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北欧文学 >拜伦诗中对意义探求站

拜伦诗中对意义探求站

收藏本文 2024-04-20 点赞:20082 浏览:9244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拜伦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虽然一生感情与生活起伏跌宕,但透过诗歌这扇独特的窗口,拜伦仍然在尽情地绽放着他的生命之花,并在诗歌里表达着他对生存意识的探究和深思。
关键词:拜伦诗人生存意义探求
:A
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乔治·戈登·拜伦,1788年出生于伦敦的没落贵族之家。这位跛足的少年性情敏感,10岁时世袭爵位及产业改变了他的经济状况,17岁入剑桥大学学习历史与文学,深受欧洲启蒙思想和文学先哲们的影响。剑桥大学毕业后,拜伦于1809至1811年产生了要“看看人类,而不是只在书本上读到他们”的想法,于是他开始出门远行。在漫长的旅行中,拜伦亲眼目睹了各国人民反侵略、反压迫的斗争实况,由此诗歌创作灵感涌现,创作出了《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等作品,塑造了一个个孤傲、狂热、浪漫却充满了反抗精神的人物。
此外,由于性情敏感、多情,拜伦一直在令人不愉快的情感之中纠缠着。他在各种频繁而华丽的社交生活中收获着逢场作戏的短暂爱情,同时也经历了和安娜·密尔班克小姐的短暂而荒谬的婚姻,这些都使他的精神倍受折磨。而与亲人们的感情纠葛同样让他苦恼:拜伦从幼年时就感受着贫穷中的母亲的极端的暴躁、以及保姆过度的严苛,成年后所感受的又是亲友们一个接一个的离世,这其中有:父亲、表姐玛格丽特·帕克、恋人赛沙、少年时代的朋友埃德莱斯顿、约翰·温菲尔德、查尔斯·斯金纳·马修斯、4岁的私生女,更有同为著名诗人的朋友雪莱、济慈的早亡,他所挚爱的母亲般的墨尔本夫人的离世,这些变故都对拜伦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他产生了生命无常的感慨,也产生了无所归依的孤独,于是他发出了孤儿般的哭喊:“所有和我关系密切的人都死去了”,“在这个世界上只剩下我孑然一身”。
正是命运中这一连串的变故使拜伦不可避免地产生出对生存意义的追问和深度思索,也使他学会从另类的角度去考虑生与死的命题。所谓生存的意义,指的是对生死命题的关注、对生存价值的探求和在现实生活里对待生命的态度,是对生命本质的哲学意义上的思考。虽然生命短暂,且生活与情感起伏跌宕,但透过诗歌这扇独特的窗口,拜伦仍然在尽情地绽放着他的生命之花,也在诗歌里表达着他对生存意识的探究。本文将通过如下三个层面,对表现在拜伦诗中的生存意义的探求进行深入的研讨。
一对死亡的直面与哲思
生活里一次次的变故,就像是一次次的死亡教育,激发着拜伦对于死亡的思考,这是拜伦的生存意义思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基础那一部分。因为经历了太多的亲友的亡故,拜伦感到死亡如影随形无处不在,所以他开始不惧怕死亡,并公开地对死神表示亲近。少年时代,13岁的拜伦就经常一个人独自登上山顶,坐在一块无名者的墓石上思考问题,并在他的《登山远眺哈罗公学与村景》一诗中留下了对此事的深情回忆,认为这是“多么愉快的情景”;他拜祭过闻

源于:标准论文格式范文www.udooo.com

名于世的朱丽亚的坟墓,他将死去的爱犬安葬于自家院子里,并在坟茔前写下诗句:“在此处近旁,贮有一物之遗体,它有美质,而无虚荣,有威力,而无骄慢。”当他15岁的表姐去世时,拜伦深情地悼念着这个“开得最艳也最先凋零的花朵”,而亲友们的不断故去,让拜伦感到了死亡的无情,他写道:“我的朋友们纷纷死去了,在我枯萎之前,我将成为一棵孤独的树木。”
在拜伦的眼里,坟墓不是一处可怕的地方,而应当是生命的最终归宿,是生与死的联结之处,当生者站在墓碑前面,当生者与死者诀别之时,才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生的价值,珍惜眼前的生活,拜伦对死神表示蔑视的做法就是他对死人物品的偏好,他特别喜欢收集骷髅,如他将一个死人头骨做成精致的酒杯,而且还写了一首24行的《骷髅酒杯吟》来歌颂死亡与美酒。此时的拜伦已经冷静地认识到,“死亡是一种永恒的睡眠,至少是肉体的永恒的睡眠”。他不忌讳谈论自己的死亡,当他22岁遭遇热病时、意识到自己可能会死去时,他写下了这样的墓志铭:“青春,大自然;仁慈的朱庇特,竭尽全力为保我灯之不灭;但罗曼耐立凶猛异常,他打败了前三者,吹灭了我的灯。”拜伦认为,只有认真生活过的人,才能顺其自然地看待死亡,才能在死亡面前保持高贵的精神,做到“死也要尊严”。所以,拜伦对死亡的评价是:“死得伟大的人,永远没有失败”,而这种伟大的死亡是值得歌颂和怀念的,所以拜伦写道:“英雄的幽灵啊,你的后裔将离开先辈的住所,不管流落何方,对你们的怀念将会增加他的勇气。”
因为认清了死亡的真谛并敢于直面死亡,拜伦对死亡甚至有了一种近乎于渴望的意味,他在《无痛而终》一诗中写道:“想一想你不曾痛苦的日子,算一算你有几小时的欢笑,你就知道了,无论你曾经怎样,化作虚无会比活着好。”面对表姐的突然离世,拜伦在悼念之余又表现出了一种淡淡的渴望:“生命的良辰是我们的,而苦时只由我承受,你那无梦之乡的静穆,已让我羡慕得不再哭泣”(《你已经长逝》)。死后的世界是平静的,也是与世无争的,曾经让生者所纠结的一切都会随着死亡的到来而尘埃落定,“在阴间,我既没有希望也没有恐惧”,“我想早一点死掉,不想做老人”,在这些淡定的诗行里,呈现出的是拜伦既抗拒死亡又乐于死亡的哲学高度。
二对生存和战斗的热烈追求
这种直面死亡的态度并不等于说拜伦在现实生活中是消沉的,相反,因为认识到死亡的无处不在,所以拜伦对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格外看重而认真地度过,这就是他的生存态度。拜伦不放过生活里任何一种快乐的机会,他轻视财富,挥金如土,放荡天涯,渴望爱情,在这一切行为之下所表现的正是拜伦对于生命本质的热烈追求。他追求内心激动的感觉,他追求那种拼搏的状态,也追求在挫折到来时所感受到的内心折磨,更追求失去爱情时那种心碎的体验。他在给亲友的书信里这样写到:
“生活的伟大目的就是感觉……感觉我们的生存,即使是在痛苦中生存。正是这种‘不甘寂寞’驱使我们去,去战斗,去旅行,去充分而敏锐地感觉各种各样的追求,其中引人入胜的主要之处是同这种追求的成就不可分割的内心激动的情状。”所以,他要在《给奥古斯达的诗章》中这样表白:“许多种痛苦在追逐着我,它们可以压碎我,我不会求情,可以折磨我,但却不能征服。”他把自己比喻为一株坚强活着的牛蒡:“我却宁愿多活一个时候,哪怕只为了看看还有什么祸事临头”,以表现自己的生存勇气。
拜伦不但追求坚强地活着,更追求像一位勇士般的生存状态,他敢于直面生活里的一切挑战,不被危险所吓退,为此,他曾经高喊着:“为自由而战吧,在哪儿都可以!饮弹,绞死,或受封!”在现实生活里,拜伦生就一身不屈的斗志,他曾在哈罗公学里和敢于嘲笑他的同学针锋相对地搏斗,逼退了一切挑衅者,故被校长夫人称之为:“就像一只失去了舵和桅杆的小船”般在惊涛恶浪里前行;他在意大利时参加了烧炭党反抗奥地利统治的革命活动,从而被当局视为死敌,甚至雇了刺客准备他;在希腊生活时期,拜伦如同一位武士那样面对反动势力的和的械斗,他对随时可能被俘或丧命的前途毫不畏惧,表现出他视死如归的豪迈情怀,他在《希腊战歌》里放声唱到:“起来,希腊的儿男,挥戈向敌人迎战!让他们腥臭的血川,像河水在脚下飞窜!”在每一次的斗争之后,拜伦都会为自己的生命状态感到惊喜,他在《书寄奥古斯达》里地写道:“我还活着……我的岁月并没有睡眠……因为我得到的是一份足以充满一世纪的生命”。透过诗人这些诗句,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诗人的生命是多么的充实昂扬,以及拜伦对生命的热烈追求和对斗争的喜悦。因为有了生命,才有了体验各种人间状态的可能,才有了更多的心灵上的震撼,所以,拜伦对接二连三地涌来的打击泰然处之,他斗志旺盛地在《希腊战歌》里写道:“战士和酋长们,如果弓箭和利刃,在我率领主的大军时刺进我的心,别理会我的尸体吧,要把你们的钢埋进迦特人的胸膛!”
三强烈的生存自主意识
“跛足的美少年”是人们送给拜伦这位敏感而勇敢的诗人的称号。这个称号可以说是褒贬参半,却时时地刺伤着诗人细如毫发的心,让他在肉体的缺陷和精神的高度之中陷入到矛盾重重之中。于是他希望用精神的高度来战胜自己先天的不足,用健全的体魄来弥补自己身体上的缺陷,更希望用旺健的生命力来体现自己的不同寻常。在哈佛学习期间,桀骜不驯的拜伦每天早上会身披银色的斗蓬,骑着良种马在校园里风驰电掣,让大家都对他投来羡慕的目光;他还以敢于沉入河水里拾起银币的作法,表现着自己优秀的游泳技能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其实这一切作法的背后,都深藏着拜伦对自己生存状态的自主意识,因为他深深意识到,自己的身体是上天赐予的,是不可改变的,但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却是他可以主宰的。在掌握高难度的运动技能之后,拜伦感到了对身体缺陷的弥补,也让他摆脱了因为残疾而产生的心灵深处的自卑,使拜伦得以一种全新的身姿出现在众人面前。所以他要在诗里高声喊出:“伟大的自然力,在你的激励的搅动中,我也感觉自己也昂扬、崇高”,“那荒无人迹的森林也有一种乐趣,那寂寥的海岸边另有一种欢欣”(《荒墟》),这就是拜伦强烈的生存自主意识的体现。
不但要在身体上主宰自己,拜伦还要求做自己精神的主宰,于是他以残疾的生理条件挑战高难度的爱情,敢于向那些美丽而高傲的女子发起情感进攻,并在受挫后也毫不退缩。拜伦在《致托玛斯·摩尔》一诗中高唱着:“爱我的,我致以叹息,恨我的,我报以微笑,无论头上是怎样的天空,我准备承受任何风暴。”早在少年时代,拜伦就曾在他的表姐查沃斯那里听到了“我难道会喜欢那个跛子吗?我不过是陪他玩玩”的恶毒话,这话使他感到了人性的虚伪与亲人间的冷漠,使拜伦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但在这样的情感挫败面前,拜伦似乎越败越勇,他强迫自己留在这位口是心非的表姐身边,忍住内心的痛苦而装作若无其事,并且在不久之后强迫自己参加了表姐查沃斯的婚礼,并故意在表姐查沃斯面前表现出他的平静和冷漠。他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想让自己不回避伤害,不逃避丑恶,以此来训练自己的抗击打能力,他在《书寄奥古斯达》一诗中写到:“不知是什么给我了奇特的宁静,它不是安详的命运所伴随的那一种。”
为了让自己真正从精神上站立起来,拜伦在哈罗公学盛大的演讲会上出现,他以昔日最著名的罗马大诗人自居,他以宏亮的声音、激昂的表现和动情的语句赢得了雷鸣般的掌声,表现得光彩照人。这次演讲给拜伦赢得了最大的声望,

论文大全www.udooo.com

他在人们眼里不再是那个跛足的少年,他一时成了低年级学生的领袖,也使那些视他为仇敌的人开始以友好的态度对待他,可以看出,拜伦此时已不再是一个自卑的少年,而正在成长为自己生命的主人,拜伦正在自己的心灵里站立起来。正如拜伦的《颂诗》里所言:“心灵和理性,以及人类的声音,定会结合起来一跃而起,谁能抗拒这雄浑之力?人可以死,但死不了灵魂!”
综上所述,在拜伦的诗歌里,对生存意义的探求随处可见,拜伦对于死亡的理解、对于生存的理解,对于生命中所遭受的坎坷和挫败的理解,充满着诗人独特的智慧和对生命的,也使他的诗歌产生了巨大的生命力。因此,拜伦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存状态就是一种诗意的存在,并形成了他生命的特质,也形成了一种抗拒丑恶的巨大能量。因此,拜伦要在《普罗米修斯》中大声地唱出:“逆境会唤起顽抗的精神,使他与灾难力敌相持,坚定的意志,深刻的认识,即使在痛苦中,他能看到……他会把死亡变成胜利。”
参考文献:
杜若洲译:《拜伦传》,中华日报社,1979年版。
王佐良:《英国诗史》,译林出版社,1997年版。
[3] [法]安德烈·莫洛亚,沈大力、董纯合译:《拜伦情史》,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
[4] 吕健忠译:《英国文学史略》,书林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版。
作者简介:马春燕,女,1980—,吉林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篇章语言学、英国文学,工作单位:吉林工商学院外语分院。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