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初中教学 >> 八年级英语教学 >新升师范院校计算机科学和技术课程体系构建

新升师范院校计算机科学和技术课程体系构建

收藏本文 2024-02-18 点赞:32334 浏览:14709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目前我国新升格高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结构不合理、教学模式落后单一、师资力量匮乏、学校培养计算机技术落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高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要结合自身学院的情况,明确办学定位,完善培养方案,更新教学内容,更新教学理念,优化师资结构,提高教学水平及深入进行校企合作的协同培养模式,才能搞好计算机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 新升本科师范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体系
1671-489X(2012)24-0012-03
Construction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rriculum System in Newly Founded Undergraduate Teachers College//Meng Qingwei, Liu Ting
Abstract At present, there are existing some problems in the recently upgraded Normal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such as the irrational in the structure, backward and a single t

职称论文范文www.udooo.com

eaching mode, the scarcity of teachers, school training computer and technological backwardnes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e proposed Construction of Normal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to be combined with its own College of, orientation, improving the training program to update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updating the teaching philosophy, optimizing teachers structure and improving the teaching level and depth as well as to be carried out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of collaborative training model,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mputer teaching standards and the training of students.
Key words newly promoted teachers colleges;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jor;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s
Author’s address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Zhe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Zhengzhou, China 450044
进入21世纪,受世界经济与就业形势的影响,大量的中职高职类院校非升即降,实行层次分流,促进了中国的本科教育体系朝着全面化建设的时期迈进。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本科教育的重要力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承担着重要任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众多的人才和较强的技术支撑。特别是新建师范类本科在教育领域发展的作用更是不可估量,在培养更高层次中小学师资力量,提升全民素质方面尤其明显。2010年3月,郑州师范学院的正式挂牌为河南省会城市增添了新鲜的血液,改变了郑州市700多万人口无一所师范本科院校的历史,为郑州市中小学师资队伍的培养注入强心剂。作为新升格院校,笔者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类本科课程体系建设,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1 课程体系的作用

由于是新设本科,在新升本科院校建设过程中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相同或相似的问题。对此类院校以教学为主体,而教学中课程体系的构建及改革是重中之重,是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及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基础环节。
所谓课程体系,目前在学术领域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但从实践上来说,就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为达到培养目标而形成的相对完整的培养举措,具体一些就是各种课程、实验、实践、改革等方面相互联系与补充的综合系统。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公共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结构、比例、运行及管理机制等方面。人才培养目标决定课程体系构建。郑州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前身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市级重点专业,随着学校发展方向的定位,成为地方师范类高校培养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一个重要阵地。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

郑州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基于高专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升格而来,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基于专业教学而定,基于职业类定位,学科建设理念不能系统渗透,这种课程体系的定位不准确,导致课程设置不合理。另外,通识类公共基础课面面俱到,大多数学校对于政治类、英语和数学课时开设过多,过分强调通识基础教育,受总体课时量的制约,相应的对专业课及必修课带来一定的影响,在选修课方面更无从谈起,无法保证专业教学必需的知识内容。

2.2 教学模式的落后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部分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一直沿用传统本科的课程体系,特别是新升格院校,仅仅是在别的高校已经执行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简单的缩减和增补,并未根据教学型或应用型本科教育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自身的特点制定适合计算机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老的课程体系理论较多不适应现代IT岗位对技能的要求,导致毕业生计算机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缺乏必要的计算机职业技能,不能独立地完成中小学和企业实际的计算机教学及管理工作,背离了培养职业岗位需要的应用型与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2.3 师资力量相对匮乏

刚进入本科阶段后,大多数院校领导不仅仅在本科办学的理念上需要提升,而且需要在内涵建设特别是师资力量方面进行必要的提升。师资力量的提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教学还只停留在专业层次,没有学科的概念;二是教师的课程内容停留在职业培养而非系统教学的层面。这也是决定将来能否胜任本科教学及培养出真正本科人才最重要的条件。

2.4 课程培养出的人才知识结构单一

除去部分高校在教师的学缘结构会对人才培养造成单一现象外,IT技术的迅速发展,导致行业对计算机软硬件开发人员及专业人才的需求迅猛增长,大量的中职、高职类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数量激增,导致目前社会所认为的“计算机人才过剩”现象的出现。在进入21世纪后,在相对发达的地区,IT岗位朝学科复合型、精细专业型、行业经营型、未来创新型人才方向发展。这就要求计算机本科人才培养针对市场的变化进行相应的方案调整,以适应岗位的高精尖需求,而非“万金油”式的计算机人才。

2.5 培养的计算机技术落后于IT领域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学校开设的许多计算机课程都有其滞后性。即使新入校学生实施当年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到4年毕业后,新的产品、知识和技能会有一定的改变,甚至某些技能出现学完即无用的境地。这就要求大学生具备紧跟科学发展的素质。

3 优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师范类专业的思路

作为地方师范院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要想适合社会,满足岗位的需要,就必须面向社会和市场,勇于改革和创新,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体系结构,更新原有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市场的各种需求,从根本上解决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出口问题。

3.1 明确专业定位、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郑州师范学院是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师范院校,新升格本科院校定位为教学型或应用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具有高素质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其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其应用的各相关领域中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拟采用“2+2”模式对学生实施培养:前两年对学生的基础模块包括教师教育的内容进行培养;后两年进行分流,从第三年开始实施分流或分方向进行培养。这种分流主要是基于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分成应用方向型及学术型,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学生实践技能培养模块的选修课进行指导性选择与实施。学术型的宗旨定位于学生的进一步深造也就是考研,方向型定位于就业。整合与统一的机制既尊重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也能够促使学生的兴趣学习,易于出教学成果及提高教学质量,满足了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差异化需求。

3.2 完善培养方案与教学内容,构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在于专业建设,而专业建设依赖于良好的课程建设。在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国际化背景中,要立足郑州、面向河南、放眼于国际市场,结合专业培养目标调整专业课程体系。在调整计算机本科师范专业课程设置时,采用模块化的结构,分为通识教育类必修、教师教育类课程(必修与选修)、学科基础课课程、专业课(选修与必修),其中在任选类一块为学生打造职业类模块系统课程,面向事业或者企业的IT岗位直接定向培养,无论是应用型人才的进一步技能增加还是学术型人才的实践弥补都能适当兼顾。

3.3 更新教育观念,优化课程结构

更新教育理念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教师的教育理念要从原来专业建设的思维定势中全面转向学科建设,从学科培养的理论高度来看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当然这种转变不是极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事情,需要一个逐步的过程,这就要求在领导层面进行本科办学理念的引导平台搭建,教学或管理人员还要深入其他高校进行深层次本科的继续学习与体会。其二是要规划设计出具有应用型特点的计算机专业课程结构。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都提出相应要求,就知识结构来说,应具有数学、物理、英语、教育等基础知识;对能力要求而言,应具有把握学科整体动向、行业发展动态、传递和接受相关信息、与他人一起合作及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英语、写作、演讲、公共关系、团队创业等都要进入实践技能项目,这些应作为计算机人才的硬件素质。对于大量非必要开设的公共基础课在课时量上减少,或以讲座形式开设,或与其他课程整合甚至是取消。

3.4 优化师资结构,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

师资队伍的素质,对于教学计划的执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提高培养学生水平的最关键因素。结合自身情况,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也出台一系列举措: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努力提高现有教师职称和学历结构;积极申报或引进学科专业带头人,充分发挥带头人在学科建设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多方联系为教师提供继续教育平台,拓宽教师的视野,通过高层次院校考察、继续教育、访学留学等手段提升教师的学科、学术水平;实施青年骨干教师制度,积极申报市级及省级青年骨干教师,举办各种教改比赛提升教师教学技能,促进快速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3.5 加强计算机实践教学,走校企合作道路

社会岗位是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封闭式的教学只会让学生呆在“摇篮”中,毕业了进入社会无所适从,也就是的学生“断奶期”,可能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适应社会。要积极与校外实习实训相结合,可以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校企灵活的协作方式,建立校企密切协作,实施定向型培养,既解决了企业人才招聘和培养的问题,又解决了学校实习和毕业生就业问题,达到校企优势互补、合作双赢的效果。当然这种校企合作不能够只停留在简单的一个挂牌应付评估并非真正培养学生的层面。

4 结束语

目前,郑州师范学院结合上述教学体系结构已经制定了相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方案,同时针对教师的理念提升及教学能力培养出台一系列措施,对学生的未来出口已经制定了多元化的培养思路。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

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评语www.udooo.com

系、实验实训体系及就业体系已经制定完善,在初期的实践中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
计算机是一个发展快、更新快的学科,这些特点决定了课程体系较其他学科有相对的动态性。这就要求高校在制定计算机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做到与时俱进。特别是对于刚升格本科院校的相关专业来说,一定要结合自身学院与专业的特点,明确办学定位、拓宽办学思路、优化师资结构并最终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在合理的课程体系的指导下提供良好的学习及实训环境,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型计算机专业人才,为拓宽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王立新,李晓.地方师范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20):32-34.
宋文生.地方新建本科师范院校学科建设的现状研究[J].改革与开放,2009(11).
[3]郭风,朱韶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92-93.
[4]曹开田.本科层次中美合作办学计算机课程教学研究与探讨[J].科技信息,2010(25):143.
[5]刘绍武,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09(5):145-147.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