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班主任经验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之我见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之我见

收藏本文 2024-02-12 点赞:4499 浏览:1528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高职教育体系的建立,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方向更加明确,教学改革取得成功经验,但存在着办学条件差、培养模式陈旧、与社会需求脱节等现象。只有深化高职教育改革,走可持续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集团化发展、制度创新和终身教育之路,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对应用性人才的迫切需要,促进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和谐、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改革走向
1009-8747(2012)01-0007-01
高等职业教育在中国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规模已日益壮大,各类高职高专院校己占全国高等院校的近二分之一,迄今己为我国培养数以百万的技术型应用人才,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它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劳动力和实用型高技能人才、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的责任,承担着弘扬先进文化、建设精神文明的贵任,承担着培养劳动者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责任。正确分析高职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分析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实现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前提。

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近几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

1. 歧视性政策,严重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近几年来,尽管党、国务院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发布了发展职业教育的相关决定,但教育行政部门和有些地方的有关政策,不利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当初制定的职业教育的学生不迁户口、不包分配、不发放派遣证和高收费等条款,丧失了教育公平公正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考生及其家长,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导致许多基础较好、素质不错的学生,不愿报考职业学校。即使考上高等职业院校,自己对前途也是悲观失望。目前,尽管分配、派遣等有关规定失去了现实意义,但其留下的不良后果难以消除。另外,目前把高等职业教育定位在专科层次,也是一种不合理、不科学的现象,形成了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歧视性政策,严重影响学校的招生和学生的就业。
2.公众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存在的严重偏差,就业形势严峻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再加上独生子女现象引发的对子女教育期望等因素,使全社会包括教育界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并未达到应有的高度,鄙视职业教育的现象随处可见;另一方面,当前企业转制、机构调整,使大量工人下岗待业,也使培养一线生产人员的职业教育受到了严重冲击。我国公共资源的有限性和现行的高考制度使高职发展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双重困境"。国家期望通过发展高职解决高等教育的机会问题,同时也解决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提升人力资源水平,又未在资源配置方面起到主导作用,财政投入相当有限。 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决定了目前高职的劣势地位,出现了成绩好的学生不愿上高职的情况。就业工作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学校的声誉要靠毕业生就业来体现。而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大大低于研究生和本科生,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就业矛盾十分突出。
3.发展定位不明确,盲目升格,没有形成办学特色
在高等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一些高职院校存在对自身的定位不清楚,在办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学科性,而不注重技能培养,有盲目攀高升格和办学向“学科型”靠拢的倾向。一些由中职升格为高职的院校,一旦羽翼丰满就要升格为本科,办学科型高等教育。这种倾向不仅背离了职业教育的初衷,更重要的是使职业教育失去了应有的特色。由于高职存在盲目攀比学历教育、普通教育的现象,使升格成为主要导向,一些高职院校也以帮助学生高考复习招揽学生的手段,变相地使高职院校成为第二次高考的预备学校,偏离了创办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一些高职院校基本上参照传统的本科和专科模式办学,参照普通本科院校的课程开展教学,没能体现出高职的办学特色。尤其是本科院校举办的高职,课程内容成为普通高等教育的“压缩饼干”。

二、对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文规定,"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的生存和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多样的教育途径,使更多的人得到学习和发展的机会。要满足人们学习的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严格执法,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管理与监控,认真纠正和处理存在的突出问题与矛盾,以保证职业教育的健康、快速与可持续发展。

1. 加快完善政策法规,优化发展环境,强化绩效监控,提供体系保障

建议启动高职教育的立法工作,加快研制全国高职教育发展的五年规划,强化绩效监控与评价,每年公布高职教育绩效报告,并构建绩效评价体系。组建高水平的高职教育科研团队,研制与发布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标准,使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规范化。而为了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特色,特别需要在机制上进一步探索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政策制度环境。同时,要加快改革高职教育投入政策,增加公共财政对高职教育的投入强度,逐步推广部分地区已经实施的生均财政拨款制度。加快完善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政策,制定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高职院校师资结构和教师资格标准,对高职院校师资在培养、引进、使用、培训及资格证书等方面加强政策引导。加快制定优化"双师"结构的相关政策,为院校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教师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逐步提高行业、企业专家授课比例。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制定相应的学生学业考核和评价制度,引导学校采用多种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业评价向就业导向和社

源于:论文查抄袭率怎么发表www.udooo.com

会评价方向发展。

2. 加强高职院校运行机制的开放性,调整专业布局和重大建设项目布局结构

高职院校要注重运行机制的开放性,根据动态变化的市场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不断保持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适应度。高职院校的专业布局结构要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积极作出相应的调整。大力发展制造类专业,加快培养数控、模具、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等高技能人才;积极调整旅游类专业,扩大护理类专业规模,改变部分专业领域人才紧缺而毕业生就业难的错位现象;压缩调整电子商务、会计、文秘、计算机和公共管理类等供大于求的专业招生规模,同时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拓展和开发一些新专业,如会展策划与管理、会展怎么写作与管理、家具设计与制造、建筑及其他工程项目管理等。加大财政投入支持高职实训基地建设,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办学条件相对较弱的高职院校的支持力度。实施项目规范化管理,国家组织专家对实训的基础设施和设备进行充分论证,加强指导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和项目建设质量。在专项资金管理上,建议实行绩效考评制度。承担项目的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创新管理模式,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益。

3. 面向经济社会,拓展高等职业教育办学途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将会有相应的调整,经济社会必将得到迅速的发展。在未来社会中,高等职业教育要想得到生存与发展,必须面向社会,面对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尤其是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必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拓宽办学途径,走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道路。产教结合是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实行开放办学,教学与生产实际结合,可以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