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班主任管理 >谈述德育德育课实践教学有着理由理由

谈述德育德育课实践教学有着理由理由

收藏本文 2024-02-14 点赞:26568 浏览:12031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加强和改善实践教学是新课改的题中之义,而实践教学是高职德育课最薄弱的环节。认识错位、责任不清、师资短缺、机制不全是导致德育课实践教学实效性差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德育 实践教学 实效性
何谓德育课实践教学?武汉大学佘双好教授的表述是:“在现有教学体制下,很多具有德育作用和效果或者具有德育性的活动都可以看作是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既包括以德育为主要特征的实践活动,如学校开展的军训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希望工程献爱心活动;也包括以学生学习为主导的活动:如专业学习、学术沙龙活动;还包括以娱乐、健身、个人兴趣爱好为特征的活动等。”笔者将以工作的单位为例,回答课题所提出的问题。

一、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简介

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财经分院)是由江苏省财政厅主办的全日制财经类高等职业学校,以五年制高职教育为主,同时兼办三年制中职教育。目前学校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学校、国家级重点学校,获得过“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省文明单位”、“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单位”等荣誉。建校四十余年来,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财经、商贸、信息类专业人才,一直以来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当前,徐州财校正集中精力建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以坚实的步伐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笔者对本课题的研究正是基于这个背景。

二、德育课实践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解析

新课程标准出台以来,高职学校一直积极探索德育课改革,同时,意识到实践教学对于德育课的重要意义,它在实现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既定目标的作用有目共睹。但是,不可否认,实践教学依然是高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的薄弱环节,相对于其在高职教育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应该发挥的作用而言,它还远未达到应有的广度和深度。原因如下:

(一)认识错位

德育课实践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根源在于认识不足。首先表现在没有意识到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比如我校师生尤其注重每年专业课的省赛、国赛,把德育相关课程置于脑后,更无暇顾及德育课实践教学。其次,有些德育课教师错误的认为课程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只有通过教师的认真讲解,学生方能理解和掌握,有无实践教学无关痛痒,另有教师对待实践教学的态度是或认为条件不具备,或感到力不从心,组织实践教学麻烦困难为由将之拒之门外。“领导支持不

怎样写毕业论文www.udooo.com

力,教师积极性不高,投入有限,家长、学生不重视,随便应付。认识的偏差必然会影响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难以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二)责任不清

责任不清指的是高职德育课实践教学归哪个部门管理不清楚。比如,普遍现象是很多高职校没有明确是教务部门、学生处和公共基础课部门负责,缺乏沟通,学工队伍和德育课教师各自为战、分兵作战,没有分工合作与统一协调,造成开展实践教学遇到问题不知找谁,甚至出现部门间相互推诿的状况。责任不明还体现在负责德育课实践教学的专职教师,没有明确自身的责任。需要做什么工作,怎样开展实践教学,要求是什么,如何考核实践教学实效?这些问题不能有效解决直接影响实践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可见,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是德育课实践教学能够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三)师资短缺

师资短缺是造成德育课实践教学难以更好开展的现实原因。目前诸多高职校德育课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导致教师课时多、工作量大、教学任务重。以我校为例,我校德育课专职教师仅有8名,每人每周承担18节课,另外,还要负责班主任工作。在这种状况下,让教师承担需要多方面条件配合的实践教学难度可想而知。下面是我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授课计划表的封面,从中可以看出我校德育教师的课务安排和工作量。

(四)机制不全

目前,为数不少的高职校仍然缺少相对完善的教学管理和监控机制,比如我校对专业课程都有明确的规范要求。例如,本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教学内容、课时安排、考试的要求等,但是德育课实践教学处于摸索阶段,并没有以上要求和规范,导致的结果是实践教学难以开展,计划方案流于形式,即使开展组织缺乏规范性、活动缺乏连续性、参与没有广泛性、教学缺乏实效性。我校为了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和新课改真正落实于课堂教学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比如教学督导推门听课、学生评教、教案讲稿互评等。由于实践教学的特殊性,这些机制不能真正考查其实际教学成果。现在,我校对实践教学的评价就是看教师是否开展了,有没有达到规定的次数,而对实践教学的过程和效果不予评价。显然,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实践缺乏真正有力的督导。另一方面,高校对其他课程质量的优劣有较完善的奖惩机制,而德育课实践教学却鲜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即使有,也不能和专业课平等对待,挫伤了基础学科教师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佘双好.高校实践的与课程的基本内涵和课程建设的现实策略.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探索和思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12.
熊晓燕.走出认识误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5):130.
作者简介:
嵇恩华,男,(1979—),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助讲,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