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班主任管理 >试述探析民族地区高校构建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系统学术

试述探析民族地区高校构建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系统学术

收藏本文 2024-04-20 点赞:20556 浏览:8704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从民族地区民族团结教育社会背景复杂、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定位模糊、课程体系构建面临诸多困难等三个视角分析了当前民族地区高校构建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的困境,在此基础上从认知性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活动性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和隐性民族团结教育课程

摘自:本科毕业论文答辩www.udooo.com

等三个方面探讨了民族地区高校如何构建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的问题。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校
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
[]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1-0103-05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教育是促成民族团结进步的基础性工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进一步明确要求:“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推进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国家法律法规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引导广大师生牢同树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不断夯实各民族大团结的基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传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基地。整体而言,民族地区各高校都能够不同程度地结合地区实际,突出民族特色,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民族团结教育紧密结合,在民族团结教育方面,开展有针对性的系列教育活动。然而,民族地区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仍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存在诸多困难。探讨民族团结教育的路径,成为民族地区高校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课题。

一、民族地区高校构建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的困境分析

(一)民族团结教育社会背景复杂

一是利益新整合与民族地区社会政治问题相交织。少数民族作为特殊群体,具有自身特殊的利益诉求。当社会整合与其现有或潜在利益相冲突,或者利益权威性分配主体没有很好整合少数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关系时,少数民族对资源利益权威性分配主体的认同就会降低甚至消失,民族地区社会政治问题便会随之出现。二是价值多样化与民族地区国家认同状况相联系。少数民族个人作为利益主体,在民族意识和民族利益诉求不断高涨情况下,民族认同能否始终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保持高度的一致,并向着“国家认同”方向发展,已经成为我们迫切需要思考、解决的问题。i是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地区国家安全稳定相联系。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经济发展失败是导致民族地区不稳定的重要诱困,民族国家不善于处理多民族的治理,从而激化国内民族矛盾,危及安全稳定。

(二)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定位模糊

教学内容和功能决定课程的目的和性质。民族团结教育一股将其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或思想政治理论课。然而,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一直没有摆脱尴尬境地。其一,除了国家民委所属的民族院校对民族团结教育(民族理论与政策课)有明确的管理部门、明确的课程性质定位外,对于民族地区高校开设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国家教委、国家民委等上级机关在这方面从没有下发过明文规定。2008年教育部、国家民委关于下发《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对小学中年级、高年级阶段,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中等职业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做出明确规定,但对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却没有涉及。其二,如果将民族团结教育定位为政治理论课,以“05方案”为标志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中,没能把该课程的建设纳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之中,也没有对课程性质做出明确的规定,对其教学内容和目标也从来没有提出过任何要求。《同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颁布后,部分高校才把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纳入课程体系,但是仅仅局限于在公共课里渗透民族团结方面的内容,没有开设专门的课程和教材,课时也得不到保障。课程性质和定位等原则性问题混淆不清,严重影响课程教学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严重影响民族地区高校对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视程度和发展力度。基于此,探讨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定位,做到课程有所属管理部门、有所属课程性质、有所属学科地位,是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面临诸多困难

马克思曾经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开展民旅团结教育关键是广大人民群众相信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相信中国的民族理论与政策。目前,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面临诸多困难:

1 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受功利主义负面影响

在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越来越倾向于就业导向的教育培养模式,功利主义色彩在教育中日益浓厚。专业课程设置市场化导向增强,而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教育缺失或弱化;大学教育更注重教授学生专业知识,而忽视对人文精神的培养;大学生在学时分配上忙于考取明自己就业优势的“证书”,忽视了民族理论和政策、民族知识和历史的学习。高校自身对民族团结教育认识不够,缺乏明确的指导,对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视和强调往往表现在对其总体精神的提倡上。部分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仅仅是形式上“应对”的要求,多限于将学生活动冠以民族团结教育之名。学生对于民族团结教育只能有大致的、概括的、笼统的了解,但究其深处,学生对民族团结理论了解甚少。

2 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与专题教育相距较远

目前政治理论课教材所包含的民族团结的内容不能满足实际教学需要。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主要分散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四门相对独立的教材之中。与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紧密相关的专门教材并不多见,这种状况难以保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没有形成民族团结教育的理论框架,不利于学生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不利于学生对中国民族历史和现状做出全面的理解和判断。同时,部分高校将民族团结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资源,一定程度上冲淡了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影响民族团结教育实际作用的发挥。3 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对教学资源挖掘不足
课程是“学生通过学校教育环境获得的旨在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教育性经验”。民族团结教育教学资源与“学校教育环境”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其理应成为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开发的重要凭借。目前,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资源开发层次不高,尚未形成有效的开发利用机制,对于民族团结教学资源开发缺乏深入研究。同时,高校对民族团结教育资源开发重视不足,资源利用效率不高。高校对民族团结教育的“政策支持”与高校实际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形成强烈反差,已成为制约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开发的“瓶颈”。而且,各高校挖掘出的民族团结教育资源闲置状况依然存在,课程资源缺乏有效整合。

4 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与社会实践相互脱节

社会转型加速使社会实践的丰富性与理论学习的固定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社会实践是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民族状况、考察民族地区、增长民族知识、增强民族团结的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民族地区新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现象,突出体现为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环节存在形式主义倾向。部分院校并没有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或者将实践活动视之为“应付差事”。在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中,满足于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社会实践、道德体验等重要环节,造成大学生在民族团结理念与行为间的脱节。

5 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与网络时代不相适应

网络媒介的迅猛发展是社会转型和现代化进程的显著特征,极大改变了人们的思维范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在网络媒介时代,“舆论开始显现出它的独特的能量和作用,同时亦唤起公众自身的自主意识。不知不觉中,舆论变得十分灵敏,外界的微小变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引起舆论的波动,无论是各种情绪表现、纷纷议论,还是公开的言论和行动,都会进而影响整个的社会进程”。网络媒介具有以下对应特征:信息传播内容是理性和非理性、虚检测性和真实性的统一;信息传播方式是隐匿性和可知性、单一性和交互性的统一。基于此,网络媒介为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也带来严峻挑战。

二、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路径选择

(一)构建认知性民族团结教育课程

笔者认为应该将民族团结教育作为相对独立的课程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构建高校民族团结专题教育理论体系。民族地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较高,部分学生毕业后在民族地区就业、创业。基于此,对大学生进行民族团结专题教育是民族地区院校的一项特殊的政治任务,其课程主要内容包括:

1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教育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论述,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观察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步形成的,是改革开放新时期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民族理论、政策和经验的有机结合。具体内容包括:(1)阐明民族问题的基本内涵,讲清民族之间的关系、民族与阶级的关系以及民族与国家的关系。(2)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依据2005年民族工作会议和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

源于:免费论文网www.udooo.com

大会讲话精神,系统概括民族理论体系,科学回答什么是民族问题、怎样处理社会主义民族问题。(3)分析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党的民族政策,并阐述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 国家认同和民族法律法规教育

国家认同教育是以思想道德为视角,使各民族在原有民族认同的基础上,形成并维持超民族的国家认同,形成捍卫国家主权和整体国家利益的主体意识。民族法律法规教育是以法律修养为视角,依照我国的法律层次,有步骤地对民族地区群众进行涉及民族团结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或单行条例教育。具体内容包括:(1)阐明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统一是各民族的最高利益。(2)指出党在民族工作中的领导地位,论述推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攻为民的根本要求。(3)解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涉及民族团结的法律法规,强调依法处理影响民族关系的矛盾和问题,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势力。

3 民族团结史与现代化建设成就教育

民族团结史教育主要是以史实为基础,以民族团结为主线,对青少年进行的政治理论教育。通过对民族团结史教育,使学生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坚定遵循和执行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民族地区现代化成就教育是以现实为基础,通过阐明民族地区发生的巨大变化,为民族团结教育提供鲜活的实践素材。具体内容包括:(1)简述中华民族五千年民族团结史,特别是岭南地区民族团结史教育。(2)正视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在发展水平上的差距,指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3)论述党和国家为民族发展出台的政策举措,展示民族地区所取得的重要成就。

(二)构建活动性民族团结教育课程

高校活动性课程主要是“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将彼此割裂的知识、技能整合协调起来,使先前学到的知识、技能具有更广泛的迁移性”④。基于此,构建活动性民族团结课程总体特点是突破学科体系,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提高大学生对民族团结理论的兴趣和学习动机为出发点,强调主体与客体通过直接的相互作用,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性。

1 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打造活动性民族团结教育课程

大学生具有其自身的物质基础、智力因素和精神意志,是民族团结教育的主体。陶行知先生提出:“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核心,教育应为社会生活怎么写作,在改造社会生活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在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课程中,“只有学生把教育看成是自己的需要而乐于接受时,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打造活动性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要探索建立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和考核体系。规定学时和学分,使社会实践制度化、规范化”,其主要原则包括:(1)活动性课程要依循民族团结教育的教学目标,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开展活动性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要围绕其教学目标而展开,不能盲目进行或自行其是。(2)活动性课程要构建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探求的学习机制。(3)学生活动性课程要围绕涉及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或民族关系中的若干问题去开展,否则,活动性课程很可能流于形式。(4)活动性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要以提升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素养和分析问题能力为宗旨。

原创论文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