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班主任管理 >中职德育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中职德育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收藏本文 2024-01-20 点赞:32911 浏览:15437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明确提出“德育课教学应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充分发挥德育课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中的重要作用”。这说明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有效可行的教改,不但能改变学生对德育课程的学习态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关系到德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1674-9324(2012)08-0207-03

一、开展德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开展德育课教学改革,是现代中职教育的必然要求。现代的职业教育不应是单纯的就业教育,更不应是狭隘的技能教育,应该是全面的素质教育。职业学校更应重视德育教育,把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与道德精神的熏陶结合起来,以促使学生在追求整体全面和谐发展的同时更要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因此,职校的德育课教学必须进行改革,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旧三中心论”,建构“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新三中心论”。
2.开展德育课教学改革,是培养学生良好情商的需要。德育课的教学,不但要以德育知识去撼动学生的心灵,更重要是以情感去感化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健康积极的情感共鸣,培养他们的情商。因此,德育过程不仅仅是教育者以理服人的说服教育过程,更应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情感交流过程。
3.开展德育课教学改革,是满足学生思想需求的需要。中职学生的思想需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或现象的解读需要。诸如“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能赚钱就是有能力”等这些社会热点问题,我们把它解读得越深刻彻底,就越能让学生充分理解,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二是学生心理需要。随着社会、网络的高速发展,中职生的心理也随之变得复杂而脆弱。因此,德育课程的教学必须遵循中职生的心理变化规律,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以增强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以帮助学生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变动所带来的冲击。三是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能力的要求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德育课程的教学就必须要处理好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德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一)在教改实践中,我们首先要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规律

1.认知教育是基础。在教改实践中,认知教育可按以下五个层次进行。首先,教师要准确地、科学地讲解理论知识。比如讲授一个基本概念,我们既要看教材是如何定义的,又要讲明白通俗上的定义,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分析、消化。其次,讲清知识的来源及其发展过程,要让学生对知识点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第三,让学生掌握好每一门德育课的知识体系。一个具体的知识只有在它的体系中才有生命力,才有教育意义。重视知识体系的教育,才能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知识,才能将学生的思想抓住,丝丝入扣地引上健康成长的道路。第四,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认知教育,主要是教会学生把握认知的一般过程和规律以及认知的方法。
2.情感教育是动力。要有效地发挥德育课的德育功能,在教改实践中必须做到以下两点:首先,重视学生的情感培养。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养成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实践和理论研究证明,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思想影响最显著的是其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我

源于:论文写作www.udooo.com

们应注重课程真理性的讲授,以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精神,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二是培养与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在教学中,我们应坚持给予学生最大的关爱与尊重,多鼓励多肯定,培养学生的成就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需要,提高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内驱力。其次,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感染。教师影响学生的情感要素包括其人格特征、对待学生的态度、教学的情感投入等,而正是这些情感要素表现影响和感染着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学习态度,从而让学生喜欢德育课堂,快乐学习。
3.意志训练是关键。为使学生养成坚韧的道德意志,在德育课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三种方法:一是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充分利用德育课教材上所列举的有感染力的正面典型人物,以及充分发掘学生身边的先进人物与先进事例,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学习,让他们真切地感受榜样的力量,并以此为学习榜样。二是在实践中进行意志养成训练。利用寒暑检测,布置实践作业,并提出明确的实践要求,以进行意志训练。三是让学生参加有一定难度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进行意志锻炼。如,组织学生参加义工与志愿者活动,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让自己的心灵、意志得到净化与锻炼,从而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4.行为训练是根本。德育最终目标是培养与强化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并能自觉地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如何让学生自觉地表现良好的道德行为呢?这就需要我们在德育教育过程中通过必要的行为训练进行引导与强化。要对学生进行良好道德行为训练,就必须把学生从课堂上解放出来,做到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可采取如下方式。
一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时,紧密联系实际,如通过揭批“功”,从思想上帮助学生认清“功”的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反社会的反动本质,从行动上筑起防沾染的墙。对学生进行法纪教育时,不能干讲法条,而是举案说法,既让学生从思想意识上厘清违法、犯罪之间的界限,又能从具体的案例中认知违法、犯罪的行为表现,从而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自觉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二是增加并充分利用“活动课”,并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德育不能只靠讲,更应让学生从不同的活动及实践中领会。因此,在德育教学中,可以通过设计不同的活动课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德育的效果。比如,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中,设计了两个活动课:一是模拟面试,二是简历设计,以此来提升学生的面试信心及自我评价的能力。在《礼仪修养》课中,可以把课堂变成不同的礼仪场景,让学生在模拟的场景中用好的礼仪知识,提升自我的礼仪形象。通过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及组织学生到法庭旁听审案,感受法律的威严,以强化学生的法制观念与法制意识。三是结合课外活动,让学生自觉强化道德行为规范。在新生入学的军训周,我们就可以有意识进行道德行为规范教育与培养。同时,在日常管理中,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思想变化及社会热点问题,通过主题班会的活动形式进行内化教育,让学生从思想到行为自觉规范自己,自觉成为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中职生。(二)在教学方法上,改变过去灌输式的“我讲你听”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启发式、答疑式、研究式、自主式学习等学习方式
1.指导学生自行学习。就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学习,主要通过课后阅读、小组交流、撰写学习体会、热点问题思考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并养成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
2.让学生走向讲台。对一些内容较易理解的章节,先布置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然后找出其中的知识点与学习要点,并指导学生参阅有关书目收集相关资料,然后指导他们编写简易教案,制作课件,再选出多名学生在课堂上讲述,最后由老师讲评总结。如《经济政治与社会》课,我们选取了商品供求变化对影响这一内容,让学生分组进行备课,并制作课件,然后让学生上台讲授,最后由老师归纳点评。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让学生充分掌握相关的知识理论,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组织能力。
3.采用演讲、辩论、讨论等多形式学习。课堂“演讲”就是针对某一问题或观点,教师适当辅导,学生自备演讲材料,上课时学生演讲,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评奖鼓励,从而达到明确观点,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目的。比如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中就可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点进行演讲。通过学生富于的演讲,使同学们懂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知法、懂法、守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也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前提!激扬的演讲也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气氛,激励后进,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写作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胆色、口才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中职生思维活跃,但不善于思考;有一定知识,但不善运用,更难于融会贯通。而辩论不但可以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更是培养了学生大方、勇敢、自信、以理服人、认真、团结协作、机智等作风,让他们养成自觉修炼的意识。如在《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我们可以围绕当前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提出一些辩题:“生活富了,还要不要艰苦奋斗”、“穿名牌真能提升你的形象吗?”,让学生分组进行辩论,使学生的思想在互相交流与争论中受到了净化与洗礼,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三)改革德育课考核方法

考核方法的改革是德育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考核往往只注重于书面考核,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对知识掌握的唯一标准。事实上,如果只注重于书面考核,学生对德育的理解也只停留在书面上,并没有真正地从行为上改变。
如何改革德育课的考核方式呢?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理论的考核。不再采用单一闭卷考,而是采用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的考试方式,两种形式各占50%。在开卷部分,可以根据不同课程的学习内容、重要的知识点以及一些当前社会热议的现象,然后组编形成若干故事与案例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论述文,或进行演讲、答辩,再由学生代表和教师共同评定成绩。如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的开卷考试部分,可以让学生论述:你是如何看待以下这些现象,并提出你的一些解决办法。有调查显示,当前青少年中存在着道德滑坡现象,表现在:虚荣心强,诚信缺失——撒谎、、违纪等现象时有发生。宽己严人,知行脱节——乱划课桌、随地乱扔杂物等现象普遍存在。崇尚自我,价值取向错位——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片面强调个人利益,责任感、义务意识普通下降。通过这样的考核方式,既让学生从自身角度认真思考一些现实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也让学生明确如何“从我做起”,做到知行合一。二是实践考核。实践考核形式可以根据不同课程采用多形式进行,如礼仪课,可采取实操考核形式;法律课可通过自编自演的法制小品、制作法制小报以及简易模拟法庭等方式进行考核;经济政治与社会课,则可以通过进行实践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等考核方式。通过这样的实践考核,既考核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考核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在实践考核过程中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

三、德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收效

1.让德育课堂变得更有趣味性。参与式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德育课堂变得有趣味,更重要的是有效地克服了传统德育课“满堂灌”教育方式的缺点,让德育不再只是“说教”,而是让学生听得懂、想得明、可践行的行为模式。
2.强化了德育的实效性。教法上的突破,考核方式的灵活多样,让课堂变得轻松而自然,活跃的课堂气氛,既增进了双向思想交流,又激发起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从而使德育课自然地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也使师生关系变得更为融洽、轻松与谐调,让学生不仅汲取了知识,也自觉完成了思想教育。
3.增强了德育的创新性。灵活多元的德育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真正理解德育理论的思想,更重要是让学生明确一个人的优良品德不是靠说的,而是在日常行为中持久的表现。同时,不仅促进了学生独立思考、发展自己思想观点的能力的培养,也促进了教师在德育教育中的创新与实践
参考文献:
钱国良.“知”“情”“意”“行”的统一——试论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实现策略[J].职教通讯,2001,(12)

怎样写毕业论文www.udooo.com

.
叶章生.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1,(2).
[3]周奇志.建立德育综合评价模式改革德育课考核方法[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2).
[4]王晓燕.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四川科技报,2010,(7).
[5]程贤容.中治课教学改革之我见[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11).
[6]林文斌.关于提升中职学校德育课程实效性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4).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