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比较文学 >还愿仪式与其音乐功能性分析要求

还愿仪式与其音乐功能性分析要求

收藏本文 2024-03-28 点赞:33900 浏览:15752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还愿是民间信仰下民众向神灵祈求达到某种“愿”时,对信仰神许下的诺言和愿望实现后的依诺偿还行为,其进行通常伴随着既定的仪式性。在比较庄重的仪式场合,“乐”必然作为人们观念上能够与神灵沟通的语言形式而存在,既烘托了仪式的庄严气氛,又搭成人神互通的桥梁,到后来逐渐发展为一种功能性的仪式音乐而存在。
关键词:还愿仪式信仰音乐功能性
:A
受农耕文明和礼乐文化影响,中国历来有许愿——还愿的习俗。许愿——还愿是民间信仰下,民众向神灵祈求达到某种“愿”时,对信仰神许下的诺言和愿望实现后的依诺偿还行为,两者为因果递进关系。
在传统社会,许愿——还愿几乎可以说是全民性的行为。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或求永保江山社稷;或求官运亨通;或求经商发财;或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或求禳灾祈福;或求子嗣……都曾作为愿者主体不止一次地经历过此类行为。对老百姓而言,事无大小皆关键,只要与人相关的一切事物,存有这份心愿,除了自身努力外,还会求拜神佛护佑。于是,许愿——还愿,如此有盼头的生活似获得了一层精神上的保障,倍添奋斗信心。
仪式是民间信仰和礼俗下的文化体现,有着丰富的内涵,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标记。人的一生中,随着生活的进行和需要,会举行各种各样、大小不一的仪式,还愿仪式也囊括其中。中国自古为礼乐之邦,既举行仪式,必然是礼的需要,而具有仪式性的重要礼必然用乐,“所谓治出于一,而礼乐达天下。”在比较庄重的仪式场合,“乐”作为人们观念上能够与神灵沟通的语言形式而存在,既烘托仪式的庄严气氛,又搭成人神互通的桥梁,到后来逐渐发展为一种专门的仪式音乐而存在,一些比较正式、庄重的还愿即属于此。
参照古代文献和今人著作可知,各地民众因实际生活的需要,大部分地区至今仍普遍存有还愿习俗。虽然由于地域文化、风俗习惯等不同,在称呼和具体实施仪式活动细则上有一定的差异性。但长久以来传统文化和制度(到后来已逐渐发展为一种民俗)的影响,表现在还愿仪式上仍有不少共性存在。除还愿前的许愿外,一般不外乎三个步骤,即请神——谢神——送神。但凡主家隆重举办的仪式,实施的细节虽有差异,却无一例外以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作为人神之间沟通的媒介,并用以酬神娱神甚至娱人。
一还愿仪式程序
以河南洛阳地区民间说唱艺术河洛大鼓参与下的祛病还愿仪式为例。还愿仪式基本实施程序为:
1主家前期准备:
(1)主家定好还愿日子,准备还愿所用物什;
(2)请书(有许情况下)——主家亲自或托人提前几天向河洛大鼓艺人订书,并谈好书目、书价、上事艺人人数,艺人则打听好主家基本情况及禁忌;
(3)还愿当日,主家请人代为安排具体还愿事宜,负责安排供食、焚香请神、敬神、代主家致谢祈福、送神等。
2还愿仪式程序:
(1)供食摆放好,神婆上香请神,代主家说出还愿缘由;
(2)艺人正立于神案前,说“还愿书”(与神沾边的书均可,说三小段,又“说三出”,民间俗信:神三鬼四)——安神位敬神;
(3)待河洛大鼓艺人说完“还愿书”,神婆再次上香、烧黄表纸敬神、伴唱经调,表示主家已依诺还愿,向神致谢,并替主家再次向神邀福佑。至此,神案前活动告一段落;
(4)敬完神,在主家院子或门外空旷场地,艺人面向主家及乡邻说河洛大鼓书,表达主家喜悦及对乡邻的感谢。(主家请书时,不管许几场,实际上不包括还愿书这三小段书在内,许的几场大书是指专门说给人听的

摘自:本科毕业论文模板www.udooo.com

。)依据主家许书场次和时间长短,一般说长篇或中篇故事书,只要不犯主家某些特殊忌讳,内容不限;
(5)说罢几天“还愿书”后送神。一般夜里送神,内容同请神,仍然“说三出”,但说书速度加快。之后,主家在安置神案的正屋门前烧掉所许银钱,便算交给神灵。至此,整个还愿仪式才算结束。
二还愿仪式用乐
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被认为是可以沟通人与鬼神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因此,被赋予了更深一层的内涵,乐之神圣油然而生。这也正是人们还愿为什么不自己还,而要专门请艺人用说唱奏乐来代为还之的原因所在。音乐在其中所挥发的事神、娱神、娱人的实用功能性,决定了表演音乐的艺人在还愿仪式中的存在价值!
需要说明的是,并非所有的“愿”都有舞乐相伴,必须是构成仪式性的才有。对于仪式,前边已做了相关论述。仪式有大有小,并非所有的仪式都有乐相伴,只有那些重要的、约定俗成的、具有沿袭性的、已经成为了一种礼俗的与民众生活紧密相关的较隆重的仪式才有乐相伴。还愿作为“愿”实施的最后一项步骤,只有在举行重要仪式时,才会有音乐相伴。表现在仪式上,则以酬神、娱神、媚神为手段,通过艺人的音乐技能展演,达到向信仰神祈福禳灾的目的。
古时侯,人们托福必奉神,奉神必以歌舞戏乐酬神。经常发生在民众生活中的还愿仪式自然因袭了这一传统。但具体到还愿仪式中所用音乐,各地的差异就较大了。在河南,用于还愿的音乐形式有多种。目前,笔者从历史文献记载中,看到用于还愿仪式的乐有三种,分别是“念经”、“还愿书”、“还愿戏”。在实际的考察中,亲眼看到用于还愿仪式上的乐有四种,分别是经调音乐(神婆的唱经音乐,按《中国民族民间歌曲集成》中称为“经调”)、河洛大鼓“还愿书”(民间俗称“说书”)、鼓吹乐以及戏曲演唱。
三还愿仪式中的音乐研究
1经调
经调,指民间的善男信女在朝山拜佛或进庙降香时演唱的一种经歌,含有一定的宗教色彩。这种形式以往在平原地区较为盛行,有些地方称为“念经儿”。内容多系劝人行善,其中也有一些吃斋念佛的神话传说和民间行善积德的传说故事。演唱方式,多半是一人领众人和,有些地方也有齐唱或对唱的方式。在演唱时,有的是挑着经担(即花挑);有的是挑着花篮;有的是打着花棍;有的是拿着扇子等各种形式,演唱者依据所唱的意思边唱边表演,其他人拿着木鱼、碰铃或其它敲击乐器来伴奏兼作伴唱。经调的演唱,因为与民间风俗活动结合得很紧密,表演起来情景交融,又很有节日欢乐的气氛,很受当地群众的喜爱。经调的曲调一般都比较规整,领合都有一定的程式,合唱的衬词每段都是固定的,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源于:如何写论文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