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初中班主任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组织协调机制创新大纲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组织协调机制创新大纲

收藏本文 2024-04-20 点赞:21953 浏览:9721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和班委会三组织在高校学生管理和大学生自我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定位不明确等问题。分析这些问题,有利于我们在新形势下建立有效的高校学生组织协调机制,以促进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大学生自我管理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高校;学生组织;协调机制

一、高校学生组织运行的现状

(一)各类组织定位不明确

1.表现在功能定位上的党、团、班三组织的功能定位不明确的问题

党组织对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和引领作用逐渐弱化,成员较多的共青团组织在学生管理事务上的领导地位和权威性过度上升,而班级委员会在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主导性则使党团组织的管理职能进一步削弱。

2.表现在职能定位上的党、团、班三组织工作不协调的问题

突出问题是:在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整体运作上,三组织分工不明、协调不畅,在学生管理事务上存在相互推诿或相互交叉的现象,增加了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工作量,影响了学生管理效率。

3.表现在运行机制上的党支部与班委会、团支部组织形式上的分立和潜在性的分歧

由于党员数量的限制,学生党支部往往以年级为单位建立,因此其在班级管理与日常运作上基本处于“悬浮”的状态,相对班、团组织而言属于形式上的分离状态,

源于:论文格式怎么写www.udooo.com

由此造成三者在学生管理上存在潜在的分歧。这种学生组织定位的模糊性和不明确性深刻地反映了在党、团、班三组织关系不协调的情况下,大学生自我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二)学生认识不足

1.学生干部在学生组织的价值认识上存在偏差

学生干部片面地将学生组织理解为学校管理机构的延伸。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由于学校政策指引下的常规工作占据学生事务的很大一部分,这导致学生组织的怎么写作行为多数都在高校管理政策的指引下进行, 学生组织与学校的关系由“指导关系”异化为“领导关系”,学生干部进而将学生组织的价值定位异化为学校管理机构的延伸。这种对学生组织价值的片面认识造成学生组织活动的主动性、创造性的丧失,导致学生组织活动内涵的贫乏,也不利于学生利益的维护以及学生干部的发展。

2.学生政治认识的淡薄

一方面是对于党的政治理论的学习热情不高,多数党员对党的理论没有系统认识,没有明确的政治理想,甚至少数学生入党动机不纯;另一方面是学生组织的“去政治化”趋势,表现为学生独立的“参政议政能力”,学生的参与和奉献精神,个人相对他人、集体和社会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以及对政治的关注热情等政治意识淡薄。这些认识上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组织干部力量的发展,制约了学生组织的整体建设水平。

(三)学生党组织功能弱化

1.学生党支部的建设相对滞后

高校现行的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思路、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残留着计划经济条件下运作模式痕迹,一些做法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学生党支部作用的发挥,也不适应学生党组织发展的实际情况。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导致学生党支部工作时常处在无权力、无阵地、无经费的状态。空间上的分散、保障条件的缺乏,导致了学生党支部组织上的相对松散,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党支部作用的发挥。

2.管理力量的相对薄弱

只有少数高校设立专门指导学生工作的党支部书记,多数高校学生党支部的指导老师多由专职辅导员老师来兼任。其党务经验缺乏、自身理论较低、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党建工作的质量和发展水平。

3.党组织在设置形式上与班级的脱节影响其指导作用的发挥

由于党组织多设立于年级而脱离班级这一最基本的学生管理单元,导致党组织对学生班级管理事务缺乏明确的实质性的指导和参与,致使党组织功能被弱化。因此,高校应从事关党未来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上深刻认识到发挥学生党支部统帅作用的重要性,强化学生党支部的时代功能和政治功能,发挥学生党支部在学生中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力。

二、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组织的功能定位

(一)党组织

高校学生党组织是高校工作战斗力的基础和保证,担负着联系、组织、宣传、团结、教育师生员工的重要责任和把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任务。高校党支部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领导核心,要统领学生工作全局,把握发展方向和前进路线,但并不是说党支部在学生工作中可以包揽一切,党支部对班委会和团支部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班委会和团支部的具体事务,党支部不应直接干预。

(二)团组织

高校共青团作为直接面向青年大学生的基层组织,在共青团工作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总而言之,高校共青团的组织定位要“立足作为政治组织,成长为业务组织,创建为怎么写作型组织,发展为公益组织,打造成为文化组织,改进为学习型组织”。因此,共青团在组织定位上要突出其群众组织的特征,使组织自身更具代表性,使组织成员具有归属感,成为高校共青团的工作着力点;在职能定位上,要体现怎么写作学生成长成才的工作理念和突出怎么写作职能的社会性和实践性;在文化定位上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引领健康、积极、高雅的校园文化。高校团组织作为班级中的群众组织,主要负责对班级中的广大团员进行教育管理,如发展团员、向党组织推优、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完成上级团组织交给的任务等各项团务工作,是党组织的后备军和得力助手。

(三)班组织

班级组织(班委会)是由学生选举的班级行政组织,主要负责班级的日常行政工作,包括班级日常管理、评优评先、集体活动、学习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在运作上,班委会要接受党支部的统一领导,充分贯彻党支部的决策。同时,班委会与团组织的关系是接受指导和相互合作的关系,班委会在日常工作中接受团支部的指导意见,与团支部协调配合、通力合作。

三、 推进高校学生组织创新的路径

(一)构建以党组织为统帅的工作模式

高校党支部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领导核心,要统领学生工作全局。近年,在学生党、团、班组织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的客观背景下,学生党组织的功能逐渐出现被弱化的趋势。高校学生自主管理工作中党组织的指导和统领地位并没有得到体现,这种现象不利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修养的提高,也不利于高校把握学生活动的发展方向。因此,在新形势下的学生工作中要着重建立以党组织为统帅的工作模式,发挥学生党组织的统帅作用与指导功能。要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的基本原则,严格党支部与班级的联系制度,指导班级建设,继而形成以党组织为统帅的党、团、班三方联动的工作模式,既突出党组织的指导和统帅作用,又能够使学生工作在党组织的领导和指导下协调发展、全面进步。

1.“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是学生组织和学生工作发展的政治保证

学生党支部充分发挥统筹规划、指导推进的组织带头作用,主动加强与相关团支部的沟通协作;学生团支部在充分贯彻、领会院(系)决议和党支部安排的前提下,积极参与策划和组织工作,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可以共同促进学生党支部、团支部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学生党、团建设的科学发展。

2.建立以党组织为统帅的工作模式,利用党组织的组织优势,可以有效发挥引领效应

这主要体现在班级活动中,学生党支部发挥统筹指导作用。在活动主题和形式上,党组织要把好关,确保主题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活动运作上,党组织协调相关团支部明确工作部署、分配活动资源、合理安排时间,引领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教育活动。这既为学生党支部加强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又为其落实“党建带团建”原则、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搭建了全新平台,有助于学生党支部和学生党员旗帜引领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创新学生组织协调与合作的运作机制

1.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制度来理顺党、班、团三者的职能关系,使其各司其职,和谐并进

在理顺各组织的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学校要建立各个组织的运行和管理制度,做到在原则上保证党组织的统领作用;在学生管理上明确各组织的管理分工,做到各司其职;通过明确的分工杜绝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推诿现象和交叉现象,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2.在职责明确的基础上建立交流合作机制

这体现在学生活动要打破党、团、班活动条块分割的传统局面,通过交流与合作,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采取党支部牵头、团支部配合、班委会参与的运作模式,在具体管理工作和学生活动实施过程中,学生党支部、团支部通力合作、协同作战,将党、团、班组织三方面的分散力量有机融合,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的分配与利用,提升学生活动的品位与水平。

3.要形成多方联动效应,实现各学生组织整体性、系统性,可持续的、与时俱进的发展

这要求学校大力加强学生组织干部队伍的建设。通过建设高水平的学生组织干部队伍,学校努力实现学生组织在对怎么写作对象的思想引领和校风学风的引领上有所作为,在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和保障学生切身利益方面有所作为,在提升学生对学校、党组织和团组织的满意度方面有所作为,在促进学生干部自身的全面发展从而带动更多同学全面发展方面有所作为,努力达到学生组织内部规划系统性、工作目标综合性、自身运转定位准确性以及职能的效率性

摘自: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www.udooo.com


(三)完善学生组织发挥作用的支持体系

学生组织的发展是促进学生自我管理水平和学生工作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涉及高校体素质的提升和高校的办学声誉,因此高校的学生工作应该将学生组织的发展作为重点突破项目,着力打造学生组织发展的支持体系,促进学生组织的发展上水平。在学校层面,各部门应协同作战。在学校党委的统筹协调下,组织部、学工部和校团委应实现多方联动,在学生干部建设上要严格选拔,加强培训,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学生干部队伍;在学生活动上,要重点打造一批校级精品项目,形成优秀的校园文化;在学生管理运作上要保证经费和人员,建立学生活动专项资金,支持学生独立开展活动,同时着重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保证学生组织指导队伍的能力。在院(系)层面应集中力量办大事,在实际工作中,院(系)党政领导部署、辅导员和班主任全程指导、学生党员骨干率先垂范、普通学生广泛参与,在院(系)层面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组织优势,确保学生组织运作的繁荣。
参考文献:
乔兰,刘国栋,刘娜娜等.高校学生党团班三组织关系及各自职能发挥探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5).
冯建.高校学生组织的价值取向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9).
[3]赵剑民.试论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的组织定位与组织发展[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4).
责编:魏文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