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新闻传播 >> 传播理论 >试谈舆论《自由谈》新闻舆论构建站

试谈舆论《自由谈》新闻舆论构建站

收藏本文 2024-03-15 点赞:16491 浏览:7125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鲁迅杂文与新闻的关系非常密切,尤其是为上海《申报·自由谈》所写的杂文,无论外在构成还是内在精神,都与新闻报道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据《鲁迅全集》收录情况看,鲁迅为《申报·自由谈》撰文,大约从1933年1月24日写作《“逃”的合理化》开始,到1934年8月22日写作《看书琐记(三)》。这些杂文结合时事、政治、社会的新闻事件从不同角度进行言辞犀利的评论,成功引导并构建当时新闻舆论。本文从《自由谈》的新闻舆论构建视角,对《自由谈》和鲁迅杂文在此方面的作用作些讨论。
【关键词】《自由谈》 鲁迅杂文 新闻舆论
《申报》是上海历史上第二个创刊的中文报纸,也是近代中国最重要的一份民营报纸。1931年, “九一八”事变爆发,史量才主持并大幅度改版《申报》,由此《申报》政治态度发生重大转变而转向积极抗日、争取自由的立场。《自由谈》是《申报》的副刊,它创刊于1911年8月24日,是我国新闻史上历史最悠久的报纸副刊之一,而鲁迅的杂文正是《自由谈》最具代表性的组成部分。从1930—1934年,鲁迅在《自由谈》上发表杂文结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和《花边文学》的大部分,计140多篇,相当于鲁迅20年代杂文创作之和。鲁迅杂文创作走向顶峰与《自由谈》改革有关。此前的《自由谈》一直是“鸳鸯蝴蝶派”的阵地,由周瘦鹃主持,《申报》改版后由进步青年黎烈文主持,《自由谈》因此成为左联作家的阵地,其中鲁迅等人发表的大量杂文尤为引人瞩目。这样不仅使左联“从敌人那里夺得一块很有影响的阵地”,“更大胆地运用了合法的斗争方式”,而且“造就了一批杂文家”,“引来了杂文的全盛时期”,使杂文“在革命文学的发展中起着冲锋陷阵的作用”。鲁迅在其于《晨报》发表的第一篇杂文《无题》的开头便说他是应“一个大襟上挂一支自来水笔的记者”的约稿才写杂文的,鲁迅在《自由谈》的杂文收录在《伪自由书》、《准风月谈》中,而鲁迅在《自由谈》发表的杂文就其本质而言是新闻性的。而实际上鲁迅的杂文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引导了当时的新闻舆论。

一、鲁迅杂文与新闻报道

鲁迅杂文很多都来自于当时的新闻报道,他的很多杂文的开头就会表现这种联系。如在《颂萧》开头写道:“萧伯纳未到中国之前,《大晚报》希望日本在华北的军事行动会因此而暂行停止”;在《冲》的开头写道:“十三日的新闻上载着贵阳通信说”;在《战略关系》开头写道:“首都《救国日报》上有句名言”;在《多难之月》开头写道:“前月底的报章上,说五月是‘多难之月’”。
不仅仅是开头,其文中更有不少,比如在《不通两种》中写道:“例如去年十月三十一日的《大晚报》的记载”;在《王道诗话》中写道:“最近(今年二月二十一日)《字林西报》登载胡博士的谈话说”;在《伸冤》中写道:“李顿爵士最近在巴黎的演说(路透社二月二十日巴黎电),却提出两个问题”。应该说在文中出现这样字句的文章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翻看鲁迅的《伪自由书》和《准风月谈》两部集子,这样的联系基本上随处可见。
诸如这样写在开头和文中的属于明显的提示,而大量的则是旁敲侧击的暗示,这些暗示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大多隐晦难懂,甚至根本云里雾里不知其所云,但是对于当时的读者来说却能轻易的领会其含义,因为这些暗示都是当时新闻报道的热点,读者读其文章之前已然了解事情的来龙

源于:论文结论范文www.udooo.com

去脉,文章稍作提示读者即能心领神会,其间奥妙自然了然于胸。这样比明显的提示更觉妙不可言,其对舆论的影响效果自然更好。比如在《崇实》一文中鲁迅提到“不准大学生逃难”和“大学生虽然是‘中坚分子’”,其实是呼应1933年1月28日,国民党政府教育部电令北平教育部:“据各报载榆关告紧之际,北平各大学中颇有逃考及提前故检测之事,……查大学生为国民中坚分子,讵容妄自惊扰,败坏校规;学校当局俱无呈报……”,当时的读者了解这些背景,再读此文自然明白。其实使用暗示是杂文惯用的方法,其他如故用曲笔、借用典故也是比比皆是,并且形成了其杂文特有的文风。
鲁迅杂文大部分都会出现诸如此类明示暗示的句子,这些句子表明其杂文所作的评论所阐述的观点的确是来源于当时的新闻报道或时事热点而不是脱离社会实际的空谈怪论。从这个方面来说改版后的《申报》副刊《自由谈》完全不同于周瘦鹃主持时的“鸳鸯蝴蝶派”版的《自由谈》,也不同于同时代的其他副刊,《自由谈》结合新闻时事发表评论,对重大事件做出全方位的记录实际上已经是一种舆论阵地了,这由鲁迅等人的杂文与新闻报道的关系之中可见一斑。

二、关注新闻时事,引导舆论

杂文是与时代紧密相连的文体,时代的风云变幻在杂文作品中或多或少体现出来。作品中体现的最本质的时代特色即杂文的时代精神。我国近代作家中若论对社会情况的反映,首推鲁迅;而鲁迅作品中则非其杂文莫属。鲁迅杂文犹如中国近代社会的一面镜子,它在很大程度上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情况,及时跟进时事政治的最新发展,尤其是社会舆论,这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
鲁迅在《自由谈》所作的杂文大部分是与时事政治有关,这与鲁迅弃医从文唤醒国人之心的初衷是分不开的。比如《对于战争的祈祷》、《伸冤》、《光明所到……》等涉及到日军侵华、国际政治、国内民权等各方面。在《光明所到……》一文中写道:“中国监狱里的拷打,是公然的秘密。上月里,民权保障同盟曾提到过这个问题”,“监狱里的光明世界真是暂时的很”,“‘好人’就决不至于犯法。倘有不信,看这‘光明’”一面揭露中国监狱的问题,一面讽刺胡适“好政府”主张。鲁迅的这类文章因为结合时事政治其新闻性和时效性不言而喻,更主要的是他能用简短犀利的语言直中要害,并且逻辑性强论述条理清晰,更难得的是大多风趣幽默,是将文学艺术与新闻评论结合在一起的典范。人们常说鲁迅的杂文如标,经常刺中敌人的心脏,的确如此,鲁迅的杂文揭露国民党官报和消闲报刊;揭露帝国主义,抨击法西斯;批判病态的社会现象。杂文的风格充满战斗性,可谓“横眉冷对千夫指”。《自由谈》作为其大部分杂文的载体媒介在当时舆论界的地位不言而喻。
鲁迅的杂文之所以能在舆论中影响巨大,不仅仅是其杂文切合当时的时事与政治,更主要的是鲁迅坚持自始至终的人民立场,因此其杂文并不局限于时事政治,在经济、社会、文化方面亦有大量观点。他借助《自由谈》这个直接面向广大公众的平台,反映大众的真实生活状态,坚定地为人民群众呐喊。比如其在《从讽刺到幽默》、《新药》中谈论社会问题;在《止哭文学》、《文人无文》、《文章与题目》中谈论文学问题。可以说各方面都有所涉及,并且都与国家与人民的前途息息相关。
结语
《自由谈》的改版使得鲁迅等人的杂文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而鲁迅的杂文也造就了《自由谈》在新闻史上的重要地位。《自由谈》在引导新闻舆论上十分成功,在中国近代史上对于启蒙人民智慧、揭露社会黑暗和号召人民反抗侵略与压迫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鲁迅杂文对于当今的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亦是具有启发意义,其对当时重大事件做出的迅速及时以及全方位的反映和记录呈现出清晰的新闻面孔,其对新闻报道的精心选择与独具匠心地处理也为当今读者提供了一个喜闻乐见的文学语言形式。
参考文献
①朱秀清,《鲁迅杂文的新闻面孔·以·申报·自由谈·杂文为参照》,《齐鲁学刊》,2008(3)
②茅盾:《我走过的路(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88-189
③茅盾,《鲁迅——从革命主义到共产主义》,《人民日报》,1956-10-20
④杜积西,《鲁迅杂文的新闻传播特性与民意表达》,《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5(3)
⑤冯并,《中国文艺副刊史》,华文出版社,2001:303-304
⑥《鲁迅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作者: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系2012级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