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班主任经验 >少数民族预科语文课程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共融性

少数民族预科语文课程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共融性

收藏本文 2024-02-24 点赞:22444 浏览:9769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少数民族预科建立的初衷之一是为了解决党和国家在民族地区实行干部民少数民族预科语文课程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共融性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主改革理由上的需求理由,这一目的从根本上来讲就是为了民族团结与进步的建设。少数民族预科教授的不应该只是汉语、汉字,更有着推动民族地区发展,宣扬民族和谐,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作用,而语文课程也应该在授人以道的同时授人以德,将汉语文教育与德育相结合是少数民族预科语文课程发展的新形势。
关键词:少数民族预科语文课程;民族团结;共融性
各民族的团结进步,是国家和平稳定的根本,而少数民族预科的存在更为各民族的团结进步起着重要的影响。作为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语文课程的老师,以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为研究背景,我们充分认识到仅仅是单纯的汉语文教学是不能满足少数民族预科的教育要求的。文学作品欣赏、语言表达方式、德育、爱国主义教育成了新时期少数民族语文课程中的关键词。
目前,预科教育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同行重视,而语文课程在预科教育中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这门课程架起了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沟通的桥梁,宣传了各民族团结进步的优秀事迹,发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将各民族凝聚在一起。预科教育协会召开了数届研究会及讨论会,每届研究会就预科教育教学、思政管理、办学模式等理由进行了广泛讨论。教育部也组织多次会议,就预科的教育和教学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总结研究。
但是单一的汉语文教学已经不再适合现阶段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在少数民族预科开设的语文课程,教导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言,尤其是双语预科学生,即拥有少数民族文字,并一直以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为主,汉语言文字为第二语言的少数民族预科生,使他们在预科学习期间打下坚实的汉语基础。语言,作为最重要的交流工具,语文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好汉语不仅能使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拥有与更多人交流的途径,也在学习的过程中
了解了汉民族悠久的文化和历史。在汉语教学中注入德育因素,一方面教授汉语知识,另一方面把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内容适时、适量、适度地注入汉语教学中,既可以提高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识记、辨析汉字的能力,从另一方面来说,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了解汉文化的历史,增进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这样,更能推动多元文化间的交流和相互认可。
该研究的难点与重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少数民族预科层次中,汉语文教育现有的教材不能完全满足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学习

目前的汉语教材,主要针对生词、语法、阅读等方面进行编撰,内容上比较单一。汉语,作为世界上最难学习的语种,仅通过死记硬背很难领会汉语的精髓。
在现有汉语文教材的基础上,加入文化、历史、风俗的元素,更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也能够使汉语的学习更具有语言背景。该部分研究主要从现有教材入手,分析总结汉语文教材的新内涵,以及汉语言文化教育能够从其文字、文学、文化常识等诸多方面的深入渗透使少数民族学生更深切地认识中华文化,培养其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操,是推动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举措,这关系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事业进程;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到国家统

一、民族团结之大业。

二、汉语文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而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又不同于外国留学生

该部分研究一方面总结分析少数民族预科教学的特殊经验,另一方面结合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实际重点研究,构建科学的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文教学内容体系。一方面指出现有语文课程教学上的优势与缺陷。现有语文课程从教材上来讲考虑到了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涵括,但是其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还有待提升。而优势在于选取了不少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德育的优秀篇章。然而,由于教学时间较短,而教材内容过多,只能有选择性地选取部分篇章进行教学,这就需要教师队伍个人素养的提升。另一方面则是深思怎样更好地利用现有的教材将少数民族预科语文课程与民族团结进步相结合。
三、汉语文教育中包含了对中华优秀文化的弘扬,能够对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起到德育和美育的作用
该部分研究主要是深思少数民族预科的汉语文教育如何与民族团结进步相融合。
该研究的作用在于挖掘少数民族预科语文课程的内涵,而不
是要抛弃其本身语文教学的主体。语文课程本身所具有的教导语言的功能,与多元民族文化的相互认可、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相互融合。而在实际操作中,还应该注意到目前少数民族预科学生主要分为民考民与民考汉两种类型,因此在教学
模式的设计中需要因材施教。将语文课程与民族团结进步相结合,更需要教师个人素质的提高,把握好量与度的平衡也是难点之一。在该研究中,运用了理论联系实际、调查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推理等策略。具体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田野考察调查法对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难点、疑问等情况进行调查访问,以便收集能反映课题研究对象的实际资料。同时,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民族教育学、心理学、汉语言文学、民族学等学科交叉的综合研究策略。
参考文献:
[1]宋太成.民族预科教育论丛.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2]邓晓琳.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10.
[3]文雯.少数民族预科二年制新疆班语文教学之我见.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
[4]杨艺.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文教学策略初探:以新疆“民考民”两年制预科为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
(作者单位 四川省成都市西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语文教研室)
·编辑 王志慧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