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初中班主任 >价值观多元化环境下道德价值观引领

价值观多元化环境下道德价值观引领

收藏本文 2024-02-28 点赞:23876 浏览:10786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道德价值观决定人们的道德行为选择和道德评价方向。当今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功利化和矛盾化的特点。道德价值观的建构由认知过程、心理认同、行为表现、人格完善四个环节构成,心理认同中的道德价值冲突是大学

源于:查抄袭率毕业论文www.udooo.com

生道德价值观建构的必然过程与重要环节。道德价值观的提升是个人自我完善的活动过程,引领的主要路径有:培养能动型的道德主体,建设主导型的道德文化,丰富生活化的德育内容,倡导体验式的德育模式。
[关键词]大学生 道德价值观 冲突 引领
[]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5—0119—04
我国社会的转型带来了社会结构和价值体系的变化,造成了利益的分化和价值的多元,进而也带来道德观念的变迁和道德的多元。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环境复杂的社会变革期,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文化交织在一起,道德思想容易产生迷茫与困惑,他们的道德价值观走向将对社会与国家产生深远的影响,在目前价值观多元与多变的情况下,如何引导大学生形成与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道德价值观,已成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必须直面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与建构过程

1 道德价值观的内涵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与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判断的尺度和准则。道德价值观则是指人们关于什么是道德价值、怎样评判道德、怎样追求道德价值等问题的总看法,既是个体对各种现象作出是否具有道德价值的判断时所持的内在尺度,也是决定人们的道德理想追求、道德行为选择和道德评价方向的相对稳定的思想体系,是价值观的核心。它与道德行为选择相互体现和相互依存,具有动机性、评价性、选择性、规范性、禁止性,是道德行为的基点,是道德取向的主导,是道德评价的标准,也是构建道德自我的核心。曾有专家对道德价值观结构进行研究,认为道德价值观存在表层结构、中层结构和深层结构,每一层次的道德价值观都有相应的成分与之对应。从表层结构看,道德价值观是由道德目标价值观、道德动机价值观、道德手段价值观、道德效果价值观四种基本成分构成;从中层结构看,道德价值观是由道德价值内容和道德价值形式的相互作用而构成的;从深层结构看,道德需要、道德动机等个性倾向性成分、道德价值的认知成分、道德价值的情感成分、道德价值的行为倾向成分是道德价值观的深层结构的基本构成因素。

2 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

今天的大学生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步伐成长的,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物欲膨胀、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竞争取胜、适者生存等意识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有关调查显示,在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观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道德价值观中的主体意识和道德追求目标正在变迁之中,新形成的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交织在一起,道德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功利化和矛盾化的特点。
一是道德原则认同的多元化。既有大学生坚持以国家利益至上、集体主义为本位的群体性道德原则,怎么写作社会,乐意奉献;也有大学生信奉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实用性道德原则,强调个人致富、家庭幸福,在付出的同时谋求索取;还有大学生追求个人利益至上的极端个人主义道德原则,过分注重自我,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淡漠,步入了极端利己主义的误区。
二是道德目标取向的功利化。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摒弃了人生目标中的超然性目标和道德的高境界,普遍认同重现实重个人的道德价值观,“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往往更多采用市场经济的利益标准而不是正确的道德标准,对自己没有直接利益的事就漠不关心,缺乏政治热情;在利他与利己发生冲突时往往选择利己,少数人为了一己之利,甚至不惜损害他人利益,其生存方式越来越世俗化、功利化。
三是道德行为选择的矛盾化。尽管主导价值观中强调的国家利益至上、集体主义原则、社会主义荣辱观等被多数大学生在观念角度上所认可,却未必都能转化为自己的行动。许多大学生既崇尚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和高尚人格,却又在追求一种世俗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目标;虽憎恨贪婪与不道德,却宽容自己的放纵,知与行严重脱节。一方面是学校社团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怎么写作,另一方面是对校园经商、追星、沉溺网络、未婚同居等的宽容与认可,甚至推崇怪异、反常、颓废的生活行为方式,可谓是传统与现代交汇,东方与西方兼容,崇高与世俗同在,利他与利己并存。
可见在新旧道德的历史嬗变中,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出现了一些偏差,有道德价值取向迷乱、道德评价失范、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分离等问题。

3 道德价值观的建构过程

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提升应从研究道德价值观的建构过程入手。道德价值观的形成或改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外部的道德价值影响与内在的道德价值认同交互作用的结果。由于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总是不断地经历着知—情—意—行的循环往复过程,所以道德价值观的建构需要经历认知过程、心理认同、行为表现、人格完善四个环节。
第一是认知。大学生要在接收道德信息的基础上对社会的道德关系、道德原则、道德规范有个正确认识,这是将社会道德价值观转化为个人内在品质的首要环节,是道德价值观形成的基础。“一般来说,人们的道德认识愈全面、愈深刻,其道德观念就愈明确、愈坚定,就愈有助于转化为道德行为,形成道德品质”。第二是心理认同,这是一个道德内化的过程,是道德价值观提升的关键。根据皮亚杰的图式理论,个体每当遇到新的外界刺激,总是试图用原有图式去“同化”,以得到暂时的平衡;如果用原有图式无法同化外界刺激,个体便会作出“顺应”,即调节原有图式或重建新图式,直至达到认识上新的平衡。学校把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传达”给大学生,他们会通过“同化”或“顺应”作出一定的选择性消化吸收,接受的程度与自身原有的品德结构、知识积累、生活体验等有关。当新的道德观念与个体原有的认识图式不一致时,接受对象先是被动地从表面上转变自己的观点,再经过思想斗争慢慢地过渡到自愿接受。可见心理认同的过程往往是个道德价值冲突的过程,带有价值辨析所引起的心理情感冲突,需要通过新旧道德价值体系的碰撞和斗争,不断内化、融合新的道德价值观念,扬弃旧的道德价值观念。只有经过“自我道德价值意识的分化与同一”,使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意识按照“应然”与“实然”分化,并且用“理想道德价值观”去分析、评价和统一,提升和达到“新的道德价值观”,据此不断修正自己的信念与行为,重建新的认识图式,才能完成心理认同。第三是行为表现,这是道德价值观的外显性标志。行为具有选择性,它是主体对社会对事物作出的一种自觉的选择;行为具有意志力,它体现了主体的道德意志;行为还包含着习惯性,一定的行为持续不断地进行,就形成了习惯,当行为一旦成为习惯,它体现的就不仅仅是心理特质,而是心理、思想与行为的统一。第四是人格完善——形成知行统一、表里一致的道德理想人格,这是个体道德价值观的最高层次。当个体的道德价值观按认知一心理一行为的程序,由低级到高级,由易变到稳定,就会产生又一个飞跃,形成一定的人格倾向。它是有关道德需要、动机等个性倾向性的“深层心理”与“深层思想”,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又起着指导作用。综上所述,道德价值观的建构是一个由认知过程、心理认同、行为表现、人格完善四个环节构成的呈螺旋上升又可循环往复的过程,其中认知、心理、行为、人格各要素之间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与影响的,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心理认同则是最关键的环节。

二、大学生道德价值的冲突表征与生成分析

1 道德价值观基本原则的冲突

源于:大学毕业论文范文www.udooo.com

道德原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用以调整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根本指导原则,表现了道德的社会本质和人们行为的基本方向。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与传统的建立在家国一体基础上的群体本位的道德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古有“国而忘家,公而忘私”,今有“为人民怎么写作”。而西方国家则相反,他们倡导个人主义,个体本位是道德价值观的基础和出发点。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中提出,“在基督教中,人唯以自己为念”,西方资产阶级社会建立后,资本主义经济特点更加强化了西方注重平等自由、强调个人权利的道德品质。目前社会变迁中西方道德价值观渐入,使大学生道德原则发生倾斜,集体主义被边缘化,越来越注重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正在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之间徘徊。

2 道德权威者与道德当事人的冲突

社会主流道德价值观通常具有道德权威,因这是较长历史时期内积淀下来的人们关于道德价值的基本观念,反映了社会共同体相对统一的价值认同,通过社会习俗和风气、道德规范等来体现,所以对全社会成员的道德活动和行为有着很大的约束力和权威性。大学生作为道德当事人必然受到道德权威的约束,学校与老师往往是代行权威者。而大学生个体道德价值观是以自身的标准和原则来作出道德选择的,具有很大的主观性,与社会不完全一致;大学生又是思想活跃的群体,受到全球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们对道德权威并不是全部接受,往往有自己的道德诉求,甚至会出现一些叛逆心理,喜欢“走自己的路”,进而构成了道德权威者与道德当事人的冲突,其实质是社会道德准则与个体道德观念之间的矛盾。

3 道德理想与现实环境的冲突

大学生正在接受高等教育,大多数人对生活对社会满怀希望,因而坚持着一定的道德理想和信念,崇尚高尚的道德价值原则,如果所处环境与道德理想吻合,必然会产生正向推动。但当他们的道德价值理想回归到现实的道德实践生活之中时,面对实际问题仍会迷惘与无所适从,因为道德理想与现实环境发生了冲突,课堂上的道德知识无法解决他们面临的道德困境,尤其面对道德失范的情境时,他们还缺少独立思辨能力。在目前社会转型期,由于利益导向机制的缺失和公正调节机制的缺乏,全球化又带来西方糟粕,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蔓延,有些地方出现非化的社会环境,道德失范行为的成本与利益出现倒挂,讲道德的不一定受人尊重,坑蒙拐骗的反而活得滋润。于是道德理想产生了动摇,在理想与现实之中如何抉择成为大学生的难题。

4 道德的价值理性与经济的工具理性的冲突

随着大工业社会到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道德的价值理性与经济包括技术的工具理性产生分离。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既给人类带来了丰富的物质生活、造就了全新的社会面貌,也诱惑人们将技术功能和经济效益作为最高价值依据,判断事物是非曲直的标准容易倾向于它的功利与效率。而当经济利益在相当程度上成为社会道德追求目标时,自然会产生消费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社会潮流,使社会出现经济利益与物质利益第一的功利机制,出现明显忽视社会主义道德的价值取向,道德的价值理性被抛弃。但社会的健康发展和人们有意义、有尊严的生活又需要主流道德的引领,便产生了道德的价值理性与经济的工具理性的冲突,这种冲突给社会文化心理带来了深刻影响,也使大学生深陷其中。

三、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引领路径

道德价值观的培育与提升需要通过自我学习、思想冲突、内心感悟和长期体验,是个人自我完善的活动过程,包括外部的实践性活动与内部的观念性活动。学校的道德教育就是要对大学生的道德价值冲突进行正向引领和调适。引领与调适不等于灌输,更不等于强制,而是在于思想的沟通、心理的疏导、心灵的启迪。道德价值观引领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培养能动型的道德主体

所谓能动型的道德主体,是指教育对象在其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中,能自觉地摆脱单纯服从的被动状态,并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走向对道德规范的内化,变成能主动创造新的道德风尚和主动参与社会道德生活的主体。如何使教育对象摆脱被动走向主动?首先要在观念上真正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改变道德教育中急功近利过分追求政治价值的情况,尊重学生本身的发展需要和道德需求,将德育目标指向主体人格的提升和主体德性的发展,激发大学生的幸福感,培养其丰富、真挚的生活情感,进而构建人的内心精神世界,提升人的全面素质。二是要深入剖析大学生中正在发生的道德价值冲突,挖掘冲突事件中的价值取向,不回避、不忽视,把学生道德价值冲突事件和所处的现实环境融入教学之中,一起分析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先进性、社会道德规范的合理性、坚持道德的价值理性的必要性,正确理解道德理想与现实环境的关系,进而引导大学生在道德价值冲突中作出正确选择。第三要改变以教师“授予”为主的道德教育形态,对教学方法进行重新设计,充分考虑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需求,大力推行既能激发学生积极性、促进其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又能产生较大影响力的那种师生平等交流、相互促进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自我教育和道德自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追求道德感悟与道德自觉。

2 建设主导型的道德文化

道德价值观属于文化范畴,校园文化的教化功能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调适道德价值冲突具有重要意义。高校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它由于具有特殊的文化背景而形成了一类特殊的道德“场”,尤其是校园精神文化,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对群体中的每个成员产生教育作用,通过各种文化表现形式和潜在的规范性来引导与支配群体成员的行为、心理,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思想引导、情感熏陶和人格塑造。道德价值观的提升需要环境的力量,这不是概念化、教条化或书本化的道德教育所能解决的,事实上这是一个文化渗透,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文化“化”人的结果,道德“场”能吸引处于道德价值冲突中的学生“破茧而出”。所以要精心培育具有先进文化特质的大学精神,在多维系统引导中坚持价值主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统领文化建设,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来陶冶学生。要积极组织文化讲座、校训解读、经典品读、演讲辩论、信息交流、社团活动、竞赛活动、娱乐活动、创业活动等文化活动,并在活动中有意识的彰显道德知识对人的存在性意义。比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性、人际交往中的人格力量、现代生活中的文明方式、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正确处理等。还要高度重视网络文化这一新领域与新环境,对网络舆情进行及时分析与引导,用高雅的文化占领网上阵地,增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观念,提高他们的道德自律意识。3 丰富生活化的德育内容
21世纪高教改革、社会转型,给大学生带来了各种新的人生课题,促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不断调整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念,与20世纪的大学生相比较,他们更关心与自己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国家政策的走向,更关心自我在学校和未来社会中的竞争力,其道德价值取向

源于:毕业论文致谢词www.udooo.com

直接指向自我及自我的生命体。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德育应准确及时地捕捉学生道德新问题,丰富生活化的德育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充分关注大学生发展中的生命道德观、择业与创业观、诚信价值与职业道德、恋爱婚姻观与性道德、生态与环境道德、信息道德等热点问题。同时还要关注社会公平、司法公正、、利益调整等社会热点问题,把这些问题引入到思政理论课教学中来,将理论系统性与学生实际问题针对性相结合。没有理论系统性的教学不是大学的课堂教学,但德育的实效性又在于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实际,所以要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一方面要在深入研究德育教材与学生的基础上,寻找教材规定的理论内容所对应的学生现实问题,通过演绎推理,使抽象的理论内容逐步现实化、生活化、个体化。另一方面要针对学生中反映出的学习、生活、规划、心理等具体问题加以梳理、分析与推理,抽象概括成理性认识。总之,要沿着从“抽象到具体”与“从具体到抽象”两个方向路径,把道德理论与生活实际问题进行相向性整合及链接,并在推理论证过程中,使理论逻辑的展开与学生实践经验的升华相一致,进而使道德教育被学生诚心诚意地接受,并转化为自己的情感、意志和信念。

4 倡导体验式的德育模式

“体验”就一般意义上说,是指直接实践的反思性心理,是教育对象在亲身实践中对教育内容的感受,是认识的一个深化环节。因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所以体验只能是“自我”的。从道德发生的意义上看,只有当人从内心体验某种价值,产生认同、敬畏、信任或拒绝、厌恶、羞愧的情感时,才谈得上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的实存性。波兰尼也认为,道德知识是“缄默的知识”,主要依赖于体验、直觉和洞察力。所以我们要大力倡导体验式的德育模式,这就要组织有效的道德实践活动,创设富有感染力的真实的道德情境,使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事实上,回归生活正是当今道德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取向,离开了生活和实践,再好的道德价值体系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对此,必须打破以往单一的道德理论教学模式,探索和建立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做到活动课程常态化。要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内与课堂外的关系,引导学生重视实践锤炼,使道德教学植根于现实、生动的社会实践和道德情境之中,与学生日常生活及道德修养有机地整合,将外部教育和自身体验相结合,进而促发道德感悟,使主流道德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知、情、意、行”的转化与和谐统一。
(责任编辑:向欣)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