应有的“外在权威”;他还对玄学诗进行价值重估,极力推崇感性与理性结合的观点,他的这些主张对以后新批评派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为新批评倡导“文本阐释”树立新的样板。不过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1927年以后,他的思想开始向道德批评转向,他一直所站的宗教角度与新批评的立场就明显是对立的。
瑞恰慈与艾略特有所不同,他的观点新批评的联系则更为密切,其影响也较为复杂。下面我就对瑞恰慈在具体论诗中提出的的“文学作品的意义”、“诗歌语言与科学语言”和“语境理论”三个部分作简要概述。
对于文学作品的意义问题,主要见于瑞恰慈在与奥格登合著的《意义的意义》一书中。他把语义分析方法和心理主义传统合二为一,融合一体,既对语言、思想与所指的客体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分析,同时又充分揭示作家心理以及读者心理对于作品意义的影响,因而陷入两难的境地。
瑞恰慈还进一步对诗歌的语言与科学的语言作了一系列的实证分析,通过揭示这两种语言之间的根本差别,进而来认识文学与科学之间的本质区别。他在《文学批评原理》中指出:“诗歌语言是一种建立在记号基础上的情感语言;而科学语言则是符号语言。作为一种情感语言,包括诗歌语言在内的一切文学语言都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其是文学家对事物的情感态度的表现;第二:其又是对读者情感态度的表现;第三:其希望在读者那里引起情感效果。总之,瑞恰慈的语言两分说,为新批评关注文学语言,提出“文学作品是独立的认识客体”的主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此外,瑞恰慈还在《修辞哲学》一书中系统地对语境理论进行阐述。首先,他从共时性的角度出发,将语境扩大到包括与主体所要诠释的对象有关的一切事情;其次,从历时性的维度加以拓展,将语境表示成一组同时再现的事件,这组事件,包括我们选来作为原因和结果的任何事件,以及所需要的种种条件。难能可贵的是,瑞恰慈还通过对语境与“复义”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精辟的论述,不仅进一步深化自己的语境理论,而且直接启发其学生燕卜荪复义理论的建构。

二、新批评理论的内涵

众所周知,新批评作为一个流派,代表人物众多,并且在其派别内部,观点也不尽相同,所以新批评的内涵极其丰富,下面,我梳理新批评的几个常用的内涵,现分述如下:

(一)“本体论批评”

“本体论批评”是新批评学派的代表人物兰色姆在《诗歌:本体论札记》一文,首次提出的口号。本体论原本是哲学术语,是兰色姆将其引入文学理论。他针对文学作品本身的本体存在,认为批评应当成为一种客观的研究或者内在的研究,不应当探讨文学与各种社会生活现象的联系,而应当把文学作品看作是一个封闭的、独立自足的存在物,研究其内部的各种因素的不同组合、运动变化,寻找文学发展规律性的东西。

(二)“构架——肌质”说

兰色姆在《纯属思考推理的文学批评》一文中提出:“作为对‘本体论批评’具体化。”他从二元论的立场出发,将诗歌的构成分为“构架”和“肌质”两部分,我认为,他所说的“构架”指的是诗歌内容的逻辑陈述,而肌质是作品中的个别细节,与构架是分立的,在他眼中,只有肌质才是诗歌的本质和精华,肌质的重要性远远超过结构。

(三)布鲁克斯的“悖论”说和“反讽”说

悖论是修辞学中的一种修辞格,是指表面上荒谬而实际上真实的陈述,理想的诗歌语言是悖论语言。布鲁克斯进一步把悖论的使用范围从语言扩展到结构,把其作为诗歌区别与其他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他认为:“诗人在创作中,有意对语言加以违反常规的使用,用‘暴力’扭曲词语的原意使之变形,并把在逻辑上不相干的甚至对立的词语联结在一起,使之相互作用、相互碰撞,诗意正是在这种相互冲突、不协调中产生。”
此外,布鲁克斯也相当重视反讽。反讽就是指所说的话与所要表示的意思恰恰相反。在文学作品中,反讽是由于语词受到语境的压力造成意义扭转而形成的所言与所指之间的对立的语言现象。而这就是诗歌语言与科学术语的根本区别之一。诗歌中的词包孕各种意义,是具有潜在意义能力的词,是意义的网络。反讽鲜明的彰显这一特征,反讽是语境对于一个陈述语的明显歪曲,存在于所有时代、所有种类的诗歌中。

(四)燕卜荪的“复义”的观点

关于“复义”的理解,我们可以在燕卜荪的《复义七型》中找到它的定义。他在书中说到:“任何语义上的差别,不论如何细微,只要它能使同一句话有可能引起不同的反应。”他在经过细致归纳之后,把文学中的“复义”分为以下七种类型:“第一种类型:一物与另一物相似,实际上这两种事物有多方面的性质均相似。第二种类型:上下文引起多种意义并存,包括词语的本义和语法结构不严密引起的多义。第三种类型:同一词具有两个似乎并不相关的意义。双关语就是该类型的典型。第四种类型:一个陈述语的两个或更多的不同意义合起来反映作者复杂的心理状态。第五种类型:一种修辞手段介于两种所要表达的思想之间。第六种类型:累赘而矛盾的表述迫使读者自己去寻找解释,而这多种解释也互相冲突。第七种类型:一个词的两种意义正是上下文所限定的恰好相反的意义。”由此可见,燕卜荪对“复义”现象的研究就是用语义分析方法,来揭示文学语言多义性这一典型表征。 此外,他还在《复义七型》中进一步指出:“‘复义’的性质包含两层意思:‘复义’首先表明一个词可以具有几种不同的意义,有几种意义相互关联,有几种意义之间相辅相成,也有几种意义结合起来使该词表达出一种关系或者一个过程;另外‘复义’还包含这样一种理解,即所有的词语都是一个多重意义的整体。”

(五)维姆萨特的“隐喻”机制理论

维姆萨特首先认为,隐喻得以存在的基础是喻指与喻体之间的相异性。其次隐喻是一种具体的抽象,原因就在于隐喻后面有一种喻指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由此而产生一个更一般化的类。再次隐喻也是要强调的东西是复杂的,不可一概而论,在肯定隐喻依靠异中之同起作用,还指出隐喻也能依靠相反之处产生作用。最后,他还强调隐喻离不开语境,经常被断章取义地从文本中抽出使用的隐喻,由于脱离特定语境往往容易老化,丧失艺术生命力。

(六)“效果谬见”与“意图谬见”说

维姆萨特在1946年发表的论文《意图谬见》中对以作者意图为依据的“意图说”进行了批判;同时另外一位理论家伯兹里也在1949年发表的《效果谬见》中对以读者感受为根据的“感受说”进行了批判。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这两种批评模式进行卓越而有力的批判,世纪是在维护新批评派的文本中心论的形式主义批评。简而言之,二者的基本意思,都是强调就诗歌本身去阅读和分析诗歌,如果文学批评只考虑作者的意图或者作品对于读者的效果,必然带来“谬见”,从而成为“非法的”。

(七)艾伦·泰特的“张力”论

艾伦·泰特在《诗的张力》中提出:“诗歌语言中有两个经常在发挥作用的因素:外延和内涵。他从语义学的角度指出,外延指的是词的词典意义,而内涵指的是词的暗示意义、感彩等。‘张力’即‘我们在诗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展和内包的有机整体’。”艾伦·泰特认为,“张力”是好

学位论文www.udooo.com

诗的共同特点,在一首好诗中,内涵与外延同时并存,相互补充,最深远的比喻意义不会损害文字陈述的外延。由此可见,所谓的“张力说”实际上是新批评对诗歌作为一个独立自足的有机体所具有的内在辨证结构的解释,主旨是在于把批评的焦点引向诗歌的内部研究。研究诗歌的“张力”就是研究内涵丰富的诗歌语言,从而使批评实践真正落到实处,深入到对诗歌语言的具体批评当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张力论被作为新批评派关于作品内在构成的最高总结。
综上所述,新批评理论主张极端的文本中心主义,彻底割裂文学研究与社会历史和文化、与作者和读者、与社会效果等等的联系;同时对文学作品的结构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常常包含辩证法的因素。此外,新批评批评学派以语义学分析作为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高度重视对于文学语言的研究。
参考文献:
赵毅衡.新批评文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马新国.西方文论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
[4]张隆溪.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M].北京:三联书店,1986.
[5]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艺批评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6]雷纳.韦勒克.杨自伍.近代恩学批评史(第四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