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新闻传播 >> 传播技术 >分析范长江新闻思想对当下“走转改”

分析范长江新闻思想对当下“走转改”

收藏本文 2024-03-20 点赞:16282 浏览:6997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新闻媒体“走转改”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如失实报道仍有发生,虚检测报道仍见诸于媒体。为了更好地改善新闻报道,培养优秀的新闻记者,需要继续深化“走转改”,范长江的新闻实践及新闻思想可以为“走转改”提供有益的借鉴,特别是其新闻思想中“群众观点的建立”、“正确而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深入实际的采访作风”,对深化“走转改”有很强的现实作用。
关键词:范长江;新闻思想;“走转改”;群众观点
1672-8122(2014)03-0013-02
雅安地震期间一则题为“中坝村村民地震时期大鱼大肉像过节”的不实报道引发了众多热议,网友呼吁“别让不实报道成为次生灾害”,民众的质疑与少数记者没能有效践行“走转改”精神有关。范长江新闻思想中的“群众观点的建立”、“正确而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深入实际的采访作风”等,对当下年轻记者的新闻实践有着很好的启发和示范作用。

一、“群众观点的建立”与“走转改”

范长江在新闻实践中,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始终坚持以民为本的指导思想,这种群众路线与今天的“走基层”相对应。范长江群众观点的“怎么写作群众”、“扎根群众”、“依靠群众”中存在着一种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的关系。
范长江对新闻的定义“新闻就是广大群众预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明确指出了新闻“怎么写作群众”的属性。他指出,应把“群众评价”作为评价新闻好坏的唯一标准,“一个记者的好坏,首先要由群众批准”。“报纸办得好不好,也要由群众来回答”。他倡导“大家办报、大家用报”的办报方针,他在关于报纸与大众关系时阐述,“大众爱戴的报纸,必定是反映大众生活意识,以大众生活内容为指导对象的报纸才是新闻工作的本质”,这些主要说的是“依靠群众”。他在《记者工作随想》一文中指出“一张报纸,一个记者,其基础在群众,前途在群众”但是“现在记者的生活是机关化的,不利于记者深入群众,和群众脱离,久了就很危险”,这主要说的是“扎根群众”。范长江群众路线的三个方面,其实,告诉了今天的记者应该如何“走基层”。
范长江坚持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新闻思想,强调新闻事业要有怎么写作受众的意识,这是现代新闻传播“受众中心”理论的体现。反观当下,有记者认为网络时代“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不要走基层;有的记者则认为基层新闻少,采写成本高,效率低,不愿走基层;有的记者与基层群众交流少,关系生疏,发现不了群众生活的闪光点,不会走基层。这些都是缺乏群众观所致,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还需要注意这样一种现象:记者的“身体”虽然到了基层,但“心”不在基层,只是“应景式”地走马观花,浮泛而过,没能真正深入实际。这种“走基层”即使获取了新闻信息,却未必获取信息里面的情感,采写出来的新闻作品,定然缺乏活力;这样也难以确保细节的真实性,严重情况可能导致新闻失实。这次雅安地震的失实报道与记者采访调查不扎实有关。
记者必须用群众视角选择题材和判断新闻价值,新闻要怎么写作群众,记者就必须面向群众,就必须走基层,走基层首先必须锤炼自己的群众观。以“群众”为中心的走基层是“走转改”取得实效的前提,是新闻记者跳出个人小圈子,融入社会大天地的保障。新闻记者应真正做到深入群众、深入基层生活,反映群众心声、宣传群众事迹、参与群众工作,并使之常态化、制度化,将“群众观”落实到具体的新闻实践中,“俯下身、弯下腰”,为群众“鼓与呼”,“走基层”才走得扎实,走得长远。

二、“正确而坚定的政治立场”与“走转改”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范长江新闻思想中首要的一条,他坦承新闻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他认为无论是把握主题还是采访写作,都要从政治的高度来考虑理由。特别提到不要怕谈政治,不要故意避开政治,只要不违反时代性,紧跟时代的新闻报道都会受到欢迎。如范长江在通讯《陷落前的宛平》一文揭穿所谓的平汉通车仅是自欺欺人的骗局,抓住“民为邦本”痛斥了国民党的丑恶行径,表明了鲜明的立场。如在通讯集《塞上行》里,范长江对蒙古族理由有着公正的看法,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大势,摒弃了传统偏见。他在通讯中还大胆揭露一些重大事件的真相,如对“西安事变”真相的报道,关于红军长征的真实情况通讯报道等,都含有鲜明的政论色彩。
范长江的政治立场也经历过转变。1937年2月访问延安是其思想的转折点,从一个革命主义者转变成一名共产主义战士。这个转折是基于他深入群众、深入红区的一系列采访,逐渐加深了他对的认识,最终彻底转变政治立场,坚定革命方向,坚定为无产阶级劳苦大众怎么写作的政治信念,这种转变在他新闻实践中有所体现。如他在1939年1月《新阶段新闻工作与新闻从业员之团结运动》一文中指出,新闻事业为社会各种事业部门中最易于变动性的事业,它不只是迅速多样反映时代的变化,如果有正确的政治认识作指导,新闻工作又是加速推进社会的重要力量。他还说,一份报纸只要抓住了时代政治要求,是会受欢迎的。这些表述无不体现出“正确而坚定的政治立场”的重要性。当今有些年轻记者政治立场意识淡薄,直接影响其职业理想的追求。
范长江新闻思想对当下“走转改”的启迪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毫无疑问,新闻记者应该有很强的政治敏感性。新闻记者只有深入实践,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勤于深思,善于分析,才能使自身的政治素质得到增强,政治敏感得到提高,在基层顺利实现新闻报道“两头”对接的目标。
在“走转改”实践中,记者要有正确而坚定的政治立场,这个立场就是要始终站在人民群众及其利益这边,这需要强调记者走基层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主体位置,做到“身”“心”融合。有了正确而坚定的政治立场的“走转改”,才不会被错误思想带偏带离,才可以使记者坚持以人为本、怎么写作群众的政治方向,这对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传递社会正能量起到积极作用。
三、“深入实际的采访作风”与“走转改”深入实地采访是“消息绝对真实”的前提。范长江时代的采访条件远比今天艰苦,他怀着一颗爱国之心和对新闻事业情怀,走进基层,深入群众生活,写出了一篇篇影响深远的优秀作品,在全国产生了轰动效应。范长江在行程万里,跋山涉水,长达10个月的西北之行后,通过深入实地的采访写下了不朽名篇《中国的西北角》。他说“不亲自经历的事情,每每不容易了解那件事情的真相”。“记者写一篇报道,别人提供的材料要尽量少用,只能占三分之一,其余的三分之二应该是记者自己的积累和观察。这样,才能写得深刻丰富,仅仅就事论事难免干巴巴的。”“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思想,广阔的活动天地,这对于一个记者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记者如果到最后变得知识干瘪,思想很闭塞,活动领域很狭窄,我想,这记者也不大好当了。”他还说“记者要想反映生活,就必须走向生活”。新闻记者迈开双腿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社会生活范长江新闻思想对当下“走转改”的启迪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中去,展开深入调查,这样不仅能收获源源不断的新闻素材,而且报道质量也会迈上新台阶。
现在为什么缺乏像范长江这样优秀的记者?除了缺少群众观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外,还与“懒惰”有关,即不愿意深入实际去做艰苦细致的采访报道。在新闻界大力践行“走转改”精神之际,仍有记者依赖网络找新闻题材,或通过电话进行采访,不愿走进基层,不愿深入群众生活和新闻现场,这样怎么能防止失实新闻和虚检测新闻的发生?新闻作品又如何赢得受众喜爱?媒体的公信力又如何不受损伤?其理由恐怕与记者没能践行范长江的“脚板底下出新闻”的信念有关。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不接地气,写出来的东西就不会有活力和生命力。人的思想作风决定文风,文风反映作风。没有思想上地走入群众,就算到了基层,也感受不到群众的所思所想,写出的文章也会成为没有灵魂的空壳,徒具形式。记者如能真正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去工作,抓住事物的本质,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就会写出立意深远的作品。
范长江深入实际的业务作风给当下的青年记者树立了一个强有力的榜样。在“走转改”实践中,记者只有深入实际才能了解群众的需求,只有深入实际调查采访,才能以更丰富而准确的信息为群众怎么写作,才能赢得受众,准确引导社会舆论。功夫下得越深,才能越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是记者的基本功,也是遵循新闻采访实事求是规律的生命线。
范长江的群众路线观点、确立正确的政治立场、深入实地采访为当下“走转改”实践指明了具体方向。在“走转改”实践中,青年记者应该全面把握“走、转、改”三者之间的关系,抓住重点,认真学习、继承和发扬前辈这种精神,也能成为像范长江一样的名记者。
参考文献:
[1]沈普.范长江新闻文集[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9.
[2]范长江.范长江选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3]穆青.新闻工作散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
[4]方蒙.范长江传[M].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9.
[5]黄旦.范长江通讯中的政论色彩[J].新闻业务,1986(1).
[6]徐娟.范长江新闻思想初探[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2).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