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新闻传播 >> 传播技术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评论传播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评论传播

收藏本文 2024-04-10 点赞:20603 浏览:9384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新媒体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传播环境,呈现出不同于传统传播环境的新特征:信息传播渠道选择性增加,信息接受渠道多样,信息接受工具移动化,受众接受心理变化。新的传播环境下,做好新闻评论传播,应在传播内容、传播形式和传播主体上做深入的研究,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新闻评论传播,使其有效到达受众群,避免做无效传播。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评论
有心人会发现,各种传播媒介在增加新闻信息传播的同时,加大了新闻评论的传播力度。新闻评论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这是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环境,加强新闻评论传播、做好舆论引导的一种新举措。媒体传播的这一变化值得深入研究。

一、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环境特征

新媒体时代是由互联网创造的,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 新闻传播者不再是特定的人群——新闻工作者;受众不再单纯的接受信息,他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发布者,还对信息进行再加工。所有这些,都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传播环境,呈现出不同于传统传播环境的新特征。这些新特征主要表现为:
1.信息传播渠道选择性增加
传统媒体由于其性质和技术的原因,媒体组织之外的人是无法在媒体上自由表达的。所有信息都是由传播者按媒体的观点和意志精心筛选后发布的,普通公民在报纸上、广播电视上无法随意发布信息、表达思想。互联网使这种情形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公民在无法接触传统媒体的情形之下,可以选择在网络上及时自由的发布信息。电脑、手机都成了信息的快捷传播工具,成了可以不受约束的信息传播渠道。
2.信息接受渠道多样
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使得受众接受信息不再仅仅依靠书报杂志和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手机与互联网结合,受众接受信息有了更为便捷的工具。今天的人们更多选择从电脑上看电视、读报纸,从手机上读微博、看新闻。
3.信息接受工具移动化
移动化,既包括接收地点移动化,摆脱传统的在固定地点消费新闻信息、接受电视节目、读报等等的模式,也包括接收工具的移动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这两种移动化成为可能。它主要体现在三个环节:
一是登陆方式移动化。移动上网、移动登陆,摆脱电话线、网线的束缚,真正实现人与世界随时、随地、随意的网络连接。二是通过互联网向移动状态的使用者传递内容和提供怎么写作。第三,依赖新的技术,比如利用新的格式转换技术和功能增强了的移动通信工具,实现移动通信工具与现有互联网资源的无缝对接,使移动通信工具可以使用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 传播工具的移动化,给人们的信息传播带来了更多的自由,更多的便捷。
4.受众接受心理变化
传统媒体时代,获取信息的渠道受限,从传统媒体那里依赖性地获取信息是受众接受心理的最基本特征,受众只能通过媒体了解自己生活的这个世界所发生的事情,以便规划自己的目标,调整自己的行为。其次,受众通过接触媒体的传播,获得娱乐和休闲,从而放松紧张工作带来的疲劳,达到调节身心的目的。
新媒体时代,受众的接受心理除了具备传统媒体时代受众心理的基本特征以外,还表现出一些特殊的方面:
第一,受众具有更加强烈的主体意识。伴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新的媒体运作模式的产生,受众在整个传播过程中,渐渐地由过去被动地接受信息,转变为主动地、有选择地使用媒体信息,并且还具有强烈的参与心理需求。第二,受众的娱乐、好奇心理逐渐增强。一方面,受众在接受媒体传播时不希望被支配,某种程度上,娱乐心理占了重要位置;另一方面,受众出于对外界事物的敏感和好奇心理,在接触媒介传播中滋生出更多的追根究底的冲动。第三,受众对待媒体的态度发生改变。传统媒体时代,要想追踪一件新闻事件,会受到时间、空间的局限。而网络媒体时代,受众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了解该事件发展的最新的详尽报道。网络媒体受众可以通过论坛的交流讨论,对新闻信息的真实性、权威性作出自己的判断而不受制于媒体的传播。受众对于媒体的态度不再是仰视,而更多的是自主的思索与评判。

二、做好新闻评论传播的对策

新媒体时代媒介的传播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征。要做好新闻评论传播,就要注意针对当前传播环境的特征,调整传播策略。在传播内容、传播形式和传播主体上做深入的研究,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传播,使传播内容能有效到达受众群,避免做无效传播。具体而言:
1.选题要关注社会热点
新闻评论是对新闻事实背后的意义进行阐释的一种新闻传播样式,新闻评论表达作者对某一事实的观点和看法。因此新闻评论选题时,要注意选择受众关心的事实来评论。评论的选题要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热门话题、倾向性问题、针对不良的思想和行为或者针对典型人物和典型事实来选题。例如,《湖北日报》2012年4月20日至5月2日在一版推出的“论新形势下保持党的纯洁性”系列评论,从8个方面就如何保持党的纯洁性进行深刻阐述,在全省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对于深入开展工作,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长江日报》2011年推出的《励精图治,复兴大武汉》的系列评论,引起关注,原因在于武汉市曾经有过辉煌,在新形势下,人们希望开创武汉发展的新局面,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更美好。系列评论中的一些篇章如《让责任风暴席卷每个角落》、《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启用一代新人》、《开放必须破“五小”》、《必须有紧迫感》等都是很有针对性的话题。
2.鼓励观点碰撞
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新旧观念的交锋,体制的摩擦,利益阶层的博弈,每天都有演不完的活剧。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政治的问题日益突出。这要求社会建立与它的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文化结构。这种结构要求不同的利益得到同等的保护,不同的价值观得到同等的尊重,不同的声音得到平等的表达。
新媒体的出现提供了技术保证。网络发言的自由,手机短信、微博的随意,都使得新闻评论的内涵得到丰富和发展。
所以,在新媒体时代,就新闻媒介的评论作者而言,其身份应更加多元,要改变过去媒体专职评论员和党政干部的单调格局,让普通公民可以有机会

源于:毕业论文致谢词www.udooo.com

来表达观点和看法。新闻评论队伍中,可以有领导干部,也可以有平头百姓;可以有专家学者,也可以有大学生;可以有宣传部门的指定发言者,也可以有公共知识分子;可以有精英人士,也应该有草根人物。[3]这样的运作,让各种情绪得到发泄,要求得到呼吁,观点得以交流,真相得以追问。3.探索新闻评论传播的新形式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与评论形式都出现了改变。网络评论的传播主要通过四种形式,即电子邮件、新闻组、网上聊天、BBS论坛交流等;手机微博更便捷。这些传播是连锁式的迅速传播。这种传播改变了原有媒体新闻评论的话题经过事先设计的程序,大量的话题由网民的关注度自然积聚而来,因而有更广泛的受众群体。[4]
媒介的新闻评论传播要想获得好的传播效果,必须精心研究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环境特征,精心研究受众心理,在形式上有所创新。
首先,新闻评论的传播要集群化。所谓集群化,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评论的版面集中,时段集中。二是推出系列评论,围绕主题,从各个角度进行评论。这样,评论就形成浩大的气势,而不是单打独斗,被铺天盖地的各种信息所淹没。这与微博出现后的 “微内容” 、“微评论”传播并不矛盾。版面集中、时段集中、系列评论、专栏评论是框架形式,具体的传播仍然可以短小精悍。媒体实践证明这样的运作是成功的:《新京报》在创刊之初就开设了整整两版的评论版,后来又增设了经济和娱乐评论,全新的版面与风格令受众耳目一新。人民日报的评论专栏《今日谈》、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国际新闻评论专栏《环球视线》等也是范例。
其次,新闻评论应个性化。个性化评论是媒体评论争取受众的一个重要手段,个性化除了指评论风格之外,主要指评论主体的个人化。新媒体时代,应当注重受众接受心理,让具有个性的评论人来主持评论。新闻评论请名家来主持就是很好的做法,一方面名家多为知识精英,有思想、看问题敏锐,也善于表达,另一方面,受众具有名人崇拜心理,名人效应可以吸引更多的受众,增加新闻评论的传播效果。《新京报》的《新评论———新京报名家评论精选》一书收录了2005 年至2007 年中发表的精品之作,其中的名家评论员就基本上涵盖了中国知识分子精英阶层的学者专家,他们个性化的新闻评论别具一格,也为媒体赢得了众多的受众。
第三,加强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互动,提升新闻评论传播的影响力。网络传播中,网民的某种观点会引发网民自发聚焦新闻事件,最后酿成网络事件。这中间,网络舆论起了引导作用。因此,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应加强互动,实现全方位、立体化传播,增强新闻评论的引导功能。
4.要提高新闻评论人员的素质
当前,新闻媒体注意到新媒体时代给媒介传播带来的挑战,开始重视新闻评论并采用各种评论员形式,以期形成品牌效应,获得受众的认可和欢迎。但坦率地说,目前的新闻评论员素质还有待提高。有的评论员说事词不达意、文不对题,有的在评论中点评不到位或犯常识性错误。这样的

源于:初中英语论文www.udooo.com

评论让接受者难以接受。比如:某电视台在主持人播报“广州公交车碾死乘客”的新闻后评论道:公交车车体大,要对司机常考核。这则评论可谓驴唇不对马嘴。再比如:某报在评论专版载文评论武汉大学樱花开放期间收费赏花时,举例说英国牛津剑桥大学校园是对游客开放的,游客是可以自由进入校园的,进而指责武大不该收费限制游客进校园。事实上,中国的大学校园与英国牛津剑桥的校园格局是完全不同的。牛津剑桥让游客参观的只是街道,各教学学院的校园是不能随意进入的。这样的评论属于不懂装懂、瞎发议论,只能说明评论员信息与知识储备不足。
新闻评论员职责所在,需要有敏锐独到的眼光、逻辑严谨的思维、开阔的视野和渊博的知识。所以,提高评论人员的素质,是做好评论传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注释:
陆小华:《新媒体时代受众偏好与电视竞争策略》,《南方电视学刊》2007年第6期
陈业雷、陈红:《新媒体时代受众心理特征变迁》,《青年记者》2011年1月下
[3]王传宝:《新媒体时代新闻评论的传播生态》,《军事记者》2010年第7期
[4]贺忠:《网络媒体冲击下的中国电视新闻评论》,《新闻知识》2010年第4期
(湖北大学文学院)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