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初中教学 >> 初中地理教学 >中小学架起中小学数学学习桥梁学术

中小学架起中小学数学学习桥梁学术

收藏本文 2023-12-28 点赞:6226 浏览:2095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开展中小学数学课程衔接教学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要. 教师要根据课程的变化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心理发展水平在衔接知识、课堂教学、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 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
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普遍感觉到数学课的进度快、难度大、要求高. 由于学生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小学学习习惯的滞留性与初中数学内容的抽象性,使得一部分学生进入初中后数学成绩明显下降,经常有家长抱怨:我的孩子在小学时数学很好,怎么上了初中数学就变差了?常有教师感叹:学生是一届不如一届.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它反映了中小学的数学教材在知识结构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所以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深入研究,正确认识并把握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与初中数学教学的关系,搞好中小学数学的衔接教学,为学生架起中小学数学之间的桥梁.

一、教师要明确开展中小学数学课程的衔接教学重要性

(一)开展中小学数学课程衔接教学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

为了体现义务教学的整体性,《数学课程标准》统筹考虑了九个年级的教学内容. 同时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将教学时间分成了三个学段. 每个学段中都安排了四个部分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呈“螺旋式上升”. 因此,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要认真研究《数学课程标准》,尤其是小学与初中知识衔接紧密的知识、能力要求,找到小学教学中在知识、能力方面对中学教学产生负迁移的教学内容,做好课程标准的衔接.

(二)开展中小学数学课程衔接教学是学生学习的需要

一些小学生升入初中后感觉不能适应. 一方面,小学阶段学科少、内容浅,而到了中学,学习科目增多,内容不断加深;另一方面,小学和中学教学方法存在差异,要求也不完全相同. 为了使学生能够迅速适应中学教学,教师要树立“大课程观”,解决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 这既要从小学的角度考虑与中学的衔接,也要从中学角度考虑与小学的衔接.

(三)开展中小学数学课程衔接教学是教师教学的需要

初一学生的思维正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学生解题时习惯于套用已有的公式,形成思维定式,不善于分析、转化,思路较为狭窄、呆滞,题目稍有变化就束手无策. 初中数学注重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知识的发展过程.

二、教师要明确如何开展中小学数学课程的衔接教学

(一)客观分析课程的变化,为衔接教学做好知识上的准备

所谓衔接点,不是一般的新旧知识的联系点,而是从小学到初中产生质的飞跃的关节点. 要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真正意义上的衔接,熟练掌握教材体系则显得十分重要. 教师要掌握下面这几个衔接点,对于搞好衔接工作将有很大的作用.
学生在小学里只学过算术题,这些数都是从客观现实中得出来的,进入初中后,引进了新的数——负数,把数的范围扩充到有理数,提出了无理数概念,数的运算也相应地由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又引进了乘方、开方运算. 这些知识的发展,负数的引入是关键,这是第一个衔接点.
在七年级第三章中,通过用字母表示数,引进了代数式的概念,进而研究有理式的运算,这种由数到式,就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抽象的含字母的代数式的过渡,是数学上的一个大的转折点,实现了由具体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飞跃. 这是第二个衔接点. 代数式的概念是关键,使学生明确“式”也具有数的一些性质,以及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小学里的应用题大部分是用算术法求解,把未知量放在特殊的位置,用已知量求出未知量. 进入初中后,用列方程来解应用题,把未知量用字母来表示,和已知量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设法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

摘自:毕业论文格式下载www.udooo.com

程,求出未知量. 这是第三个衔接点.
第四个衔接点是关于“统计与概率”的初步知识,初中比小学又有不同程度的扩展和提高. 例如,七年级下册的第十二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是第三学段“统计与概率”的起始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对于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学课程标准》在三个学段采用螺旋上升的安排方式,第一学段要求“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第二学段要求“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第三学段要求“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等.

(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衔接教学做好教学上的准备

1. 了解学生已有的学习状况

学生在小学里的许多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应该继续保持. 如上课坐姿端正、答题踊跃、声音响亮、积极举手发言等,这些都是初中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对于数学课而言同样很重要. 一个思维活跃、肯于动脑、发言踊跃的学生,学起数学来定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但也有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则应该克服.

2. 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

初中代数的特点是用字母表示数,使数的概念及运算法则抽象化. 字母是代表数的,但它不代表某个数,这种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正是初一学生学习的困难所在. 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好内容的深度,尽量用一些字母表示数的实例引出代数式的概念.

3. 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

小学计算重在演算,而到了初中,为了使学生能正确理解运算法则,避免计算中的错误,应该要求学生做到每一步都要有依据,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求达到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准确的计算. 题目是无穷无尽的,不能死记硬背. 要多讲方法,多渗透一些数学思想,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为衔接教学做好学习上的准备

小学生的知识相对孤立、方法较为呆板、思想模糊不清,缺少系统的归纳与整理,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指导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感到数学并不可怕,数学很有用,自己也可以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摘自:毕业论文格式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